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词解释
1.1改造(《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是指改变原特种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1.1大修(《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亦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1.2电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附则):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等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路等。
1.2自动扶梯“额定速度”(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自动扶梯设计所规定的空载速度。
1.3曳引机(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1.3电梯的“限速器”(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
1.4电梯的“提升高度”(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从底层端站楼面至顶层端站楼面之间垂直距离。
1.4电梯的“额定载重量”(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内最大载荷(Kg/人)。
1.5电梯的“信号控制”(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把各层站呼梯信号集合起来,将与电梯运行方向一致的呼梯信号按先后顺序排列好,电梯依次应答接运乘客。电梯运行取决于电梯司机操纵,而电梯在何层站停靠由轿厢操纵盘上选层接钮信号和层站呼梯按钮信号控制。电梯往复运行一周可以应答所有呼梯信号。
1.5电梯的“集选控制”(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在信号控制的基础上,把呼梯信号集合起来进行有选择的应答,电梯为无司机操纵,运行过程中可以应答同一方向所有层站呼梯信号和按照操纵盘上的选层按钮信号停靠。电梯运行一周后若无呼梯信号就停靠在基站待命。为适应这种控制特点,电梯在各层站停靠时间可以调整,轿门设有安全触板或其他近门保护装置,以及轿厢设有过载保护装置等。
1.6 轿厢有效面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5条):地板以上1m高度处测量的轿厢面积,乘客或货物用的扶手可忽略不计。
1.6电梯的“额定速度”(GB/T 7024-1997《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的运行速度(m/s)。
1.7电气安全回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14条):串联所有电气安全装置的回路。
1.7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7条):钢丝绳公称截面积(mm2)和钢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N/mm2)与一定结构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换算系数的连乘积。
2 是非题
2.1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要有可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它至少供1W灯泡用电1小时。
答案:√
2.1按GB 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
α
列条件:(T1/T2)≤ef。式中:Tl/T2越大,电梯曳引能力越大;Tl/T2越小,电梯曳引能力越小。 答案:³
2.2 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
α
列条件:(T1/T2)≤ef。从式中可以看出,曳引条件与平衡系数无关。
答案:³
2.2 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电梯在轿厢在最低层站时的曳引条件不成立。但降低额定起重量时,可能会使最低层站的曳引条件成立。
答案:√
2.3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
α
列条件:(T1/T2)≤ef。增加曳引绳的根数就可以增大曳引绳与曳引轮槽的接触面积,也就增大了包角α。(增加大包角两种方法:第一、2:1曳引比,第二、复绕型式)
答案:³
2.3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在最严重的工况下制动时,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上有滑移现象。这可能是平衡系数过小造成的。
答案:√
2.4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操作期间不允许电梯在层门、井道安全门开启的情况下运行。
答案:√
2.4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板门均不得朝井道外开启(均不应朝内开启)。
答案:³
2.5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层门附近,应有自然的或人工照明,在地面上照度应不小于60Lx,以便使用者在打开层门进人轿厢时,即使轿厢照明发生故障,也能看清它的前面。(50LX) 答案: ³
2.5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有人认为,这条规定中的零线指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接地线指的是微机、PC机控制防静电的接地线。答案:X(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3.1.5条规定: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其中的零线是
指供电系统中的工作零线,用“N”表示,常用于220伏单相电路中(三相四线也用)。接地线是指供电系统中的保护零线,用“PE”表示,常用来连接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
2.6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但可以装设以蒸汽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 答案:³
2.6 根据GB 7588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定,层门电气联锁是电气安全装置,因此层门的电气联锁的电气触点应是安全触点。 答案:√
2.7 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层门锁紧装置应能防止妨碍正常功能的积尘,工作部件应便于检查,例如采用一块透明板以便观察。 答案:√
2.7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机房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而且不应是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同时应是不易燃的,因此不能采用木材。 答案:√
2.8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及检修活
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和锁住。 答案:√
2.8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在不需要钥匙的情况下,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答案:√
