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原文、注释、翻译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杜甫《曲江二首》(其一)原文、注释、翻译
杜甫《曲江二首》(其一)原文、注释、翻译

【原诗】: 曲江①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②,风飘万点③正愁人。 且④看欲尽花经眼⑤,莫厌伤⑥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⑦,苑⑧边高冢⑨卧麒麟。 细推⑩物理须⑾行乐,何用浮名⑿绊此身! 【注释】:

①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②减却春:减掉春色。 ③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④且:暂且。 ⑤经眼:从眼前经过。 ⑥伤:伤感,忧伤。 ⑦巢翡翠:翡翠鸟筑巢。 ⑧苑:指曲江胜境之一芙蓉花。 ⑨冢:坟墓。 ⑩推:推究。 ⑾物理:事物的道理。 ⑿浮名:虚名。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暮春。当时,唐军已经收复长安,唐肃宗与朝中文武也已回到京城,安史之乱正在渐渐平息,但这场浩劫给曲江带来的伤害仍然历历在目。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可是正值宦官李辅国擅权,杜甫虽为谏官,却被视为异己,受到排斥,因而心情极为烦闷,于是便借此诗伤春感时,慨叹春光易逝,人事无常,不必为荣辱穷达所累。

【翻译】:

一片春花飞落,春随花落而渐去。风吹落花万点,煞是愁人。且看飞花随风飘去,不要因感伤太多而厌酒。江边的明堂上有翡翠筑巢。芙蓉苑边,有石麒麟卧在墓道旁。细细想来,还是应该及时行乐,人生何必为浮名所累。

【翻译二】:

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愁闷?且看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不再厌烦过多的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在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浮的荣誉束缚自身呢?

【在线朗读】: 【简析】:

时值暮春,花谢花飞,眼看着落花流水春去也,诗人不禁把酒伤怀。安史之乱后,曲江一片萧条,门可罗雀,石麒麟倒卧在高冢之前;恰逢诗人官场失意,朝不保夕。诗人面对此时此景,百感交集,想举杯消愁、及时行乐,结果却是愁上加愁。

这首诗含蓄而且富有神韵。诗人只是抒写了最典型而且最有特征的东西,让读者通过已经抒发的情感和已经描写的景物去体会尚未抒发的情感和尚未描写的景物。令人回味无穷,想象无限。全诗布局精细、出神入化。

【赏析】:

杜诗写曲江和提到曲江的有十五首之多。如果说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写作的曲江诗,是为自身和国家未来的命运而担忧的话,那么乱后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在为逝去的青春年华而叹息,为一个王朝的衰落而哭泣。《曲江二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曲江,又名曲江池,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城南五六公里处的曲江村。早在秦汉时,这里即是上林苑中的宜春苑、宜春宫,因有曲折多姿的水域,故名曲江。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整修,池水澄明,花卉环列,宫苑点缀,成为旖旎迷人的半封闭园林,上自帝王,下至士庶,纷纷

到这里游乐休憩。然而,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曲江景观也损毁严重。

更多有关杜甫 曲江 的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