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于领域:工业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4月25日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全日制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日制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身心健康。
2、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能运用外语工具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
二、培养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二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各1年。
三、培养方式
1、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完成。
3、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教学可以在生产现场或工程单位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1年。
4、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答辩等须在校内完成。
5、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单位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四、研究方向
1、管理工程 2、管理信息系统 3、物流工程与管理 4、系统设计与优化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见下表:
工业工程领域课程设置
一、适用方向
1、管理工程,2、管理信息系统, 3、物流工程与管理, 4、系统设计与优化.
二、培养单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政治理论 公共课 基础外语 专业外语 信息检索、知识产权 基础理论课 工程数学 系统科学基础 企业战略研究 工业工程理论 管理工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 (选其中一个模块) 高级运筹学 工程经济学 必 修 课 成本控制原理 企业战略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理论 高级运筹学 系统可靠性理论 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战略研究 物流工程与管理 工业工程理论 高级运筹学 工程经济学 物流工程学 工业工程理论 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级运筹学 工程经济学 系统可靠性理论 人因工程学 质量工程 选 修 课 必修环节 高级管理学 任选3门 供应链管理 生产运作与管理 会计学与财务管理 学科前沿讲座 开题报告、 学时 32 48 32 20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学分 2 3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开课学期 1 1、2 2 1 1 1 1 1 2 2 2 1 1 2 2 2 1 1 2 2 2 1 1 2 2 2 1 2 2 2 2 2 3 开课单位 文法 外语 资环 图书馆 信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资环
工程实践 3 3
1、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21学分,选修课6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2、培养要求
⑴专业跨度较大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视本人情况补修本领域所覆盖主干学科的主干课程2—3门,由领域所在学院安排工程硕士生随本科生听课,并参加考试,取得成绩,不计学分。
⑵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因课程考试不合格,允许所修课程有两门次补考,补考超过两门次者需跟随下一级重修。
⑶根据实践教学情况,工程硕士生要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学习总结报告,由现场导师评定成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及格后取得学分。
⑷工程硕士生参加学术前沿讲座,由学院组织者在《山东科技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参加学术前沿讲座登记表》签字后取得学分。
工程硕士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前沿讲座、实践学习总结报告不合格者不得申请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六、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与选题报告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技术背景,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选取:
⑴ 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⑵ 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 ⑶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 ⑷ 应用基础研究、预研专题。
选题时要在查阅数量不少于50篇中、外文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在系范围内,由校内、外导师,本系有关教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进行,经与会者集体评议,写出评语,方能给予学分。开题报告须于第二学期末至迟于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
2、论文形式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 ⑴ 中、英文题目;
⑵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⑶ 诚信和授权声明; ⑷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⑸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⑹ 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⑺ 结论; ⑻ 参考文献;
⑼ 必要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
⑽ 致谢。
论文具体格式参见《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3、论文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2万字左右,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⑴ 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⑵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⑶ 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要求如下:
①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③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④工程管理类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⑷ 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1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⑸ 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