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学相互支撑 校企共同发展

产学相互支撑 校企共同发展

来源:爱站旅游
EMPLOYMENT

编辑 王雪娇招生就业产学相互支撑 校企共同发展

文 / 刘新滨

摘 要:淄博市技师学院坚持贴近企业办学,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11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有完善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校企合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最终形成双促进的经济发展与技师教育共同增长的良性循环。本文对产学相互支撑校企共同发展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 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技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技师教育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因此,技师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走校企合作的改革发展之路。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多年来,笔者学院坚持贴近企业办学,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1999年学院成立了校企协作委员会。2012年学院又成立了新的淄博市技师学院校企协作委员会,与11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有完善的《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校企合作委员会组织机构,聘请企业家和企业技术精英为客座教授、技术指导教师,建立了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机制。1.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一是学生到企业实习模式。学院与山东机器、齐鲁石化、新华医疗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在校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校企双方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模式中,学生在学院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进行初步的技能培训,而企业方负责接收学生进行短期的顶岗实习。根据实习时间阶段不同分为三类:一类是安排学生在教学初期阶段,到企业参观学习或短期认识岗位实习,使学生对企业文化及专业知识有直观的认识。第二类是在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理论和实习知识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观摩实习一段时间,以辅助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这个阶段也叫贴岗实习。第三类是在学生理论学业已经完成后,与企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工作,企业和学生互选,企业拥有优先权。这个阶段是顶岗实习。二是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学院与杭州华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东昊电热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技师流动工作站,每学期派教师带领技师班学生,带任务、带课题到工作站实习,吸收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师的良好途径。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一起,共同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与OCCUPATION教学大纲制定、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开发、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职责。三是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学院与清源集团、联通公司、淄博市公交公司等企业签订订单教育协议书,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学院的学生就是为企业培养的准员工,学生学习的班级都以企业冠名。企业订单培养的学生班级,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管理,培养方案也是双方共同制定。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参与教学工作,与学院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理论和实习的教学任务,针对性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学院相关系部与企业共同制订。同时,企业也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和实习教学,并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企业文化,企业的用人与学生的培养实现了无缝对接。四是企业员工委托培养模式。学院与青岛铁路局、中石油山东分公司等多家公司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企业选派骨干员工到技师学院,利用员工业余时间进行提高知识培训或相应的技能鉴定,也叫员工短期委培:第二种是企业选派有潜力的在职员工,在学院或企业建立高级技工班、技师班或高级技师班,在不影响员工正常的工作、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利用灵活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也称为员工半工半读。五是企业进校建立生产实习基地模式。这种模式下,学院与企业各有分工,学院提供场地并配备相应师资,而企业则提供资金、设施与相应的设备技术。学院先后与山东机器集团、山东三金玻璃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知味斋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选派相应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并结合生产承担部分技师技能的实训任务。在此模式下,学生以双重身份进入基地学习,既是企业的准员工又是技师学院的实习学生。而企业在基地可以正常生产产品,校企双方实现了利益共享。六是校企人才交流模式。技师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同时帮助工人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在生产中的技术知识问题学院教师可以与工人一起研究探讨,最终能够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研发。发挥人才培养、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承担企业、行业科研课题,配合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为天瑞阀门有限公司设计改造了已使用近20年的夹具,效率提高了5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学院聘请近企业百名技师、高级技师和优秀专业116

技术与应用编辑 王雪娇APPLICATION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数控仿真软件教学探析

文 / 陈华伟

摘 要: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控人才逐渐变成社会急需人才。技工院校作为应用型数据人才培养基地,需不断扩大数控专业招生规模,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过在数控设备不足的情况下,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面临极大压力,怎样有效解决学生人数多、实训设备少的问题,且提高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教学质量呢?模拟实际设备加工状态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数控仿真软件教学的具体应用流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与同仁共同交流。关键词:数控加工 数控仿真软件数控仿真软件是一款在计算机设备内完成数控操作加工仿真的现代化专业性软件,能同时展开刀具轨迹与机床运动的仿真。数控仿真软件通过三维显示与虚拟现实技术,使数控加工整个流程的模拟达到相当逼真的程度,进而检验加工环节里可能存在的不足。利用微型计算机的数控加工实验教学系统,可为学生知识的学习提供更真实的数控机床操作编程加工环境,可降低实际上机操作时因误操作而带来的机床与工件毁坏几率,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机会,缩短新授知识转变为技能的周期。如一个班级中约有30个人,3台机床,平均每台机床约10个人,每次实习时间约3小时,而每个人的实际操作时间仅有18分钟,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若我们利用每所学校均有的微机室,将3小时换作与实际机床基本相同的仿真操作的话,可保证所有学生均有足够时间来动手,提升操作熟练程度,为下一步实际操作做足准备。第二,提供了多类机床与多类系统。现今数控机床的种类与系统厂家相当多,教学时可结合需要选择对应机床与系统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增强了学生对不同数控系统与不同数控机床的适应能力。第三,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可更好结合理论学习,实现同步教学。若通过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借助车刀与工件运动来显示指令轨迹,学生更易理解,还可亲手操作以加深认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增强了教学质量。一、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能够弥补设备与师资缺乏,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提升更有利。利用仿真软件展开模拟操作,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技术人才担任指导教师,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到学院给学生或教师上课,传授生产现场经验,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2.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第一,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学院结合专业和培训要求,探索实施分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满足学生多元化要求。校内实习工厂——淄博印刷机械厂,具有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各类印刷机械产品的能力,其切纸机等产品适合学生实习的特点,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生产实习内容。积极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并着力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下工夫,增强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融合。第二,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出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尖端技能人才的“山机模式”、企业招工学院培养的“清源模式”、企业入校参与学生培养的“京博模式”、后置订单的“金晶模式”、企业产品进校园的“博润模式”、联合技术革新的“天瑞模式”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真正让企业参与到教学和学院管理中来,与企业形成了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第三,不断加强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修养。以深化军队化管理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推行“导师制”,形成班主任、辅导员、成长导师密切协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教育环境。二、对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启示

校企合作最终是要在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稳定的利益联合体。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工厂”,企业是学校的“人才市场”,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就是“人才”和“办学上的合作”。一是学校和企业要“求同存异”,充分挖掘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和结合点,寻求合作的内在动力。二是双方要在合作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加强合作制度建设,并通过合作协议来加强双方合作的法律保障和组织保障。三是学校要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的育人理念,要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水平吸引企业主动合作,要逐步形成“学校信赖企业,企业支持学校,企业信赖学校,校企双方信赖”的长效合作机制,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校企合作,最终形成经济发展与技工教育的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教学的相互支撑、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2016 11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