2.9按GB 7588—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安全触点的动作,应由断路装置将其可靠的断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也应断开。根据这一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由舌簧管开关、永久磁铁、遮磁板组成的平层换速开关是安全触点。 答案:³
2.9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125%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的最大力(N)之间的比值。 答案:³
2.10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应不能自动恢复运行。根据这条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极限开关的型式必须是不能自动复位的。
答案:³
2.10按GB 7588—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梯的正常运行、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均不允许层门打开时运行,只有对接操作运行,允许在相应平层位置以上不大于1.65m的区域内开门运行。 答案:√
2.11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检修运行时,电梯所有安全装置均起作用,包括层门联锁。 答案:√
2.11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紧急电动运行时,安全钳上的电气安全装置、限速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上的电气安全装置、极限开关、缓冲器上的电气安全装置,包括门联锁的均失效。
答案:³(在电梯盘车的力量大于400牛顿的时候必须设置 紧急电动运行,和检修运行相似,不同的是紧急电动可以短接 上下极限开关、限速器动作开关(一般只包括下行的)、安全钳动作开关、和轿厢对重缓冲器动作开关。电梯一般有正常、消防、检修、紧急电动、和对接操作这几种状态 优先顺序是:检修 、紧急电动、对接操作、消防、正常 )
2.12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厅门和轿门的封闭框架,可以视为设备壳体考虑。根据这条规定,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厅门和轿门的封闭框架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答案:√
2.12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有关规定,对主接触器和继电接触器可以针对有关故障情况采取措施:①如果动断触点(常闭触点)中一个闭合,则全部动合触点断开;②如果动合触点(常开触点)中一个闭合,则全部动断触点断开。根据这一规定,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动合触点闭合,表示接触器得电;动断触点闭合,表示接触器失电。 答案:√
2.13按GB 7588 - 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根据这一规定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直接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设热继电器和带热脱扣器的自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
答案:³
2.13根据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判定:电梯电动机过热,可能是由于平衡系数过小造成的。 答案:√
2.14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判定:电梯补偿装置对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条件有利。 答案:√
2.14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有关规定,可以判定:电梯曳引条件、电机消耗的功率都与平衡系数大小无关。 答案:³
2.15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应设置在井道壁上,该门通往底坑或滑轮间供检修人员使用。 答案:√
2.15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井道均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除层门开口外不得有任何其他开口。 答案:³
2.16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层门锁紧元件及其附件应是耐冲击的,应用金属制造或加固。 答案:√
2.16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锁紧元件的啮合应能满足朝任何方向的力的作用下,不降低锁住的效能。 答案:³
2.17每个层门均应有一个验证其闭合位置的符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 答案:√
2.17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应不能自动恢复运行。紧急操作装置的电梯驱动主机,应能用手动操作装置松开制动器,并需要以一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 答案:√
2.18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手动紧急操作所需操作力大于300N时(400N),机房内应设置符合标准要求的紧急电动运行的电气操作装置。 答案:X
2.18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耗能型缓冲器可用于任何额定速度的电梯。 答案:√
2.19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蓄能型缓冲器(额定速度不超过1米缓冲器总行程至少等于115%V的重力制停距离 0.135V的平方)57页(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只能用于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0.63m/s的电梯。 答案:³
2.19按GB 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一经进人检修运行状态,应取消:①正常运行控制,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②紧急电动运行;③对接操作运行。(检修时轿厢正常速度不超过0.63M/S) 答案:√
2.20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开门状态可以进行检修运行。
答案:³
2.20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曳引条件中,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大于180º,必须采用复绕的方法获得。(也可以采用2:1曳引比) 答案:X
2.21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曳引条件中,采用导向轮时,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单绕时肯定小于180º。(教材P19:单绕时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只绕过一次,其包角小于或等于180º) 答案:X
2.21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使用单位在轿内装有300kg大理石地面,这对曳引绳安全系数不利。 答案:√
2.22使用单位在曳引电梯轿厢内装有重200kg大理石地面,对重不增加。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曳引条件的规定,这样做对轿厢在最低层站的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条件不利。 答案:√
