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爱莲说》类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爱莲说》类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来源:爱站旅游
《爱莲说》中考短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亭亭净植 植: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

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 ..

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

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4分)

(二)

《爱莲说》(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翻译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②不蔓不枝 枝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④ 陶后鲜有闻 鲜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练 7.解释加点线词的意思。(2分)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竹本固 (4)夫如是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9.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原文分析,赞美了君子、贤士哪些品质?(4分)

答案:

(一)(12分)

12. C 评分:共2分。 13. B 评分:共2分。 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托物言志 和王逵争辩 富有才能为官正直 评分:共4分,每空1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

(二)

答案:

19.①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生枝;枝枝节节。③但是。④少;很少。(答对一个1分,共4分)

20.①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②对牡丹的爱,当然人很多了!(重要词语错一个扣1分,判断句式没有翻译出来扣1分。每句2分,共4分。) 21.本文抒发了诗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答出志向或情感可得2分,全部答对3分。

(三)

答案:

7、(1)植:立 (2)宜:应该 (3)固:牢固、稳固 (4)是:这,这样。

8、(1)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2)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 9、运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1分)

都赞美了君子的处事正直,为人虚心,有气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意志坚定等美德。(2分,答对两条即可给满分。)

【译文】竹子像贤人,为什么呢?竹子的根很牢固,凭着牢固的根可以树立品德。君子看见它的根,就会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本性正直,凭着正直的本性可立身;君子看见它正直的本性,就会想到处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内心是空的,凭着心空可以体验道的存在,君子看见它的空心,就会想到虚心求学的人。竹子的节很坚贞,凭着坚贞的节可以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会想到砥砺名节、无论危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君子大多都会种上竹子作为他们庭院的充实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