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科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24(3):2OO~203。207 Vo1.24,No.3 August 2008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robl 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Guangxi Agricul 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谭祖权 TAN Zu-quan (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 535000) (Qinzhou City Agriculture Science Institute,Qinzhou,Guangxi,535000,China) 摘要:根据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分析当前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广西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性质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顺畅,财政保障力度严重不足,推广人员的工资收入偏低,推广队 伍人员少而且整体素质不高。建议采取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服务机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 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推广条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稳定推广队伍;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 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施推广项目 的对策来克服当前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广西的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 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1002—7378(2008)03—0200—04 中图法分类号:S一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primal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urrent Guangxi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are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in Guangxi,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the character of Guangxi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organization is not standard,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mooth,the finance is gravely deficient,the income for the extension people is low and the extension people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are not enough and not sufficiently qualified.Therefore,the suggestion is to push forward the re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quickly,perfect service mechanism,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improve extension condition,stabilizing the agriculture technology team,reinforc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strength the training of the peasan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accelera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put the project’S countermeasure into practice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Guangxi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promote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to make bigger contribution in Guangxi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agriculture,technology,extend,problem,solvent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 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广西紧紧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 农业适用技术,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 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的加快转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愈加迫切,对农 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作者 尝试阐述当前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存在 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广西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促进广西新农村建设。 主旋律,以高效生态为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业技术推广法》及其实施办法为法律武器,迅速推广 收稿日期:2008一O1—15 修回日期:2008—02—25 1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自1993年7月我国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 作者简介:谭祖权(1963一),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祖权: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 技术推广法》以来,广西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积极开 领先,经济林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蘑菇总产量跃 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强化依法治农、扶农、支农意 居全国第二位;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2007年粮食 识。从服务组织体系来看,广西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科 总产达155亿千克,持续3年增产,农村经济持续发 技服务体系,建立了以县(市、区)为中枢的的区、市、 展,2007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24元,比上年 县(市、区)、乡镇四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该服 增长16.4 ,增幅为1996年以来历史新高。 务体系中包括有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等部门及其 下属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站、林科所、农科 2 当前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所(站)、森防站、植保站、土肥站、植检站、农机站、畜 近年来,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大成 牧兽医站和种子公司等政府科技服务机构组织,开 效,对促进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作用。 展了包括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组织科技下乡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的逐步确 服务、举办技术培训班、利用媒体宣传先进适用技术 立和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的经济制度、经营制 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重点推广 度、分配制度以及人事制度等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 了农作物“三免”、“三避”技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化,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绿色植保、测土配肥、生态农业 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模式、综合节能技术、优良苗木繁育技术、组织培养、 2.