2.22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曳引电梯轿厢在最低层站时的正常运行曳引条件不成立。但降低额定起重量时,可能会使最低层站的曳引条件成立。 答案:√
2.23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存在三个以上故障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则安全电路应设计成有多个通道和一个用来检查各通道的相同状态的监控电路。 答案:√
2.23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轿厢超载时,电梯上的一个装置应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 答案:√
2.24 GB 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病床电梯、液压电梯及载货电梯。 答案:³
2.24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规定,在半圆槽和带切口的半圆槽的当量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中,应考虑β一下部切口角度值;γ-槽的角度值;μ一摩擦系数。(教材17页) 答案:X
2.25 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电梯定期检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哒安全钳均应采用空载,并在平层速度或检修速度下试验。 答案:√
2.25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设在井道上下两端的极限位置保护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后起作用,并在缓冲器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 答案:³
2.26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离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答案:√
2.26 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曳引轮、飞轮、限速器轮外侧面应漆成红色,制动器手动松闸扳手漆成黄色。 答案:³
2.27 按GB/T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规定,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电梯应设检
修装置,并且轿内检修装置优先。 答案:³
2.27按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规定,各类电梯平衡系数应在0.4Q~0.5Q范围内,Q为额定载重量。 答案:³
2.28 GB/T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规定,乘客电梯起动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均不应小(大)于1.5m/s2 答案:³
2.28按GB/T24478-2009《电梯曳引机》规定, 曳引机制动器电磁线圈的铁芯片被视为机械部件,线圈也是,但制动衬不应含有石棉材料。 答案:³
2.29 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对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力驱动曳引式和额定速度不大于0.63m/s的电力驱动强制式的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不能参照本标准执行。 答案:³
2.29 按 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要求,曳引驱动式电梯驱动主机制动系统应具一个机—电式制动器(摩擦型)。 答案:√
2.30按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制动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应自动工作:a.动力电源失电;b.控制电源失电。根据这条规定,制动器应采用常闭。 答案:√
2.30 按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用于公共交通型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扶手带必须设断带监控装置。 答案:√
3 选择题
3.1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井道检修门高度不得小于 m,宽度不得小于 m。
a.1.4; 0.6 b.1.8; 0.35 c.1.5; 0.6 答案:a
3.1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进人轿厢的井道开口处应装设无孔的层门,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载货电梯不得大于 mm。(监规6.2) a.4 b.6 c.8 答案:c
3.2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水平滑动门和折叠门主动门扇的开启方向,以 的人力(不用工具)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上时,对旁开门,按规定间隙可以大于6mm,但不得大于 ,对于中分门总和不得大于45mm(监规6.2)。 a. 100N; 20mm b. 150N; 30mm c. 100N; 30mm
答案:b
3.2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底坑深度大于__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底坑进口门。
a.2 b.2.2 c.2.5 答案:c
3.3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及其关联部件与对重(或平衡重)及其关联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mm。监规4..4 a.10 b.50 c.150 答案:b
3.3G8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进行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要有一块不小于 的水平净空面积。监规2.3 a.0.5m×0.6m b.0.4m×0.5m c.0.4m×0.6m 答案:a
3.4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每个层门地坎下的电梯井道壁应采用坚硬光滑的斜面向下延伸,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应小于_ mm。 a.10mm b.20mm c.30mm 答案:b
3.4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 m的垂直净空距离。
a.0.1 b.0.3 c.0.5 答案:b
3.5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若额定速度大于 ,对重量(或平衡重)安全钳应是渐进式的,其他情况下,可以是瞬时式的。 a. 0.63m/s b.1m/s c.1.5m/s 答案:b
3.5 按GB7588-200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 ;轿厢采用渐进式安全钳装置,若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 ,轿厢可采用瞬时式安全钳装置。 a.0.63m/s;;0.63m/s b.1m/s;;lm/s 答案:a
3.6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_ , 则应使用带张紧轮的补偿绳。(额定速度大于3.5应当设置补偿绳防跳装置) a.2.5m/s b.2.0m/s c.1.6m/s 答案:a
