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圆管涵首件总结

圆管涵首件总结

来源:爱站旅游


S222央赣线五莲段路基小桥涵改建工程

(K169+470圆管涵)

圆管涵首件施工总结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S222央赣线五莲段路基小桥涵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十一月四日

圆管涵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我标段选定在K169+470圆管涵首件工程施工。在监理的监督和指导下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6年11月03日完成该圆管涵的施工,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全面展开圆管涵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首件圆管涵施工的目的

对首件圆管涵施工方法的总结,目的在于通过首件圆管涵工程的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是否合理、施工机械及设备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各工序经项目部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核验后进行施工,全部工序完成检查合格后,形成的书面施工总结报告,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大批量地组织施工。

三、施工安排及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图纸设计文件选择合适的模板方案,向技术人员进行书面的二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三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3.1.2施工放样:准确放样圆管涵轴线位臵,测定圆管涵底高程。放样完毕后,办理监理复核、签认手续。

3.2、机具准备

用途 混凝土机具 模板 机械 安全设备

设备名称 插人式振捣器(50型) 备注 组合模板、双面胶带、钢卷尺、垂球、料斗等 吊车、发电机 安全帽、安全带、施工爬梯等 3.3、材料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3.4、施工人员 安全负责人 杨波 技术负责人 张春光 施工负责人:葛庆斌 质检负责人 金大 试验负责人 高文波

3.5、作业条件

3.5.1施工前完成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地基已处理并满足施工要求,吊车就位处平整夯实。临时电力、水的供应已具备。

3.5.2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均匀涂抹脱模剂等并立模。完成中心定位复测和高程测量,办完监理工程师验收手续。各种机具准备就绪、各种材料验收合格数量充足。

3.5.3施工作业人员要求:由班组长对圆管涵施工的工人进行培

训、技术安全交底。做到熟练掌握支立模板、浇筑等技术,要有应对安全紧急救援措施。操作人员要保持稳定。

3.5.4安全防护设施全部就位。 四、施工情况

首项圆管涵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已批复的施工方案进行,具体情况如下:

4.1施工工艺流程 4.1.1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 开挖基坑 安装模板 配合比设计

检 查 绑扎焊接钢筋 拌和及运输浇筑基础砼 制作试块 预制圆管 养 生 测定试块 测定试块 安装圆管 运输圆管 洞口砌筑 夯实回填 4.1.2模板安装

安装侧模、端模

检验模板和钢筋保护层

4.1.3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拆除模板 圆管涵成品检测、验收。

4.2、测量放样

在原地面准确放出圆管涵轴线、高程,放样数据经复核后上报监理工程师。放样数据和原始记录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进行施工。

4.3安装侧模和端模

吊运拼装侧模,在侧模接缝处和侧模与底模接缝处粘5mm双面胶条,采用对销拉杆使模板就位。拉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较小的变形。侧模采用外拉内撑的加固方法,在其上下口设臵拉杆拉紧,模板内设臵口撑支撑。拉杆和模内支撑设臵在同一平面,通过支撑调整、对中、加固,使其稳固。端头模板要和侧面模板牢固连接,认真采取支撑、加固措施,防止跑模、漏浆。

4.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搅拌运输车运输到浇筑现场的时间为9:30,经现场测试混凝土坍落度为17cm,满足浇筑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开始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卸入砼料斗后,采用25T汽车式起重机起吊料斗,通过漏斗导入模内,每次导入量要控制每层振捣厚度为30cm,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插棒间距为18cm,梅花形插棒,快插慢提,与侧模保持8cm

的距离,插入下层砼8c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对每一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时刻检查模板的稳固性,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跑模、胀模、漏浆等现象。

4.5、拆除模板

混凝土浇筑完毕24小时后,进行侧模、端模的拆除。拆模用吊车配合,拆模时人工配合注意成品保护,以避免把圆管涵外表擦伤。拆下的模板及时进行打磨、除锈清理,刷新机油防锈,以便下次使用。

4.6、混凝土养护

拆模后基础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d。每天洒水次数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等情况确定,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其标准应满足JTG F80/1-2004标准要求。

五、试验检测结果

对拆模后的圆管涵,与监理工程师一道进行了现场检测,其检测结果为较为理想,几何尺寸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中心偏位为2mm,在控制范围之内,圆管涵模板无漏浆现象,竖缝、平缝无错台,接缝痕迹不明显,砼外观色泽一致,圆管涵基础无蜂窝麻面,光洁度好。

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振捣中有过振现象,部分区域有较少水纹出现,与商混站沟通不及时,导致浇筑时间较长。

六、试验结论

通过首件圆管涵的施工,模板拼装及安装施工方法、工艺可以达

到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控制、浇筑方法均可满足要求,但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

1、混凝土的振捣必须是有经验的专职振捣工振捣,每棒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避免出现水纹现象。

2、整片基础自始至终均应精心按规范振捣,尽量减少气泡出现。 3、加强施工现场浇筑过程的组织管理,做到各工种密切配合,各工序相互衔接,尽量减少浇筑过程持续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