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性质不规范 动物胚胎移植、畜离高效养殖、水立网箱养殖、节能 广西各地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定性不一致, 农业等农业适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了一大批优 随意性较大,除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定性为 良品种和农业适用技术。比如,2001~2007年,广西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外,农业(种植业)、林业、水 累计推广“三免”技术359.97万公顷,累计增产粮食 利、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的性质都不一致。有的地方将 108.23万吨,节本增收40.2亿元,创下推广速度最 机构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的定性为差额事 快、效益最好的新记录;“三避”技术推广自“十五”以 业单位或定额包干单位,甚至有的定为自收自支事 来累计达244.67万公顷,新增农业效益6O亿元以 业单位。如林业推广系统,县以上单位有7个为财政 上,应用最典型的广西阳朔县在金桔上应用推广避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18个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寒栽培技术,在2008年的冰冻灾害中大显神威,全 乡镇林业站有54个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有6 县金桔灾害损失控制在10 以下,效果十分显著, 个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农机推广系统,有8个县农 “三避”技术的推广还使葡萄在广西“一年两熟”成为 机推广站和24个乡镇农机站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 现实。2006 ̄2007年,广西组织水稻、玉米、甘蔗等 单位。又如,钦州市本级和钦南区农业(种植业)技术 农作物品种1673个进行区域试验;2007年推广种 推广机构2008年这前被定位为财政包干事业单位, 植优质水稻面积占全区水稻面积的83.26 ;推广 上思县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机构被定性为财政差 超级稻面积23.31万公顷,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额拨款事业单位。 164.48万公顷,推广节水技术面积达67.2万公顷; 2.2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顺畅 推广桂桑优系列7.93万公顷,占全广西桑园面积的 2001年广西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将涉农事业单 59%,推广桂蚕系列蚕种6O万张,占全区养蚕量的 位组成农业服务中心,并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 10.7 ;全广西的糖料台糖良种全部替代桂糖品种, 体制下放到乡镇政府管理,2004年修改为实行以县 “双高”良种覆盖率达76.6%。2007年广西推广牛的 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县乡双重管理体制。目前 杂交改良种100万头,受胎率提高5 ,产奶量提高 广西除了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是由县水产 15 ,示范和推广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2万公 畜牧兽医部门管理为主外,其它推广机构的管理体 顷,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化养殖500万头,无公害家离 制绝大部分由乡镇政府管理。其中,农业(种植业)除 标准化养殖15000万羽,推广特定病原SPF南美白 少数几个县(市、区)独立保留乡镇农技推广站实行 对虾虾苗13.2亿尾。这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 县农业局管理为主外,92 以上的县(市、区)乡镇农 高了广西的农业水平,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 技推广站被撤销并人农业服务中心由乡镇府管理, 构及种养结构,提高了广西的农产品质量和品质,以 林业有63%的乡镇林业站由乡镇管理,农机独立设 及竞争力,促进了粮食安全,打造了广西特色优势产 置的114个乡镇农机站有12个乡镇管理,占 业,优质粮、糖料蔗、桑蚕、木薯、水奶牛等产业全国 10.5%,水利绝大部分县的乡镇水利站由乡镇政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2 广西科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 2008年8月 管理。实行乡镇政府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弊多 利少。主要的弊端有:一是政出多门导致管理混乱, 业单位人员和机关人员平均工资及津贴补贴收入少 1125元和4011元,与2007年机关人员工资及津贴 补贴收入相比则相差更多,远远低于同级公务员的 收入水平。少数地方还出现推广人员工资不能正常 发放的现象。 2.5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少而且整体素质不高 乡镇推广单位无所适从,贻误工作。二是推广人员在 编不在岗,被乡镇政府随意抽去从事计划生育、征 地、选举等其他工作。三是技术服务和工作都脱节。 一方面是全县的技术推广任务难落实到乡镇、到村、 到户,另一方面是在农忙季节一旦与乡镇中心工作 广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总体偏少,不 冲突,技术服务就无法进行,导致技术服务与生产技 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岗位是1人或2 术需要相脱节。四是同工不同酬。虽然推广人员被 抽去从事其他工作,但在下乡工作补贴、风险奖励、 津贴的发放上却享受不到与政府工作人员相同的待 遇。五是容易造成推广机构资产流失。2001年乡镇 机构改革后,广西有14个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农业 技术推广机构资产被乡镇政府侵占、拍卖的现象。 2.3农业技术推广财政保障力度严重不足 由于地方可用财力不足和财政支出方向、结构 不合理,导致广西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用于农业技术推广资金 比2006年增加11.8%,却比十五期间年均递增的 16.4 减少4.6个百分点。一些市、县甚至连农业技 术推广机构最基本的办公经费也很难保证,如广西 上思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从2001年开始没有业务 费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业技术推 广机构的正常运转,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 推广工作更无法有效地进行,同时,由于经费投入不 足,推广机构也会缺乏必要的信息传播、技术培训、 检测、现代化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影响推广工作效 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继续教育机制也无法建立,导 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资收入偏低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公益性单位,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属艰苦岗位,其工资福利本应由政府财政给 予保证,但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事业单位工资制 度改革滞后及地方财力不足等原因,部分市、县(区) 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位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或财 政包干单位、自收自支单位。全广西共有32个县、乡 农机站、54个乡镇林业站被定性为财政差额拨款单 位,除区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财政能全额保证工资、 政策性补贴发放外,其它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 员的工资、福利、政策性补贴等无法足额保证发放, 再加上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职务)晋升难,导致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以种植业为例, 2007年全广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及津贴补 贴收入为16700元,分别比2006年度全广西国有事 人,力量较弱。例如上思县每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 机岗位只设1人,钦州市钦南区尖山镇林业站编制 只有1人,钦北区大寺镇林业站编制也仅有2人。广 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学历人员 十分奇缺,高素质的人才严重匮乏,人员结构很不合 理。