3.6按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钢丝绳与其端接装置的接合处,至少应能承受钢丝绳最小破断负荷的_ 。
a.70% b.80% c.85%
答案:b
3.7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 mm。监规6.1
a.30 b.35 c.50
答案:b
3.7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耗能型缓冲器可能的总行程应至少等于相应115%额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离即
教材58页:115%额定速度蓄能型缓冲器0.135 v2
a.0.035v2 (m) b.0.057v2 (m) c.0.067v2 (m)
答案:c
3.8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自由下落的情况下,渐进式安全钳装置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应在_ 至_ 之间。gn为标准重力加速度。教材55页
a.0.lgn; 1.0gn b.0.2gn; 0.8gn c.0.2gn; 1.0gn
答案:c
3.8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由交流或直流电源直接供电的电动机,必须用_ 接触器切断电路,接触器的触点应串联于电路中。
a.2个独立的 b.1个 c.2个以上独立的
答案:a
3.9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为了保证机械强度,门电气安全装置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 。
a.0.5rnm2 b.0.75mm2 c.lmm2
答案:b
3.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操纵轿厢安全钳的限速器的动作应发生在速度至少等于额定速度的 。
a.110% b.115% c.105%
答案:b
3.10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悬挂绳的安全系数,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不应小于 。
a)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2; b)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6; c)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12
(不论钢丝绳的股数多少,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悬挂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40)
a.12 b.14 c.16
答案:a
3.10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轮的节圆直径与悬挂绳的
公称直径之比应不小于 。
a.30 b.40 c.50
答案:b
3.1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井道壁应具有下列的机械强度,即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a)无永久变形;b)弹性变形不大于 。
a.5mm b.10mm c.15mm
答案:c
3.1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_ 高度。
a. 1.5m b. 2.5m c. 3. 5m
答案:b
3.12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
αα
列条件:(T1/T2)≤ef。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当摩擦系数μ为0时。ef= 。
a. e b. e2 c.1 d.0
答案:c
3.12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正常运行的曳引应满足下
α
列条件:(T1/T2)≤ef。为了增大包角α可以采用把导向轮 _移动的方法。
a.向上 b.向下
答案:b
3.13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动力操纵的自动门(水平滑动门)阻止关门的力应不大于 N。这个力的测量不得在关门行程开始的 之内进行。
a.100;1/2; b.120; 2/3; c.150; 1/3; d.180;100%。
答案:c
3.13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 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
a. 0.5 b. 0.7
答案:a
3.14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层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 m。
a. 1.8 b. l.9 c. 2.0 d. 2.2
答案:c
3.14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层门电气联锁触点的电路对层门外壳(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MΩ。
a. 0.25 b. 0.5 c. 0.4 d. 0.8
答案:b
3.15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载重量为1000kg的客梯,轿厢最大有效面积为 m2 。
a.20 b.2.2 c.2.4 d.3.0
答案:c
3.15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悬挂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值:①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_ ;②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 ;③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 。
a.8;12;16 6.12; 16; 9 c.12; 16; 12
答案:c
3.16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小于8mm。曳引轮节圆直径最小应为 _(8X40)。
a.240mm b. 320mm c. 400mm d.480mm
答案:b
3.16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限速器绳公称直径应不小于6mm。限速器绳轮节圆直径最小应为 _。(教材52页 30倍)
a.120mm b.180mm c.240mm d.300mm
答案:b
3.17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
a.10 b.12 c.16 d.20
答案:c
3.17 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卷筒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
a. 10 b.12 c.16 d.20
答案:b
3.18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为0.63m/s,选用不可脱落滚柱式瞬时式安全钳,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最小为 ;最大为___。(教材52页0.63X115%=0.72 m/s)
a. 0.72m/s b. 0.8m/s C. 1.0m/s d. 1.5m/s
答案:a c
3.18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0.63m/s,选用非不可脱落滚柱式瞬时式安全钳。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最小值应为_ ;最大值为_ 。(教材52页0.63X115%=0.72 m/s)
