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223972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2.25
(21)申请号 201922451683.3(22)申请日 2019.12.30
(73)专利权人 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地址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新海镇跃进南
路495号5幢1260室(光明米业经济园区)(72)发明人 于亚会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1
代理人 张羽振(51)Int.Cl.
E02D 29/16(2006.01)E02D 31/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结构层、垫层、塑胶止水贴、止水带木制模板、止水带钢制模板、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外墙、楔形止水带和木垫;结构层上布置垫层,垫层上布置塑胶止水贴;塑胶止水贴上布置木垫和楔形止水带,楔形止水带上方设置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模板包括止水带木制模板和止水带钢制模板,止水带木制模板布置于楔形止水带外侧,止水带钢制模板布置于外墙内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钢筋一方面可以作为内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支撑封盖板,一材两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止水钢片和泄压排水管可以很好的处理地下水水位上升的情况,并且材料容易获得,可以减少人力物力。
CN 212223972 UCN 21222397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层(1)、垫层(2)、塑胶止水贴(3)、止水带木制模板(4)、止水带钢制模板(5)、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外墙(8)、楔形止水带(9)和木垫(10);结构层(1)上布置垫层(2),垫层(2)上布置塑胶止水贴(3);塑胶止水贴(3)上布置木垫(10)和楔形止水带(9),楔形止水带(9)上方设置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模板包括止水带木制模板(4)和止水带钢制模板(5),止水带木制模板(4)布置于楔形止水带(9)外侧,止水带钢制模板(5)布置于外墙(8)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楔形止水带(9)中间填充遇水膨胀剂(7),楔形止水带(9)内穿过泄压排水管(14),泄压排水管(14)两端布置有圆形止水钢片(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钢筋(12)一端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两侧并与封盖板(13)连接,支撑钢筋(12)另一端与底板钢筋焊接;封盖板(13)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和外墙(8)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止水带钢制模板(5)包括止水钢片(11),止水钢片(11)穿插于止水带钢制模板(5)中。
2
CN 212223972 U
说 明 书
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前期施工时,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所述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后期施工时再在各临时施工缝处浇捣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就是在临时施工缝处浇捣的混凝土。现代建筑施工中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基础部分也越来越深。基础底板和墙体的后浇带多采用传统的后浇带留设方式,后浇带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因而必须持续进行降水以保证地下水位在基础底板以下。长时期降水不但增加施工成本,而且浪费地下水资源。另外,对于深的地下基础工程,当基础完成后如不迅速回填土方,将给基础工程安全带来隐患,并且基础土方不回填也会影响其它工序施工从而影响工程工期。
[0003]近年来,采取超前止水后浇带施工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谓超前止水带是指前期施工时,在临时施工缝的部位增加一道伸缩砼底板或导墙,伸缩缝设置橡胶止水带。这种用在后浇带位置,并且先于后浇带浇筑而做的止水带称为超前止水带。超前止水带均涉及到在超前止水带的中部位置留置伸缩缝,伸缩缝内填入挤塑聚苯板或木质纤维沥青板,在伸缩缝的中部设置橡胶止水带。但这种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橡胶止水带固定不好,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偏移和拉裂;挤塑聚苯板或木质纤维沥青板本身强度不够导致施工中变形。这些不足都会导致超前止水带发生渗漏水,给后浇带的防水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给建筑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
[0005]这种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结构层、垫层、塑胶止水贴、止水带木制模板、止水带钢制模板、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外墙、楔形止水带和木垫;结构层上布置垫层,垫层上布置塑胶止水贴;塑胶止水贴上布置木垫和楔形止水带,楔形止水带上方设置微膨胀防水混凝土;模板包括止水带木制模板和止水带钢制模板,止水带木制模板布置于楔形止水带外侧,止水带钢制模板布置于外墙内侧。[0006]作为优选:楔形止水带中间填充遇水膨胀剂,楔形止水带内穿过泄压排水管,泄压排水管两端布置有圆形止水钢片。[0007]作为优选:支撑钢筋一端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两侧并与封盖板连接,支撑钢筋另一端与底板钢筋焊接;封盖板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和外墙上方。
3
CN 212223972 U[0008][0009][0010]
说 明 书
2/3页
作为优选:止水带钢制模板包括止水钢片,止水钢片穿插于止水带钢制模板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楔形止水带来代替竖直止水带,楔形止水带有更好的固定
性。
[0011]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钢筋一方面可以作为内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以支撑封盖板,
一材两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0012]3.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止水钢片和泄压排水管可以很好的处理地下水水位上升的情况,并且材料容易获得,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基础结构部位示意图;
[0014]图2是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立模示意图;[0015]图3是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效果示意图;[0016]附图标记说明:1-结构层;2-垫层;3-塑胶止水贴;4-止水带木制模板;5-止水带钢制模板;6-微膨胀防水混凝土;7-遇水膨胀剂;8-外墙;9-楔形止水带;10-木垫;11-止水钢片;12-支撑钢筋;13-封盖板;14-泄压排水管;15-圆形止水钢片。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18]所述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包括结构层1、垫层2、塑胶止水贴3、止水带木制模板4、止水带钢制模板5、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外墙8、楔形止水带9和木垫10;结构层1上布置垫层2,垫层2上布置塑胶止水贴3;塑胶止水贴3上布置木垫10和楔形止水带9,楔形止水带9上方设置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模板包括止水带木制模板4和止水带钢制模板5,止水带木制模板4布置于楔形止水带9外侧,止水带钢制模板5布置于外墙8内侧。[0019]楔形止水带9中间填充遇水膨胀剂7,楔形止水带9可供泄压排水管14穿过,泄压排水管14两端布置有圆形止水钢片15。
[0020]支撑钢筋12一端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两侧并与封盖板13连接,支撑钢筋12另一端与底板钢筋焊接;封盖板13位于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和外墙8上方。[0021]止水钢片11是止水带钢制模板5的一部分,止水钢片11穿插于止水带钢制模板5中。
[0022]所述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1)按照图1布置基础。首先在结构层1上布置一层垫层2,垫层2在5~10厘米之间,接着在垫层2之上布设需要布置的底板钢筋和塑胶止水贴3,接着在钢筋基础上布置一层木垫10。[0024](2)如图2所示,在木垫10上布置楔形止水带9,在楔形止水带9里填充遇水膨胀剂7,将泄压排水管14穿过楔形止水带9和遇水膨胀剂7,在泄压排水管14两头布置圆形止水钢
4
CN 212223972 U
说 明 书
3/3页
片15,再在楔形止水带9上布置预制好的微膨胀防水混凝土6。[0025](3)如图3所示,布置支撑钢筋12和止水钢片11,最后再盖上封盖板13,这样就完成了新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的施工。
5
CN 21222397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1222397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