全广西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系统只有75人具 有研究生学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农机推广人员 只有37.2 ,乡镇在岗林业人员有29.5 是高中以 下学历;全广西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系统有推广 研究员19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75人,分别占专 业技术人员的0.2 和3.3 ;全广西林业推广人员 高级职称人员只有49人,整个钦卅I市推广人员只有 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7人。在广西农业(种植 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16.7 , 大专学历也只占46.6 9/5,缺乏技术带头人。 3促进广西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 体。特别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越来 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广西农 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予以克服,才能为广西的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 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3.1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服务机制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 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原则,积极组织市、县政府和 各级有关部门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明确规定各级农 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人员经费上 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乡镇农业 技术推广机构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按乡镇派出或跨 乡镇区域设置专业机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 制,实行以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县、乡双重管 理的管理体制。体系的建设要把重点放到基层,放到 乡、村科技网络的建设上来,强化乡级和村级在技术 服务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还要逐步完善农业推广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祖权:广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的管理机制,在县级设立首席专家制,在乡镇建立 责任农业技术员制。确保每个村委会配备一名农民 技术员和一名兽医防疫员,并落实和不断提高村级 农民技术员和兽医防疫员的待遇,健全养老金、失业 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机制。采用科学 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实行竞争上 岗,定人定岗。在用人机制上实行招聘制,在职称职 务中实行评聘分离,可以依据其实际绩效实行低职 高聘或高职低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化的农业服 务组织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建立 结构优化、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多元化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3.2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改善推广条件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改 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 好站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 办公设施,不断提高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二是把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 算,建立推广培训专项资金,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 条件进行技术培训,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 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三是增加公益性农技推广 项目的资金投入,扩大项目覆盖面,延长项目实施 期,以充分发挥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增加农 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涉及到资金来源问题,其解决 办法可以采取调整现有支农结构,按照wTO的原 则,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 人,按绿箱政策增加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 资金投入。也可以采取政府直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 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一线人员的经费补贴。 资金投入的渠道明确、预算合理、增量保障、拨付及 时,并纳入法制化轨道。还可以采取以实施重大公益 性技术推广项目为纽带,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各界 的捐助,扩大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渠道。 3.3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稳定推广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主力 军、科技示范带头人,提高他们的待遇是稳定基层农 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必要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行事业 单位全员聘任制,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绩效工资 制度,参照公务员“阳光津贴”制度调整农业技术推 广人员的津贴收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 水平。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科 技承包,采取科技入股的办法,实行有偿服务,提高 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要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 2O3 从事的推广任务与其工资收入挂钩,项目的收益与 项目参与人员直接挂钩;要把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项目且对发展效益农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纳入科技人员拔尖人才选拔对象,从而提高农业技 术推广人员到第一线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农 业新技术的人户率。同时,还可以营造出重视科技兴 农,重视农业技术知识,尊重农业技术人才,尊重农 业技术人员劳动的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和改善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使农 业技术推广队伍在改革中得以稳定,在稳定中不断 地成长壮大。 3.4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 素质 农业技术推广同其他行业一样正面临着激烈的 竞争和挑战,因此也需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 专业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培训,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在强化专业知识及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具有把握技 术动态,掌握市场信息,分析市场形势的能力,提高 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要学习发达国家农业生产 的先进技术和装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实 现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新跨跃。此外,还可以与农业科 研院校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平台共建、信 息互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原则,更新农业技术推 广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让新技术、新成果尽快应用 到农业生产中。 