a.0.72m/s b.0.8m/s c. l.0m/s d.1.15m/s
答案:a b
3.1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为lm/s;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最小为 ;最大为 。
a. 0.72m/s b. l.15m/s c.1.5m/s d. 2.0m/s
答案:b c
索引:GB 7588-2003 第9.9.1条
3.19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为1.6m/s,限速器的动作速度最小为 ;最大为
a. 1.84m/s b. 1.96m/s c. 2.16m/s d.2.56m/s
答案:a c
3.20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于控制电路和安全电路,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之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均不得大于 。
a. 380V b.250V c.220V
答案:b
3.20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标称电压为500V,测试电压为 500V,则绝缘电阻的最小值应为_ MΩ。
a.0.25 b.0.50 c.1.00
答案:b
3.21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检修门的高度不应小于 m, 宽度不得小于0.6m。
a. 1.4 b. 1.6 c. 1.8
答案:a
3.21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额定速度_ 时,应用 渐进式安全钳装置。
a. v>0.63m/s b. v> 1.0m/s c. v≥0.63m/s d. v≥1.0m/s
答案:a
3.22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内部的净高度至少为 m。
a. 1.8 b.2.0 c.2.1 d.2.2
答案:b
3.22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乘客在轿门关闭过程中,通过入口时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一个保护装置应自动地使门重新开启。此保护装置的作用可在每个主动门扇最后 mm的行程中被消除。
a.30 b.50 c.80 d.100
答案:b
3.23 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电梯行程大于_ m,在轿厢和机房之间应设置紧急电源供电的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
a.30 b.50 c.80 d.100
答案:a
3.23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中,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速度失控,其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_。
a.95% b.115% c.125%
答案:b
3.24 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应为 mm。
a. 5~8 b. 5~10 c. 8~10 d. 6~8
答案:b
3.24 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不大于 mm。
a. 1 b. 1.5 c. 2
答案:c
3.25 按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规定,轿厢在两端站的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装置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缓冲器应为 rnm。(教材60页)
a.150~400 b.200~350 c.200~400
答案:a
3.25 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规定,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载货电梯仅考核机房噪声值,其平均值应小于等于 dB (A)。
a.55 b.60 c.65 d.80 答案:d
3.26按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规定,电梯正常工作时,其平层保持精度宜在 。
a.±5mm b. ±10mm C.15mm d. ±20mm
答案:d
3.26按GB/T 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规定,机--电式制动器应使加载 额定载重量的轿厢在最低层平层时保持静止状态。
a.100% b.125% c.150%
答案:b
3.27电梯用钢丝绳标记“8³19S + NF-13-1500”中的“S”表示 。
a.西鲁型 b.瓦林吞型 c.填充型
答案:a
3.27曳引电梯用于悬挂轿厢和对重的钢丝公称直径应不小于 mm。
a.6 b.8 c.10
答案:a
3.28按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规定,试验用仪器和量具的精确度应满足:对于质量、力、距离、速度的检测误差应 在范围内。
a.士1% b.士5% c.士10%
答案:a
3.28按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规定,在测量噪声值时,如果所测声源噪声与背景噪声相差不大于 时应进行修正。
a.5dB(A) b. 8dB(A) c. 10dB(A)
答案:c
3.29按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规定,电梯轿厢内载荷达到额定载重量的110%且不少于 时应发出声光报警,并保持不启动状态。
a.50Kg b.60K c.70Kg d.75Kg
答案:d
3. 29按GB/T10059—2009《电梯试验方法》规定,在测定电梯平衡系数时,宜在轿厢以额定载重量的 、40%、50%、60%时上、下运行,当轿厢与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面位置时,测量电流和电压值。
a.10% b.15% c.20% d.30%
答案:d
3.30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事故造成 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可判定为较大事故。
a. 1 b.2 c.3 d.5
答案:c
3.30。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 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a.5 b.10 c.15 d.30
答案: c
4 问答题
4.1简述制造单位提供的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复印件应检查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
查验安全部件是否有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复印件,并对照试验报告确认:安全钳允许的P+Q值和速度是否合适;缓冲器所对应的额定速度和允许重量是否合适;限速器所对应的速度是否合适;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额定速度和允许重量是否合适。
4.2如何检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答案:
轿厢空载以额定速度上行,并通过模拟方法使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动作,
检查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否动作,电梯轿厢是否可靠制停,同时电气安全装置动作是否使电梯曳引机立即停止转动。
4.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可以作用在电梯的那些部位? 答案:
