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省杭州市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来源:爱站旅游


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 学校每天7:30准时上课 B. 每节课45 min C. 数学考试9:40结束 D. 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 2.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 位移 m比5 m小

D.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都是矢量

3. 下列哪些情况中可将运动物体看成质点( )

吴敏霞以优美的空中姿态和默契的配合,A.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郭晶晶、

夺得女子双人三米板跳水金牌

B. 研究气流对足球旋转的影响时,足球可以看成质点 C. 计算火车通过一座桥梁的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D. 研究“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4. 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

A. 1N B. 5N C. 7N D. 9N

5.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

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6. 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m/s,则物体到

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 B. C. D. 7.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是( )

A. 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 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

C. 速度很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D. 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8. 某电梯中用细绳静止悬挂一重物,当电梯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绳子断了,由此

判断此时电梯的情况是( ) A. 电梯一定是加速上升 B. 电梯可能是减速上升 C. 电梯可能匀速向上运动 D.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

9.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为Fb=5N,Fc=10N,分别作用

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第1页,共16页

A. N, , C. , N, B. N, N, D. , N, N

10. 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

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及所受的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 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C. 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1. 一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去某处,到达目的地后停留一会再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出发点,

下图中的哪些图象能描述这一过程( )

A.

B.

C.

D.

12. 小明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若电梯运动过程中,

2

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kg时,g=10m/s.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

A. 电梯可能正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B. 电梯可能正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C. 此时小明的体重并没有增加,只是他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大了 D. 电梯一定在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3. 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 14. 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某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4m B. 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一定是

C. 质点在该2s内的前1s内位移一定是2m

D. 质点在该2s内的某时刻速度可能大于、小于 ,也可能为零

15. 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

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 A. 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 B. 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 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D. 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16. 从静止开始出发的赛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0s后速度达到

72km/h,再经过______s,其速度可达到108km/h.

第2页,共16页

17. 某物体沿x轴(如图甲)做直线运动,其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第1s内

物体坐标变化量为△x=______m,在第2s内物体速度为______m/s,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位移是______m.

18.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 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

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 (1)根据实验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做______运动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2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四、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9. 某同学在做当外力一定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时,

得到如表的实验数据.

m/kg 0.20 0.30 0.40 0.50 0.50 a/m•s2 0.60 0.40 0.29 0.25 0.20 请画出某一种合适的图象,并用图象法处理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0. 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后,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

后再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经3s停下来.求: (1)加速度a1、a2的大小. (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

第3页,共16页

21.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P是质量为200g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根细长钢性的金属丝下端,当无风时金属球自然竖直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刻度盘上的角度就能反映出风力的大小.若某一时刻风从图示的水平方向吹向金属球P时,金属丝向左偏离竖直的角度θ=30°而处于静止.则: (1)此时风力和金属丝拉力分别有多大?

(2)有人说:“若角度变为2θ,则风力也为原来的2倍”,你认为这个结论对不对?为什么?

22. 滑沙运动起源于非洲,是一种独特的体育游乐项目,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相继建立了

滑沙场,滑沙已成为我国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从A点沿斜坡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若运动员与滑沙板的总质量为60Kg,滑沙板与沙子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

=0.6,cos37°=0.8)为0.5,坡面AB的长度为100m,坡面的倾角α=37°(sin37°.求:

(1)运动员在坡底B处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水平沙道上还能滑行的时间.

第4页,共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学校作息时间表的数字是时间点,因此为时刻,故A错误;

B、每节课45 min,中的45 min指的是一个时间段,因此为时间,故B正确; C、数学考试9:40结束,9:40是个时间点,是时刻,故C错误;

D、周末文艺晚会18:40开始,18:40是指的一个时间点,因此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 2.【答案】A

【解析】

解:AB、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正确,B错误。

C、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位移-10 m的大小为10m,比5m大,故C错误。 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矢量与标量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 3.【答案】D

【解析】

解:A、研跳水姿态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姿势动作可言了,所以A错误;

第5页,共16页

B、研究气流对足球旋转的影响时,看成质点就没有转动了,所以B错误; C、火车的长度相对于桥不能忽略,所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 D、研究“神舟七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 4.【答案】B

【解析】

解: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F1+F2|≥F≥|F1-F2|;

故合力最大6N,最小2N,之间任意结果都可以;则5N可能1N,7N,9N不可能。 故选:B。

二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范围:|F1+F2|≥F≥|F1-F2|.