3.5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根本上加快农业发 展步伐,除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外,还必须花 大本钱,下大力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口],提高推 广主体——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需要通过增加培 训点、图书阅览室等科技服务场所来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来 开展对农民服务和培训工作。让农民除了应掌握传 统的农业操作技术外,还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理论 知识和专业知识。只有让农业生产者真正成为有文 化、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农业科技成果才能 有效地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才会更有成效。 3.6 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施推广项目 广西的糖料蔗、蚕桑、烟叶、蔬菜和花卉、香料、 水果是农业的特色¨2],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发的 资本和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着面积不稳、产量较低的 问题,应着手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农业技术推广应 (下转第207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仕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工作思路 207 确保农民群众能够买得到、用得上放心农资。同时, 组织力量开展安全、低毒、生态、高效、经济型替代 农资的筛选、示范和推广工作。 3.2.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 作取得实效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应进一 步强化和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组织保障措施。一 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 构,明确部门职责,承担法定职能,落实监管任务。 二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和行政追 究制度等监管长效机制,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 进一步完善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开展 对主要生产基地、市场的例行监测工作,定期发布 监测信息。创造条件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逐步对 粮食、水果、茶叶等食用农产品进行定期质量安全 监测,加大对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检测监控, 的监管工作体制,规范管理。三要加强综合管理、行 政执法、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队伍建设,提高监管 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 度,保障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四要充分发挥新闻 媒介的作用,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规 及其相关基本知识,倡导安全生产,放心消费,努力 营造全社会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 氛围。五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胆 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和有效办法, 加强产地管理,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分类指导,落实 整改。 3.2.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 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强化农产品质量 安全追溯管理,加快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 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的可追溯目标。把农产 品产地环境控制、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业投入品监 管、农产品市场准入等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提 升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监管能力。 3.2.5加强农产品包装标识和标志监管能力建设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加强农产品 包装标识和认证标志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 提高监管效率。特别是要认真探索农业投入品的有 效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 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金发忠.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E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7. 识别和执法能力,制定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 动机制,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标志的监管。 3.2.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能力建设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作为农业技术推 广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 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生态栽培等先 进适用技术,指导农民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净化 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加强生产 [2]宋春风,梁家炬,贺亮军.广西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 点推进农业标准化[N].广西日报,2007—07—07(4).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走势统 计EEB/OI ].(2007—11-15).http://www.SCC.gxagri. gov・cn・ [4]广西农业信息网.农业厅召开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 项整治现场会[EB/OL].(2007—11-22).http://www. gxny・gov・CI1・ [5] 黄志军.从倒数第一到全国先进——“菜篮子工程南宁 经验”享誉大江南北[EB/OL].(2007—11-07).http:// WWW.fzkb.cn/news/2007l107/fzlb/150116.htm. 档案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3 落实组织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 (上接第203页) (责任编辑:韦廷宗) 域,形成稳定的规模生产,打响品牌,降低风险,提高 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贡献。 参考文献: 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良好机遇争取项目,引入 资金,加大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发挥农 业资源的优势。一是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对引进 的新品种开展提纯复壮,逐渐淘汰一些不符合市场 [1] 丁巨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探析[J].农村经 济,2005(5):102—103. [2] 翁明娟,杨蜜樱.发展广西特色农业建设和谐农村 需求的地方品种和退化品种。二是围绕名、特、优产 品基地建设,推广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及技术体系,保 证名、特、优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和规模生产的稳定 [EB/OL].[2008—01—31].http://www.cnlife365. com/farm/news/article/2008一O1—31/c0ntent398124. htm. 性,保证名优农产品生产规程标准的执行,争取绿色 食品的开发和生产,打开国际通道,适应市场竞争的 需要。三是搞好区域规划,从科学角度界定适宜区 (责任编辑:尹闯邓大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