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实践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综合实践教案
走进南宋官窑,了解陶艺制作

一、教学分析

陶艺作为一门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手工艺,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门手工艺有着强烈兴趣,让学生自行构思,不拘时空地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在兴致勃勃地“玩泥”中,缓解了平日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单调的学习生活带来的烦恼,借制玩陶泥来陶冶自己,营造乐园,丰富生活。他们在制陶中“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使小陶迷们在艺教实践活动中磨练了意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动手以及动脑能力。而陶艺这一活动能让学生陶艺教育实践的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化学、物理、数学和设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好方法,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借着孩子们参观完南宋官窑对陶艺很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关于陶艺制作的综合实践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在合作、探究、思考、思辨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动手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陶艺制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三、教学目标

1、实践过程中,走入陶艺世界,欣赏我国的一些现代与古代的陶艺作品,培养审美情趣。通过了解陶艺知识,加强学生对陶艺这门艺术的认识,热爱我国的艺术文化。

2、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展示方案、质疑提问、完善修改等方法探讨出最适宜的制作方案。

3、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了解传统艺术所包涵的内容及其历史背景与用处,藉此引发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学生分组、方案设计表格。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了解陶艺的起源、制作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些我国优秀的陶艺作品,播放陶艺制作的一些片断,让学生谈感受、谈想法,学生自己都想“玩泥巴。”自然引出主题,创设陶艺艺术的欣赏与娱乐价值。为后来学生的实践创新酝酿感情。 欣赏图片和视频,交流感受。

2、讨论比较现代陶艺与古代陶艺的异同点。 (二)讨论研究内容 感知陶艺

1、中国的陶艺文化,它有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图片)你知道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讨论

2. 了解陶艺的流程(成型、干燥、上釉、烧制)及技术方面的注意事项,着重介绍有关成型方面的问题。

整理归类:由来、发展等,通过聆听教师讲话,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陶艺有初步了解。

(三)讨论制作方案 走进陶艺

中国的陶艺文化丰富多彩,在参观完南宋官窑之际,在我们的课堂上,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可以分成小组,来讨论讨论陶艺制作的方案。 1、组织各合作研究小组。

①学生相同兴趣组成小组。推荐2名组长

②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制作陶艺的方案。组长到老师处领取表格,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始讨论制作方案。 2、指导制定方案。

①想要设计什么形状的陶艺。 ②陶艺制作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3、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小组开展讨论和研究,确定“陶艺制作”的活动主题,根据自己的活动侧重点谈谈预想。

(四)交流制作方案,讨论修改 提出要求:

1、每组根据自己的设想,由组长介绍初步的制作方案 2、通过师生交流预想,发现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并适时进行引导。 小组合作:

①认真听每组的制作方案,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补充 ②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各小组修改方案。 小组汇报交流: 1、组长汇报方案 2、交流反馈补充意见 3、组员再次讨论,修改方案 (五)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收集好制作过程中的相应工具和材料。 小结与反思:

1.分组中,话题相同为一组,如果话题相同有两组,可以从不同的形式去制定活动方案。

2.制定方案时,要引导学生是切实可操作性的。

六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走进南宋官窑,了解陶艺制作

六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陶艺工具介绍与练泥

陶艺工具介绍与练泥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制陶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练泥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制陶工具和练泥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艺技法光盘、制陶用具、陶泥 学生:套袖、围裙、抹布、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录像课件,引导学生观看、学习、记忆。

通过欣赏图片,欣赏陶艺作品,分析了解陶艺的表现形式及美感特征,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陶艺作品成型的方法。

1、录像中一共介绍了那些工具?如何使用?学生回答。

修刀:裁切泥板和

修整坯体时常用

木搭子:槌练黏土的工具,将泥块槌打成泥板

木拍子:用以拍打器身,使器物成形。

手动转盘:可在上面

盘泥条和围泥片等

圆规:可以划 出圆形的泥板

钢丝:切割泥块或泥板。

2、提示使用方

孩子法及

注意手轮的注意事项

方法:调整不同角度。

注意:①使用前垫一块抹布或套上塑料袋。

②不要快速转动手轮上端的圆台面,以防离轴心。

③移动手轮时不要用抬上端圆台面,以防和下面的部件分离。 二、动手操作,感悟泥性

出示图片,孩子们玩泥巴的情景,让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最初的兴趣。——这是一组孩子们玩泥的照片,看!他们玩的多尽兴。喜欢玩泥是人的天性,有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教师亲自拿起泥巴,进行练泥和把玩,随手作出个小动物或是小杯子,让学生感受初步的制陶乐趣。提示学生,陶艺作品的表现方式很多,泥巴的可塑性也很强,这就是泥巴的魅力所在。

实践操作:每人拿出一块泥巴,随便玩弄一阵,看看能不能也随手捏个简单的物品。

交流讨论:通过玩泥巴,你体会到什么了吗?说说泥巴有什么特点,要怎么玩它才听话?

生:泥巴可以通过揉、搓、等手段改变其形状,还可以用工具来为泥巴塑型。泥巴沾水过多,就会过软,不好控制„„

学会控制泥巴。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技巧控制泥巴,掌握初步的练泥、擀泥、搓泥的方法。 演示练泥的方法

羊头练泥和菊花练泥

羊头练泥

步骤(1)

步骤(2)

菊花练泥

学生尝试练泥,掌握练泥的技术。 交流学习体会

1、组内交流,各抒己见。 2、小组汇报,谈谈活动收获。 三、认识陶艺工具,学会使用工具。

1、用工具去处理一下陶泥,看看能产生什么变化?

学生尝试使用工具,并说出每种工具能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 2、教师介绍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工具,总结出工具的用途,能加深学生对工具的认识,加上老师的进一步讲解,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3、思考与设计。 交流讨论:

① 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陶艺作品?

② 制作中将采用什么创意手法?如有的可以在整体造型上产生动感,有的可以

采用镂空,添加等手法,使得作品富于变化。

③ 相互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其它同学看看是否可行,有什么可以借鉴或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步骤(1) 步骤(2)

四、小结

课后尝试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