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挡土墙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挡土墙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来源:爱站旅游


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挡土墙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摘要:公路工程中,由于挡土墙技术的合理性与经济性特点,在实际施工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且效果十分显著。本文将以公路水毁修复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工程施工中的挡土墙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 水毁修复 施工 挡土墙技术 要点 质量控制

陇南“7•10”水毁修复工程大岸庙至姚渡段三级公路项目,该公路一般路段设计时速为40km/h,山区路段的设计时速为30km/h。其中,大姚公路工程全长116公里,起于武都区桔柑乡大岸庙K0+000处,经三河、琵琶、洛塘、枫相、强家湾止于青木川县姚渡镇,沿线地质情况恶劣,山体破碎,施工安全隐患大,由于该公路线路临河临崖,工程地区具有较强的降雨强度,导致暴雨洪涝灾害频发,且沿线地质情况恶劣,山体破碎,使其工程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较差,因此,在公路建设完成与运行使用期间,容易出现相应的水毁灾害问题,对公路路基以及路面强度、结构功能

等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寿命和质量。下文将结合该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对挡土墙技术的应用情况,对其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的挡土墙技术要点分析

1.1 施工准备阶段

在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施工准备阶段,需要根据公路水毁修复施工情况,对施工路段进行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与施工围护处理,以确保施工开展对公路交通通行的影响达到最小;此外,还需要结合施工需求,进行施工需要的碎石、河砂以及拌合机等各类材料、设备准备,并对其材料、设备在施工现场的放置进行合理管理,避免出现对有效路面形成占用等情况,以确保修复施工的顺利开展,减少对路面交通的不利影响。在上述准备工作基础上,还需要在施工开展中,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发电机、砂袋以及水泵等设施进行配置并检查、完善,并在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截排水以及防渗准备,避免对修复施工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1.2 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

在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施工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环节,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前,应根据挡土墙位置以及坡度计算等设计情况,对基坑开挖位置进行确认,并进行放线测量与标识;基坑开挖一般需要按照分段跳槽方法实施,同时注意及时进行开挖基坑内的积水排除;对挡土墙基底呈倾斜状态的施工情况,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其标高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采用超挖填补方式进行;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应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对出现施工地区地质条件调查与设计结果严重不符合的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变更与修正处理,对设计变更内容经审核合格情况下,再按照其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开展,以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质量。此外,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对地基承载力的检测应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禁止回填虚土施工,以避免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的基础沉降及影响发生。一般情况下,对基坑开挖地区的地质土层以土质或者是河道砂砾层为主的情况,对开挖基

坑的基底承载力要求在250kpa以上,对基底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情况,需要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检测情况,对挡土墙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断面尺寸等进行合理设计,或者是通过换填土处理方法,促进其基底承载力提升。

在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基础施工中,对基础埋置深度一般要求在2m以上,并且在基础施工开展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操作,同时对水毁修复工程的基底应设置为向内倾斜横坡截面,并根据其截面尺寸对基础宽度与厚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其施工质量和效果。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对基底表面的风化层以及松软土石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对稳定性较差的土质地层,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并快速进行基坑封闭,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相应的临时排水措施设置,以避免积水对基坑基底及其基础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1.3 混凝土施工

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环节,需先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方式对基槽进行挖掘、清理,重新对基础进行施工后,然后在基层中用碎石进行垫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碎石铺设厚度20cm,并夯实,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垫层,厚度10cm;然后安装基础钢筋,再浇筑基础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2.5Mpa后,对墙体钢筋进行安装;对挡墙浇筑混凝土时,整段一次性浇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基础结合面及与两侧原挡墙结合面,现进行凿毛处理,凿除松散部分后用清水冲洗,再架设墙身模板,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在结合面处先刷一层水泥浆,最后再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并充分振捣,确保墙体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中,如表面泌水过多,需及时排出,浇筑至顶面后,及时抹平,使表面平整。

1.4 砌体施工

在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砌体施工中,对砌体材料选择应按照强韧、清洁、密实且无风化、剥蚀、裂缝等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并加强对各种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分析,确保其符合施工要

求,以避免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对浆砌片石挡土墙施工,一般按照坐浆法进行,施工过程中应确保砂浆饱满、无空洞出现,对接缝部位则需要使用砂浆进行填充,并进行勾缝处理;施工过程中还应保证对石块的放置平稳、可靠,各石块之间为相互锁合状态,在石块就位情况下,再进行砂浆灌入与捣实操作;在挡土墙高度超过4m时,需要每隔2m进行一排排水孔设置,并确保排水孔呈上下交叉布置状态,其间距控制为3m,对最低排的排水孔位置应控制在地面线30cm高度以上,以保证挡土墙内部的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对施工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1.5 养护管理与墙后回填施工

挡土墙施工完成后,应注意进行洒水养护管理,养护时间一般为1至2周,养护期间避免出现碰撞等荷载作用情况出现;在挡土墙墙后回填施工中,需要采用天然砂砾或者是稳定的土类材料,避免材料中含有泥土或者是树根等杂物,以避免影响回填施工效果。

2、公路水毁修复工程中挡土墙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结合上述公路水毁修复工程中挡土墙施工技术要点,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各种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出现,首先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进行挡土墙施工和管理控制,并针对挡土墙片石混凝土以及砌体施工等重要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查检验,确保各项目施工的质量可靠;其次,还应注意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操作与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交底控制上,严格按照有关工程施工交底验收程序进行操作和控制,确保上一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通过并合格情况下,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操作开展,从而对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施工质量进行保障。此外,在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挡土墙施工中,还应注意从挡土墙施工中的排水设置与伸缩缝控制、路肩墙施工等内容环节,严格按照水毁修复工程施工要求进行排水设置与施工开展,并在挡土墙施工中的伸缩缝设置上,注意确保其上下贯通,并对伸缩缝的缝宽与间距等进行合理控制,在伸缩缝内进行沥青麻絮填充等,以确保其施工质量可靠,符合有关要求和标准。

3、结束语

总之,对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施工中挡土墙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研究,有利于促进公路水毁修复工程挡土墙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提升,从而确保公路水毁修复施工质量和效果,提高公路工程的车辆通行性能。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甘肃陇南公路水毁滑坡的成因及处治措施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6):98-99.

[2]刘志军.高速公路边坡水毁护面墙修复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07):113-114.

[3]蔺港,周欢.公路路基水毁修复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266-267.

-全文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