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发展
作者:王亚娜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08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模式多样。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较,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优势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应意识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强有力的要素,成功应对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优势;挑战;策略选择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并逐步涉足金融领域,参与资源配置,使得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我国的金融模式、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商业银行正遭遇挑战和打击,传统商业银行需要用自省和发展的眼光来应对这种变化,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随着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消费、网络信贷、网络财富管理等日渐盛行,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参与度高、透明度强、操作便捷、中间成本低,资金在各主体间的游走直接、自由,违约率低,正不断弱化金融中介的作用,是一种金融脱媒的形式。目前基本形成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电子货币等模式。
一是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起到中介和临时储存的作用,是存在于支付双方之间的一种非金融机构,如支付宝、拉卡拉等。二是P2P网贷(peer to peer lending)模式。P2P网贷是借贷双方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直接进行资金流借贷的资金融通模式。具体操作是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信息,招标一个或多个投资者提供固定利率贷款,如人人贷、拍拍贷等。三是众筹融资模式。众筹是创意人用“团购+预购”的形式,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如众筹网等。四是电子货币模式。电子货币是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清偿债务。简言之,电子货币是虚拟财富值,可用来交易,取代了传统货币的一些功能。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传统商业银行所具备的优势 (一)互联网金融具有获取大数据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金融基于一定的平台完成借贷、投融资,在网络平台中可获得大量关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相关信息,如企业和个人的资信等情况,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决策,判断是否将资金贷给该企业或个人。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获得大数据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收集信息的成本将降低,缩短了时间及减少了资金投入,更加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信用贷款。而传统商业银行通常向大企业放贷,而忽略了中小微企业及个人。 (二)互联网金融具有云存储与云计算的能力
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到大数据时,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正因为互联网具备云存储技术与云计算能力,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分析,并且无限制地保存和传递信息,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可获得率和可利用率。而传统商业银行对于不同的金融产品、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投入资金等方面的分析都需要进行重复、非完全智能化的运算,效率较低,也会引起客户对服务和分析计算的不满意。
(三)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大大降低了成本
互联网金融企业一旦在前期通过高投入完成平台、信息收集模型与分析模型的建设后,其后期的运行成本将很低,主要集中在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能力收集信息和云计算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然后嵌套入平台模型中即可。这种后期低成本的模式使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贷款。而传统商业银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需要线下完成,周期长,投入大,成本高。互联网金融模式只需要借贷企业或个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网络通信解决,节约了其他多余成本,降低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各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三、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优势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认为,小微企业及个人的金融投入产出比低,更愿意把信贷资源投入政府部门及大中型企业,所以大量的小微企业和个人非常大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互联网金融通过应用大数据进行物流、信息流的整合来控制风险,因而可以快速、方便地通过网络信贷抢占小微市场,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造成了威胁。
(二)互联网金融支付结算及渠道运营的优势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中的借贷交易双方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借贷交易,借贷过程繁琐,审查证件多,成本高。传统商业银行高成本、繁琐的支付结算逐步被第三方支付、微信、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模式取代,进而导致银行网点服务功能弱化。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从支付结算的渠道中转端逐步走向资产管理的产品创造端,如阿里巴巴收购天弘基金股权进军金融领域,余额宝提供货币型基金增值理财服务,百度与华夏基金合作推出理财基金,阿里巴巴、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讯、平安保险联合设立财产保险,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经营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带来运营模式的新挑战。
(三)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势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格局是以专业技术、密集知识和风险解决方案向大中企业客户和高端零售客户提供安全、稳定、低风险和低成本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则市场参与度高,不论客户的规模大小与金额多少,都可以快捷、方便、灵活、多样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的交易双方可通过一定的平台查找机会并匹配交易,对信息中介的需求优于资金中介,加之互联网金融交易要素更加透明、信息更加充分、定价更加市场化,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加快了金融脱媒进程,削弱了传统商业银行作为中介的独立性和必要性,对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四、传统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选择 (一)完善线上平台,积累、挖掘、保护数据,创新产品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在于大数据的优势及云计算的技术,通过数据挖掘,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从而设计出适合用户的金融产品。而传统商业银行大多通过线下操作,并不掌握客户的真正需求,所以传统商业银行应向互联网金融学习,多方位发展自己的信息渠道。传统商业银行可利用互联网这一低成本渠道,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力,在与客户的互动中了解客户的需求,营销金融产品。同时,传统商业银行可自建线上平台,获取广大客户的行为数据,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个人的消费习惯,评估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通过线上平台,摆脱单纯的支付、资金中介的角色,与互联网金融接轨,实现脱媒发展。 (二)与互联网金融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
首先是在支付平台方面的合作。互联网金融并不能创造支付工具,所谓的第三方支付仅仅是传统商业银行的补充与延伸。传统商业银行可与互联网金融就网络移动支付平台和第三方支付进行合作,银行可通过平台掌握大量的终端客户信息,进而可以分析客户资金渠道、资信情况等。其次是在信贷模式方面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不能作为独立主体吸收存款,资本规模较小,仍依赖于传统银行,银行可借此以某种双方都认为合适的形式参与到新的信贷模式中。 (三)加大技能培训,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性和金融性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商业银行的员工或者纯经济金融专业,或者纯计算机专业,缺少既懂得数据建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银行业务运行和管理决策的复合型人才。传统商业银行应注重选聘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具有经济金融专业背景的人才进行科技知识培训,而对具有科技专业背景的人才加以金融业务的培训,大力培养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有优势,如资金雄厚、诚信度高、设施完善、物理网点分布广泛、监管力度大等,这些优势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向,转变发展观念,积极调整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天捷,张贻珵.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
[2]陈敬民.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若干思考[J].金融纵横,2013(09).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