(a)轿厢;或 (b)对重;或
(c)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靠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
4.4对制动器机械部件有什么要求? 答案: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应当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 电磁线圈的铁心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则不是。
4.5有一电梯制造厂设计时,在制动器线圈回路中串接一个接触器的一个触点这个接触器采用的是安全电路元件,保证制动器线圈回路中的接触器的触点能可靠断开。试问该厂这种做法是否安全?是否符合GB 7588-2003规定?为什么? 答案:
(1)不安全。一旦使这个触点动作的信号失效,接触器不会失电,或该触点粘连时,制动器不下闸,可能发生溜梯事故。
(2)不符合。GB 7588-2003规定,制动器线圈回路中必须串有两个电气装置(接触器)的两个触点,这两个电气装置必须是相互独立的。所谓独立,是指两个接触器无相互控制关系,两个接触器必须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信号控制,不能由一个信号控制。因为受一个信号控制时,如这个信号失效,两个电气装置均不能使制动器下闸。
4.6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对重压在缓冲器机按电梯上行方向旋转时,应不可能提升空载轿厢。试写出检验方法。 答案:
空轿厢最高层站时,采用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盘车(或采用紧急电动运行)把空轿厢提起使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后:①继续盘车,空轿厢应不能再继续往上提升;或②继续采用紧急电动运行,使空轿厢继续往上运行,应不能再继续提升;或③短接上限位、极限开关,采用检修运行使空轿厢继续往上运行,应不能再继续提升。
4.7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给出了安全触点的定义和要求。请你根据规定说明什么是安全触点?电梯中哪些部位是安全触点?(写出5个)
(1)安全触点:安全触点的动作,应由断路装置将其可靠地断开,甚至两触点熔接在一起也应断开。
(2)①门联锁触点;②安全钳联动开关、张紧开关;③底坑、机房的急停开关;④极限开关;⑤检查缓冲器复位的开关。
4.8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当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底坑的空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监规3.14) (1)底坑中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 ³ 0. 60m ³ 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2)底坑底面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当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井道壁之间,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0.l0m;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0.15M时,但小于0.5M时,此垂直距离可按比例增至0.5M;
3)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其和轿厢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
4.9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1)规定中零线指什么?用途是什么? (2)接地线指的是什么?用途是什么? (3)始终指的是什么? 答案:
(1)零线指供电电源的工作零线,用途是220V电源用,它不许再接地。
(2)接地线指供电电源的保护零线,用途是接电气设备外壳用,它不允许做220V电源用。 (3)从供电变压器开始,到电梯电气设备为止,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始终分开,不许再连接在一起。
4.10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的进一步制导行程,写出测量方法。 答案:
短接上限位和极限开关,检修运行使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曳引绳打滑为止,在轿顶测量导靴与导轨顶端的距离H,它应不小于0.1十0.035v2 (m)。
5 计算题
5.1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九章注1规定曳引应满足下列条件:
ƒα
T1/T2•C1•C2≤e。带切口半圆槽时,
4μ(1-sinβ/2)
f = ------------------------- ,
π-β-sinβ
电梯额定载荷Q=1000kg,轿厢自重P=1500kg,平衡系数K=0.5,轿厢在最低层站时,轿厢侧
’
钢丝绳重R=105.8kg,随行电缆总重量为R=15kg ;正常平层制动减速加速度a=1m/s;切
2
口半圆槽β=106°;包角α=165°;g=9.8m/s,未采用动滑轮,无补偿装置。求:(1)轿厢在最低层站时曳引条件是否成立?(2)轿厢内装修时加厚0.05m的大理石,密度d=2.7х103kg/m3,对重侧不动,问此时,轿厢在最低层站曳引条件是否成立?
解:(1)电梯在最低层站,轿厢侧曳引绳T1应是轿厢自重P=1500kg;1.25倍额定载重
’
量,1.25х1000 kg; 曳引绳的重量R= 105.8kg之和,不考虑电缆重量。
’
对重侧曳引绳的拉力T2,应为轿厢自重P=1500kg,加上0.5倍额定载荷, 0.5х1000 kg 1.25х1000+105.8 2855.8
∴T1/T2= -----------------= ---------=1.4279
1500+1000х0.5 2000
轿厢在最底层应注意不要把随行电缆重量计入公式T1中。 g+a 9.8+1
C1=----- =--------= 1.2273; C2=1 g-a 9.8-1
∴T1/T2•C1•C2=1.4284х1.2773х1=1.7531
4μ(1-sinβ/2) 4х0.09(1-sin53°) 4х0.09(1-0.7986) 0.0725 f =------------------=------------------------- =------------------ =-------
π-β-sinβ π-(106/180)х3.14- sin106 3.14-1.8491-0.9613 0.3296
= 0.2200
注意把公式中的β由角度化为弧度。 165
包角α=--------х3.14=2.8783 180
ƒα=0.2200х2.8783=0.6332
ƒα0.6332
曳引系数e= e=1.8836>1.7531= T1/T2•C1•C2
ƒα
∴曳引条件T1/T2•C1•C2≤e
2
(2)乘客电梯额定载重量为1000kg时,轿厢有效面积为2.4m,厚0.05m的大理石的重量
3
为:△P=2.7х10х2.4х0.05=324(kg)
1250+1500+105.8+324 3179.8
此时T1/T2=-----------------------=----------=1.5899 1500+1000х0.5 2000 C1=1.2273; C2=1
ƒα
∴T1/T2•C1•C2=1.5899х1.2273х1=1.9583>1.8837= e
ƒα
∴曳引条件T1/T2•C1•C2≤e不成立。
2.5.2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9章注1规定,曳引应满足下列条件,
ƒα
T1/T2•C1•C2≤e。带切口半圆槽时,
4μ(1-sinβ/2) f =--------------------
π-β-sinβ
当电梯额定载重量Q=1000kg,轿厢自重P=1500kg,平衡系数K=0.5,半圆切口槽β=106°包角=154°轿厢在最低层站时轿厢侧钢丝绳重量为127kg,无补偿装置,未采用动滑轮。电
’2
缆自重R=15kg。a=1m/s,在安装时,对重少装每块重50kg的配重两块。
’
(1) 此时平衡系数K=?