本题关键是明确二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 5.【答案】D

【解析】

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故平均速度大; 故选:D。

,在整个赛跑过程,位移相同,但乌龟用时短,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表示平均快慢;瞬时速度表示某个时刻或者经过某个位置的速度。

第6页,共16页

瞬时速度大小与平均速度大小无直接关系;平均速度大,瞬时速度不一定大;瞬时速度大,平均速度也不一定大。 6.【答案】A

【解析】

解:设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为v2,到达中点时的速度为v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联立两式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分别对开始到中点、开始到底端列出方程,求出物体到达底端时的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7.【答案】B

【解析】

解:A、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故A错误

B、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说明起跑时速度增加快,故B正确 C、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C错误

D、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故D错误 故选:B。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物体本身,受力物体是物体的表面,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它本身.

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惯性大小与物体的

第7页,共16页

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压力与重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力,有时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 8.【答案】D

【解析】

解: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说明绳子的拉力增大了,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说明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则电梯可能是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下做减速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说明绳子的拉力增大了,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由此可判定电梯运动状态。

首先要会判定超重和失重,其次要够由超重和失重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重点把握加速度的方向。基础题目。 9.【答案】C

【解析】

【分析】

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出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求解C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桌面对C的静摩擦力大小。

本题是三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物体较多,研究对象要灵活选择,也可以就采用隔离法研究。 【解答】

解: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F1=0,否则A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零,不能保持平衡。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

第8页,共16页

平衡条件得到:F2=Fb=5N。再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3=Fc-Fb=10N-5N=5N,方向水平向左。所以F1=0,F2=5N,F3=5N。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

解:小球自由落下,接触弹簧时有竖直向下的速度。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开始阶段,弹力小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运动,合力变小;

当弹力大于重力后,合力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合力变大。 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速度最大。 故选:C。

小球自由落下,接触弹簧时有竖直向下的速度,接触弹簧后,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随着压缩的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开始阶段,弹力小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运动,合力减小;当弹力大于重力后,合力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合力增大.

含有弹簧的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关键在于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小球的运动情况,抓住弹力是变化的这一特点.不能简单认为小球一接触弹簧就做减速运动. 11.【答案】BD

【解析】

解:A、图象中第三段图线表示时光倒流,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图表示先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接着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再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符合题意。故B正确。

第9页,共16页

C、第一段和第三段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表示先匀速直线运动,然后速度为零,即静止,最后再沿反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由题可知,该同学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沿原路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对于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线.对于速度时间图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的识别、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2.【答案】AC

【解析】

解:ABD、小明的体重只有50kg,体重计的示数为60kg,说明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运动情况可能为: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小明受支持力和重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为: a=

故A正确,B错误,D错误。

C、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变化,只是“视重”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故选:AC。

小明的体重只有50kg,而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kg,可知他处于超重,则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由此来分析各个选项. 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变化.

本题考查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识,记住:1、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2、无论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变化.

第10页,共16页

13.【答案】BCD

【解析】

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速度很大的物体,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比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速度变化可能很快,加速度可能很大,故C正确。 D、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变化很快,可能很快变大,可能很快变小,故D正确。 故选:BCD。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14.【答案】AD

【解析】

2m=4m,故A正确; 解:A、由公式x=v平t求解第2内的位移为x=2×

B、因为不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故2s末的速度不能确定,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无法确定,故BC错误;

D、只知道平均速度,故瞬时速度可能大于2m/s,也可能小于2m/s,也可能为0,故D正确; 故选:AD。

由公式x=v平t求解2s内的位移.因为知道平均速度,故瞬时速度没法确定;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 15.【答案】BCD

【解析】

解:A、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可以直接求出,但无法知道石子下落的总时间或石子落地的速度,所以无法求出楼房的高度。故A错误。

