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网络艺术 课程大纲

【精品】网络艺术 课程大纲

来源:爱站旅游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课程名称:网络艺术课程编号:0721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网络艺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指导性强、综合程度高的课程。在信息极度发达的21世纪,最热门的沟通方式无疑是新媒体所创造的互动沟通方式,而网络艺术正是新媒体中的最普及、最大众化的交流形式。它融合了数字处理技术、现代通讯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艺术理论与实践、媒体传播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明显的跨学科交融的形态,它主要是通过数字图形和视音频信号在互联网上来传播的一种数字艺术表现形态。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与社会生活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下,把握网络媒体特性,研究新的艺术表现与艺术的数字化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以艺术理论、网络基础技术、媒体传播理论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网络艺术是在特定的网络媒体环境中,艺术表现形式与技术手段密切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研究课题。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网络艺术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我国数字媒体业走向专业化并与国际数字媒体业接轨的要求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

1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理论观点、艺术现象、审美趋向、实践应用等诸多焦点热点问题做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与研究,并能做出包含独到见解的深入分析和论述。能够正确理解网络媒体与艺术表现的基本关系,了解网络媒体的特性及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掌握网络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并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数字艺术作品和提出创新性的媒体艺术方案。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网络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联系,“构成艺术基础”、“艺术理论”、“视听语言”、“电脑软件基础”、“平面艺术设计\"、“网络技术基础”等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新媒体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并掌握新媒体的概念、范畴、发展、表现特征、网络媒体在中国的现状及网络多媒体艺术作品的一般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新媒体艺术的诞生(次重点)

2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识记:ARPA、INTERNET、NSFNET

理解:媒体的缘起

(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重点)

理解:INTERNET商业化、信息高速公路

(三)新媒体在中国(一般)

理解:起步阶段:电子邮件

网络媒体的萌芽期

3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基础网络形成阶段

骨干网的形成:CSTNET、CERNET、CHINANET、CHINAGBN

(四)中国网络媒体现状(次重点)

理解: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空间及趋势

第二章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理解第四媒体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了解第四媒体技术的本性,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劣对比、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了解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互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第四媒体从何而来(次重点)

识记:四大媒体及其特点

理解:第四媒体的概念

(二)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重点)

2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识记:第四媒体的特征

传统媒体的特征

理解: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劣比较

应用:第四媒体的发展趋势

(三)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识记:现阶段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理解:第四媒体对传统媒体还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四)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识记: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现状

触角伸长——传统媒体的“网变”

睦邻友好——商业网站的“策略”

应用:融合—-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未来

3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三章艺术传播方式的演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艺术传播的作用及形式、艺术传播方式的演变,掌握艺术传播方式是媒介与艺术思维的统一,理解网络时代的艺术对当今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艺术传播的作用及形式(一般)

识记:艺术传播的重要作用性

艺术传播的三种形式:横向地域间传播、纵向时间上传播、纵横综合传

(二)史前艺术与物质传播媒介(一般)

理解:媒介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三)早期艺术与耳口传播(一般)

4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理解:耳口传播的局限性

(四)文字--印刷时代的艺术及其特点(重点)

5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理解:文字是人类传播方式的关键变革

应用:印刷传播的意义:第一次解决了多种艺术大范围横向、纵向传播的问题

(五)广播电视时代的艺术(次重点)

识记:广播电视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特点

理解:广播电视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意义

(六)网络时代的艺术(重点)

识记:网络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特点

理解:网络作为艺术传播媒介的意义

应用:网络如何综合两大传播媒体不足对艺术传播产生影响

第四章网络艺术发展概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网络艺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形式、传统艺术形式在网络媒体上发展、具备网络媒体特征的新的艺术形式呈现的特点。

3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网络艺术的雏形(次重点)

识记:网络艺术的形成

网络艺术的优势

理解:网络艺术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媒体艺术形式在网络媒体上的发展(一般)

识记:网络艺术的形式

(三)具备网络媒体特征的新艺术形式的发展(重点)

识记:新媒体艺术形式:分形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网络游戏艺术

第五章网络艺术的特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的特征、网络媒体的特点,了解网络艺术的基本特性及网络艺术在艺术传播方面的影响。

4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网络的特征(次重点)

识记:网络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多媒体化、

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

(二)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次重点)

识记: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特点

理解:网络媒体与其它媒体的关系

(三)网络艺术的基本特性(重点)

识记:网络艺术的特征:个人化、游戏化、主观化、体验性、娱乐性、交互性

理解:网络媒体与影视艺术的比较

应用:网络艺术的个性化与交互性

(四)网络艺术在艺术传播方面引起的变革(重点)