(2) 少装置配重时曳引条件是否成立? (3) 不少装时曳引条件是否成立? 解:(1)对重不少装时,对重应重1000х0.5+1500=2000kg;对重少装100kg,对重的重量此时为1900kg,根据公式W=P(G)+KQ
’
此时的平衡系数K=(1900-1500)÷1000=0.4; (2)当量摩擦系数
4μ(1-sinβ/2)
f =--------------------=0.2200
π-β-sinβ
154
包角α=-------х3.14=2.6864 180
∴ ƒα=0.2200х2.6864=0.5910
ƒα0。5910e=e=1.8058 少装时:
1500+1250+127
T1/T2=-----------------=1.5142 1500+400
C1=(g+a)/(g-a)=(9.8+1)/(9.8-1)=1.2273 C2=1
∴T1/T2•C1•C2=1.5142х1.2273х1=1.8584∵1.8584>1.8058
ƒα
∴曳引条件T1/T2•C1•C2≤e不成立。 (3)不少装时有:
1500+1.25х1000+127
T1/T2=----------------------=1.4385
1500+500
C1=1.2273;C2=1
∴T1/T2•C1•C2=1.4385х1.2273х1=1.7655 ∵1.7655<1.8058
ƒα
∴T1/T2•C1•C2≤e成立。
2.5.3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9章注2规定,曳引绳在曳引轮槽中的
比压按
公式计算: T 8cosβ/2
P= ——— х—————————
nDd π-β-sinβ
某乘客电梯额定载荷 Q=1000kg,轿厢自重P=1500kg,轿厢在最低层站时。轿厢侧钢丝绳重127kg ,随行电缆重15kg,采用6根直径为16mm的曳引绳,未采用动滑轮,曳引轮节园直径D=0.61m,外径为d=0.66m;半园切口槽β=106°,电梯额定运行速度V=2m/s。轿厢在最高层站时轿厢侧补偿绳一根重120kg。
(1) 计算比压P=?(2)最大允许比压[P]=?(3)轿内装修有0.05m厚大理石,比压
33
P=?大理石密度d=2.7х10kg/m。(4)装修前后比压是否符合要求?
答案: (1500+1000+127)9.8 8cos53° 解:(1)P=---------------------³-------------------(带切口半园槽) 6³16³610 π-1.8491-sin106°
8³0.6018 8³0.6018
= 0.4396³---------------------=0.4396³----------------
3.14-1.8491-0.9613 0.3296 =6.4210(Mpa)
12.5+4V0 12.5+4³2
(2)[P]=-------------=----------- =6.8333(Mpa)
1 + V0 1+2
2
(3)根据GB7588-2003规定,额定载荷1000kg的轿厢有效面积为2.4m,∴大理石重量为
3
△P=2.7х10kg2.4х0.05=324kg
(1000+1500+127+324)³9.8 8cos53°
p'= --------------------------- ³ ---------------------
6³16³610 3.14-1.8491-sin106°
8³0.6018
=0.4938³ --------------- = 7.2136(Mpa)
0.3296
’
(4)装修前,P<[P],符合要求。装修后,P>[P],不符合要求。
2.5.4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安全系数系指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
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与这根钢丝绳所受最大力(N)的比值,根据这条规定,进行下列计算:电梯额定载重量Q=1000kg,轿厢自重P=1500kg,钢丝绳5根,轿厢在最低层站时轿厢侧钢丝绳总长60m,一根58.6kg/100m1。随行电缆15m,
2
每米1kg。补偿绳一根,268kg/100m,提升高度30m,曳引比i2=2:1,g=10m/s,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应至少为多少?(教材30页) 解:
(1000+1500+175.8)³10
------------------------- ³12=32.1(KN)
5³2
钢丝绳质量R=60х(58.6/100)х5=35.16kgх5=175.8kg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应为32.1KN
2.5.5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1.安全系数是如何要求的?2.三根
以上曳引绳时安全系数应为多少?3.电梯额定载荷Q=1000kg,轿厢自重P=1500kg不包括重150kg的动滑轮。轿厢在最低层站时,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最低接触点与轿厢上曳引绳动滑轮底部的钢丝绳总长度为35m,一根曳引绳单位长度质量58.6kg/100m,补偿绳总重量为94kg,采用一个动滑轮。随行电缆18m,1kg/m;5根曳引钢丝绳,钢丝绳最
2
小破断载荷为34KN,验算安全系数。G=9.8m/s。 答:(1)安全系数: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最小破断载
荷与这根钢丝绳所受最大力的比值。 (2)12。
(1500+1000+150)
(3)T=----------------- + [35³58.6/100³9.8]=2.798(KN)
5³2
S=34/2.798=12.15>12符合要求。
2.5.6按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如果向上移动具有额定载重量的轿
厢,所需的操作力不大于400N,电梯驱动主机应装设手动紧急操作装置以便使用平滑的盘车手轮将轿厢移动到一个层站。
设盘车手轮直径d=400mm,曳引轮直径D=660mm,平衡系数K=0.5,减速器减速比为49:1,
钢丝绳倍率i=1:1,如盘车手轮上加400N力正好能够移动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问轿内的额定起重量约为多少?