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2gh,知道石子落地的速度,可以求出楼房的高度。故B正确。

第11页,共16页

C、根据最后1s内的位移,可以知道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某段时间内的平均

2

速度等于中v=2gh知,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可以知道落地前0.5s末的速度,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gt,求出落地时的速度,再根据v=2gh,求出下落的

距离。故C正确。

D、根据最后1m内的时间,根据x=v0t+

,求出最后1m内的初速度,根据

2

速度时间公式v=v0+gt,求出落地时的速度,再根据v=2gh,求出下落的距离。

故D正确。 故选:BCD。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h=

2

和速度位移公式v=2gh知,只要

知道落地的速度或下落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楼房的高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h=

和速度位移

2

公式v=2gh,只要知道落地的速度或下落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楼房的高度.

16.【答案】2.5

【解析】

解:由速度时间公式得:v=at

由v1=v+at得:故答案为:2.5.

通过运动学公式求的求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求出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了位移时间公式及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17.【答案】1 0 4 -2

【解析】

=;故在经过2.5s,其速度可达到108km/h.

解:第1s内物体坐标变化量为:△x=3-2=1m 在第2s内物体的速度为:v=

==0m/s

在4s内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1m,后静止2s,又向负方向运动3m,故总路程为4m,位移是-2m;

第12页,共16页

故答案为:1,0,4,-2.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通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和各段及所经历的时间.

18.【答案】匀加速直线运动 3.9 12.6

【解析】

解:(1)根据纸带的数据得出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x=0.126m,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D=

=3.9m/s

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

=12.6m/s2

故答案为:(1)匀加速直线运动 (2)3.9, (3)12.6.

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是否相等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 19.【答案】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解析】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当合力F不变时m与a成反比,在a-m图象中应该是双曲线,

所以为了研究加速度与其质量关系,作出a-的关系图象.

第13页,共16页

得出的结论是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故答案为:如图;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当合力F不变时m与a成反比,在a-m图象中应该是双曲线,所以为了研究加速度与其质量关系,作出a-的关系图象.

通过本题可以看出,由于a-m图象是曲线不好判断a与m是何种关系,而通过坐标变换,作出a-图象,可以直观地分析a与m是什么关系.

20.【答案】解:(1)由v=v0+at

代入数据,求得

故a1、a2大小分别为1.5m/s2、1m/s2 (2)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

故升降机一共上升了37.5m.

22

答:(1)加速度a1、a2的大小分别为1.5m/s、1.0m/s. (2)升降机上升的高度为37.5m. 【解析】

加速减速过程均可以使用速度时间公式求解加速度,升降机的高度即上升的总位移,可分为三段来求.

本题侧重过运动过程的分段分析,考查知识比较基础,解法比较多,如总位移时可以使用图象法求解,解题应多尝试一题多解. 21.【答案】解:(1)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分力和拉力,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F=mgtanθ=0.2×10× N= N

第14页,共16页

T=

(2)不对!由F=mgtanθ可知,F与tanθ 成正比,而不是与θ成正比.

答:(1)此时风力为 ,金属丝拉力为 ;

(2)这个结论不对,F与tanθ 成正比,而不是与θ成正比. 【解析】

(1)以金属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风力F与金属丝的拉力;

(2)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分力表达式进行讨论.

本题关键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风力和角度θ的关系. 22.【答案】解:(1)对运动员和滑沙板在斜坡上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

擦力;

沿斜面方向:mgsinθ-Ff1=ma1 垂直斜面方向:FN1=mgcosθ 其中:Ff1=μFN1

解得: 由 解得:v2=20m/s

(2)对运动员和滑沙板在水平沙道上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水平方向:-Ff2=ma2 竖直方向:mg=FN2 其中:Ff2=μFN2

解得:

人向右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

=4s

答:(1)运动员在坡底B处的速度大小为20m/s; (2)运动员在水平沙道上还能滑行的时间为4s. 【解析】

第15页,共16页

(1)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最后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2)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

本题是已知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的问题,关键是根据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

第16页,共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