理解:网络传播与媒体经营得变革

5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六章网络艺术的构成材料和文件类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6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艺术的构成材料、文件类型与格式,掌握网络艺术的构成材料和文件类型的制作与使用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网络艺术的构成材料(次重点)

识记:超文本、超媒体

理解:文字、声音、图像

(二)文件的类型与格式(重点)

识记:文本文件:txt文件、Doc文件、Wps文件

图形文件:BMP文件、PCX文件、GIF文件、JPEG文件

音频文件:MIDI文件、WAV文件、REALAUDIO

视频文件:AVI文件、ASF文件、MPEG、QuikeTime、RAM、

HTML文件

第七章网络音乐

4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脑音乐对音乐艺术的影响、网络音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掌握网络音乐制作与传播的相关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脑音乐对音乐艺术的影响(次重点)

识记:电脑音乐对音乐制作的影响

电脑音乐人们音乐观念的影响

(二)网络音乐的前提(一般)

识记:MP3技术

MP4技术

(三)网络音乐

理解:音乐网站的发展与现状

应用:网络音乐的特点

5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八章网络影视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增进对网络电影的了解、了解文字与静止形态的网络电影信息、视频与音频形态的“网络电影”、了解网络电影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对网络电影的了解(次重点)

识记:网络电影的概念

(二)文字与静止形态的网络电影信息(一般)

理解:网络电影资讯的传播

(三)视频与音频形态的“网络电影”(重点)

识记:网络电影的分类

理解:网络电影的特点

(四)网络电影发展的预测

6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理解:网络为电影提供全新的生存空间

网络电影的定位

应用:未来的网络电影

7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九章网络游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子游戏的历史、类型和特点,电子游戏的经济地位、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的未来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子游戏的历史与现状(次重点)

识记:电子游戏的历史与现状

理解:电子游戏的市场和玩家

(二)网络游戏(重点)

识记:网络与电子游戏的发展

网络游戏的主要形式

理解:网络游戏成为新的视听娱乐

(三)电子游戏的类型(次重点)

5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识记:主要电子游戏类型

角色扮演类电子游戏

体育类电子游戏

策略与战棋类电子游戏

即时战略类电子游戏

理解:电子游戏类型化的意义

(四)网络游戏:视听生活的新世界

理解:电子游戏的实质是一种虚拟的生活方式

应用: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

第十章网络戏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戏曲的历史、传播形式,了解网络戏曲的特性、网络戏曲的现状及对策。

6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对网络戏曲的理解(一般)

识记:广义的网络戏曲

理解:网络与戏曲的联姻十历史的必然

(二)网上戏曲资源的分布(次重点)

识记:存在于传统媒体网站

存在于政府、教育、组织等机构网站之中

存在于电子商务网站之中

存在于综合门户网站之中

存在于专业戏曲网站之中

(三)网络戏曲的特性(重点)

理解:跨越时空限制

容量巨大、信息丰富

7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查询搜索信息迅速方便而且复制简易

融合多种媒体形式

超文本链接

8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交互性传授交流

(四)网络戏曲的现状及对策

理解:网络戏曲的现状与评估

发展网络戏曲的意义

应用:网络戏曲发展的对策

第十一章网络艺术节目个案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作为媒体和载体对网络艺术的发展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网络作为传播的媒介(一般)

理解:网络作为载体,如网上春晚、国庆网站

(二)网络成为创作的主体(重点)

理解:网络作为创作平台

6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应用:网络艺术节目分析

第十二章网络艺术面面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网络作为媒体和载体对网络艺术的发展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关于网络的争论(一般)

理解:网络作为媒体或载体

(二)著名人士关于网络言论(重点)

理解:网络传播方式和媒体经营方式的影响

应用:网络对传统媒体经营方式的影响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

7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教材

指定教材:《网络艺术》许行明杜桦等编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8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阅读教材是,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题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高能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该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个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7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助学总课时72学时,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新媒体的发展 6 第二章 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6 第三章 艺术传播方式的演变 6 第四章 网络艺术发展概要 6 8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五章 网络艺术的特性 6 第六章 网络艺术的构成材料和文件类型 6 第七章 网络音乐 6 第八章 网络影视剧 6 第九章 网络游戏 6 第十章 网络戏曲 6 第十一章 网络艺术节目个案分析 6 第十二章 网络艺术面面观 6 9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5%,理解为45%,应用为20%。

10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试题难易程度合理:容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应用题等题型。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四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是()

A.时效性 B.互动性 C.便捷性 D。直观性

(二)填空题

1、光纤通道能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网合一。

(三)名词解释

1、主体间性

8 / 28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四)简答题

1.网络电影的定位应该考虑哪几种因素?

(五)应用题

1。试述网络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区别.

9 /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