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

来源:爱站旅游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

一、相关文件:

1.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2. 《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安办〔2016〕103号)

3. 《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苏安监〔2017〕60号)

二、“双重”工作体系流程

1.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组织 2.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4.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5.实施安全风险管控 6.培训教育

7.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8.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第 1 页 共 20 页

1. 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组织

江苏XXX公司文件

XXX[2019] 号

关于成立公司安全风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车间、班组:

为进一步做好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成立后的名单通知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执行人员:XXX XXX XXX 特此通知。

盖章

二0一九年 月 日

第 2 页 共 20 页

2. 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实施工作方案

1、前期准备

根据公司规模,行业类别收集料。对公司的工艺特性、主要原辅材料、主要设备设施、总平面布置、劳动定员等基本料情况进行收集。完成对公司基本概况的了解。 2、成立工作小组

按照统一组织,分工负责的原则。与公司沟涌,成立由公司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成立责任部门,细化分工,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各级成员的任务及分工。

3、明確工作目标,制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

明確工作目标。针对公司特性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计划及实施工作流程。 4、现场风险辨识

第 3 页 共 20 页

3. 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收集整理信息资料:收集相关信息,是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企业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两大类,外部信息包括政策、标准、规范,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的典型事故等,内部信息包括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设施、管理现状等,为开展辨识评估提供依据。

第 4 页 共 20 页

4.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第 5 页 共 20 页

4.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合理划分辨识单元。 2.开展辨识,编制辨识清单 3.开展风险评估。

一、合理划分辨识单元:

1.以车间(区域)为单位,按照车间或者区域为单位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里所涉及的工作任务(作业活动)进行确认。

2.对每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作业步骤进行划分,作业步骤的划分要合理,每个作业步骤均应有明确的作业目的进行界定,以防作业步骤划分的过粗或过细。

第 6 页 共 20

二、开展辨识,编制辨识清单: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以及本单位生产工艺和岗位等特点分别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全面、详细地排查辨识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环节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

第 7 页 共 20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如何约束人的行为

确保设备设施的完

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第 8 页 共 20

根据辨识的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

开展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估的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风险矩阵分析法(LS)、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方法,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第 9 页 共 20

危险源分级方法举例: 1. LEC法: 一般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LEC

法)评价其风险程度,将危险源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计算方式如下: D=L*E*C 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第 10 页 共 20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计算方式如下: 根据公式:风险值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风险值(D) >320 160~320 70~159 ≤69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红 橙 黄 蓝 危险程度 颜色标注 备注:LEC法危险等级的划分带有局限性,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时组织有经验的作业人员参与。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第 11 页 共 20

特殊情况: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对每个作业步骤危险因素的风险大小进行评价

`

第 12 页 共 20

风险分级管控

对辨识的危险因素,建立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实行一风险源一档,并按照风险等级对监管档案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将风险管控责任逐一落实至公司的各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和具体的责任人。 例: 重大风险:公司负责管控

较大风险:公司(区域负责人)负责管控 一般风险:车间负责管控

低风险:线长、班组(岗位)负责管控

例:

第 13 页 共 20

安全风险四色图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 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第 14 页 共 20

重大(较大以上)风险公示

厂区重大风险公示:

车间较大以上风险公示:

第 15 页 共 20

风险公告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

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公示告知

第 16 页 共 20

日常培训教育

安全承诺

第 17 页 共 20

车间主任安全承诺:

双重“一图、二单、三卡”释义:

一图:安全风险分布图

二单: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三卡:安全生产职责承诺卡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应知卡 应急处置方法应急卡

第 18 页 共 20

隐患排查治理:

第 19 页 共 20

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

明确检查人及频次

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各级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表,分级开展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台账。 隐患分级排查:

重大风险点

较大风险点 一般风险点 低风险点

第 20 页 共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