解:设轿厢装有额定起重量为Q,轿厢一厕重P+Q,对重一厕重P对=P+0.5Q,两侧的重
量之差就是轿厢钢丝绳向上提升力F=0.5Q。它作用在曳引轮的边缘的切线方向。力矩为FD/2; 400N的力产生的力矩为:400d/2;力矩之比等于速度的反比。所以有:
FD/2 49 -------- = ----- 400d/2 1
49³400³d/2 49³400³200
∴F= ---------------- = ----------------- = 11878N
D/2 330
Q=2F=23756N ∴Q=2424kg
2.5.7某电梯额定运行速度V0=1m/s。额定载重Q=1000kg,电梯轿内装5000kg的重量,向下运
行至行程中段测得电机转速n=1420转/分。减速器速比i1=45:2,曳引轮外园直径D1=620mm,节园直径D2=610mm,钢绳倍率滑轮曳引i1=2:1。判定电梯轿厢运行速度V是否符合GB/T10058-97《电梯技术条件》规定?(教材P181页) 解:轿厢运行速度:
π²D²n 3.14³0.61³(1420÷60)
V=----------- = ----------------------- = 1.01m/s
i1²i2 (45÷2)³(2÷1)
1.01-1
---------=1%<5%,符合规定。
1
2.5.8按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规定,当电源为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电梯轿厢
在50%额定载重量时,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时,测得电梯转速n=1440转/分,曳引轮直径D=610mm,减速机减速比为45:2;轿厢曳引绳采用一个动滑轮。轿厢运行速度V为多少?如电梯额定速度V0=1m/s。你测得的V是否符合规定? 解:
nπD (1440÷60)³3.14³0.61
V=------ = ----------------------- = 1.022米/秒
i1i2 (45÷2)³2 1.022-1
∴----------- = 0.022=2.2%<5%
1
2.5.9按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规定,当电源额定频率和额定电压、电梯轿厢在
50%额定载重量时,向下运行至行程中段(除去加减速段)时的速度不得大于额定速度的105%,且不得小于额定速度的92%。某电梯的额定速度V0=1m/s。在上述规定条件下,
测得电机转速n=1460转/分,减速器减速比i1=48:2,钢绳倍率i2=2:1,曳引轮外径D1=630mm,节园直径D2=620mm,求轿厢速度是否符合GB/T10058的规定? 解:
π³D³n 3.14³0.62³1460÷60
V=------------ = ------------------------ = 0.99m/s
i1³i2 (48÷2)³(2÷1)
0.99-1
--------- = -1%>-8% 符合规定。
1
2.5.10按GB/T10059-1997《电梯实验方法》规定,用转速表测出电动机转速后,按公式计算
轿厢运行速度:
π³D³n
V1=---------------。
1000³i1³i2
测得电机转速n=24.2转/秒;曳引轮节园直径D=630mm,外园直径660mm,减速器减速比
i1=46:1,未采用动滑轮。计算轿厢运行速度V。电梯额定运行速度为1m/s。速度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解:
3.14³24.2³0.63
V=------------------ = 1.04m/s
46³1 1.04-1
速度偏差:------------- = +4%,<5%
1
符合规定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