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列英 杜琳娜
来源:《中国市场·营销研究方向》 2018年第11期
[摘要]葡萄酒庄与其他酒窖有所不同,酒庄集种植、酿酒、储酒、休闲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身,必须具备充足的区域性有利条件。设计选址上要考虑自然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等诸多因素,所以影响因素决定了酒庄的选址位置。
[关键词]葡萄酒庄;日照;水源土壤;选址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1.027
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冲击扇之间,西靠贺兰山脉,东临黄河,北接石嘴山,南至红寺堡,形成了小酒庄大产区的模式,形成了以镇北堡为核心的银川产区,以甘城子为核心的青铜峡产区,以肖家窑为核心的红寺堡产区,以农垦玉泉营、黄羊滩为核心的永宁产区和以金山为核心的贺兰山产区等“五个重点产区”。选址影响因素要考虑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以及立地条件,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条件。
1日照条件
在葡萄转色期的8月份,产区日均气温在20℃以上,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葡萄浆果果皮色素的形成和总挥发酯类物质的积累,提高葡萄的芳香物质含量,而且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调节总酸度的下降,使葡萄着色均匀。贺兰山东麓干旱,降水少,晴朗天数多,太阳光热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3200~3300h,远高于国际标准的2000小时,有效积温3300℃,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48千卡/平方米,光照强度大。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光照强度三者均优于国际标准值。葡萄生长季(4~9月份)日照时数可达1588小时,光照十分充足,有利于葡萄生长。葡萄转色期时,光照强度有所下降,白天有适当的高温而夜晚变凉,能促进葡萄中的糖分积累,加快着色。秋天葡萄成熟期时,白天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大,可促进葡萄中糖、酸、酚类物质转化平衡,并使葡萄的颜色进一步加深加浓,保证酿出的葡萄酒具有较深的天然原色。
2水源条件
贺兰山东麓位于银川平原西缘,为北温带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属阴山山系。贺兰山东麓的水系属黄河水系黄河上游宁夏段左岸区,东临黄河,能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有便利的灌溉条件。横亘于西面的贺兰山,是风沙和冷空气的天然屏障,可以提升贺兰山东麓的积温,抵御霜冻寒流对葡萄造成的冻害,改善了贺兰山东麓局域性小气候。贺兰山东麓散落着各种泄洪沟67条,大部分沟道是季节性河流,降雨较大较急时,可形成一过性洪水,一般不会造成实质性危害。部分沟道岸边植被发育较好,常常有流水存在,径流深度可达20毫米。有13条沟道较大,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贺兰山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叫大武口沟,其流域面积达到574平方公里。
3土壤条件
宁夏贺兰山东麓属于冲积扇三级阶梯地区,土壤中积存较多的山中冲积物,地势平坦起伏小、地形较为规整,面积大而沟壑少,土地平整作业较为容易。土质以沙壤土居多,部分为沙土与砾石混合土,含有机质少,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0.6%,土壤pH值在8.5以下。大部分土层厚度为40~100厘米,土质疏松度高,容易挖掘整理,通气性很高。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与法国波尔多(红酒酿造区)相似,特别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适宜酿酒葡萄种植。独特的水土条件,再加上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品质和特性。
4降水量
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0~670毫米,北部地区少而南部偏多,差异较大。贺兰山沿线全年平均降水量约200毫米,宁夏中部的同心县盐池县约300毫米,南部固原地区400毫米以上,六盘山区偏高一些,可达600毫米以上。宁夏地区的降水量在季节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春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2%~21%;夏季则降水较为集中,次数变多,降水量也最大,局部洪涝发生频次升高;秋季降水量较春季略多,占全年的16%~23%;冬季降水最少,甚至没有降水,大多数地区小于全年的3%。每年葡萄浆果开始成熟时,降雨量会大幅减少,水热系数(k值)也会下降到国际公认的1.51以下。全年降水少、光照强度高,再加上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酿酒葡萄的生长成熟,病虫害也少,造就了良好的葡萄酒品质。
5经济发展
宁夏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以投资拉动为主,消费动力不足,出口比重偏小,工业技术水平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慢,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环保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宁夏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以重工业为主,传统产业、资源依赖型产业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少。第二产业中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较大,但大而不优,大而不强,对资源开发和投资依赖性较强。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小,对经济拉动较弱。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宁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宁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之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在宁夏重点培育的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第一位就是优质酿酒产业和葡萄种植,将强化龙头和品牌带动作用,突出抓好优质酿酒产业集聚升级,进一步推进产业区域化布局。自治区、高度重视葡萄产业的发展,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葡萄产业确定为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列入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纲要。推进产业一体化布局与结构升级,逐步实现宁夏产业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把葡萄种植与酿酒产业培育成为宁夏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2011年到2015年,葡萄种植面积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葡萄产业规模扩大期,逐渐改变宁夏自治区的经济格局;到2020年前后,葡萄种植面积为100万亩,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完成,各种葡萄酒产业配套也已经完善,产业体系搭建完备,进入收获成熟期,葡萄产业将促使宁夏自治区新经济格局的确立。此后,葡萄产业对宁夏自治区的作用和意义更加巨大,成为该区经济的重要力量。
6产区品种
红寺堡区冷凉区海拔相对较高,无霜期、生育期较短,品种选择适宜冷凉气候、生育期短的品种。以发展白葡萄为主,占60%,红葡萄占40%;白葡萄品种以霞多丽、雷司令、白玉霓、贵人香等为主;主栽品种为霞多丽、雷司令,占80%,其他品种占20%;红色品种因选择以梅鹿辄、西拉等中熟品种为主,主栽品种为梅鹿辄占50%、其他品种占50%。青铜峡、银川、石嘴山区是宁夏热量最丰富的地区。红、白葡萄种植比例为6.5∶3.5,红色品种应以梅鹿辄、赤霞珠为主,占60%,白色品种占40%。以霞多丽、雷司令、白玉霓、贵人香等为主,主栽品种为霞多丽、雷司令占50%、其他品种占50%;结合酒庄、酒堡特色形成多元化品种结构。
7结论
葡萄酒庄选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地址选得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酒庄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自然条件必须满足生产优质葡萄酒的需要,土壤方面,一般应选择有灌溉条件、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壤空隙度大、矿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如沙土、沙壤土和含砾石的山地土壤等。交通方便,离城市较近,土地具有升值潜力等,故酒庄设计在选址上需要考虑自然条件、周围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强.宁夏新规划誓做中国葡萄产业龙头[N].中国经济时报,2010-12-17.
[2]徐卫中,杨勇刚.宁夏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0(9).
[3]江志国,张春芝.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