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制柱施工工艺
本工程预制构件主要是钢筋砼预制柱。钢筋砼预制柱在场外预制。根据场外场地实际情况,拟考虑预制柱采取按轴线单柱依次预制。 7.1模板工程 7.1.1、柱胎膜制作
柱胎模用普通粘土砖砌筑,胎膜上表面抹1:2水泥砂浆30厚,砌砖时预置加固模板的¢48钢管或预留贯穿孔洞,间距@600。制作的胎膜应平整光洁,并不得有影响结构的下沉现象。 7.1.2预制柱模板加工
预制柱模板均采用胶合板加工制作,模板必须具有一定刚度,根据设计预制柱模板几何尺寸将木板切割成型,加工后的模板必须保证其直线度。保证边缘整齐,棱角分明,牛腿有特殊角度处应根据图纸角度进行倒角,板材切割后一侧外背50×100mm通长木方,木方接头应错开,错开长度以两个胎膜加固孔距为宜。方木应平整无翘曲并保证其直线度。板材与方木结合用的钢钉钉入板面深度应以钉帽与板面平齐为准,板面不得有明显的敲打痕迹。 木方中心间距一般为250mm,。 7.1.3模板安装 1)隔离层模板的安装
在验收合格的柱胎模表面上按施工图纸弹出拟施工型号柱的轮廓墨线,然后上铺设已加工好的模板作为隔离层。模板上应标明预埋件位置,隔离层模板拼接处应黏贴双面密封胶带,接头处用小钢钉将模板牢固固定在胎膜上,防止撬起出现错胎现象。安装完毕经复核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序施工。
2)、柱侧模的安装
柱侧模安装前柱钢筋、预埋件等应经自检、报验通过确认无遗漏后进行,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以增加砼表面光洁度,严禁用废机油代替脱模剂。侧模与隔离层模板、侧模拼接处应用2cm宽双面胶带将接缝密封,保证加固后的模板拼缝严丝合缝,杜绝漏浆。相邻板平整度小于0.2mm。包括阴角处的接缝一律加2mm 厚双面胶带,粘贴胶带时须注意胶带边缘与模板内表面必须齐平,黏贴牢固。模板加固采用¢48*5脚手管配合扣件进行固定,胎膜预留孔每孔必设,上下横杠与立杆必须保证横平竖直,连接可靠,模板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挂白线进行检查、校核。 3)、预埋件安装
吊装点、翻身点的位置经吊装验算后留设位置,翻身点采用¢32或¢28吊环。吊装点采用¢80 0.5厚薄皮钢管管做预留孔。
6)、柱顶预埋件预先弹出中心线,与底模上弹出的中心线重合找正后加以固定。
7)、墙体抗震筋、圈梁预留插筋均用预埋钢板代替,以保证预留筋的位置准确,以及砼观感质量。
10)、预埋铁件与模板接触部位,用2mm厚密封胶条在预埋铁件四周围贴,以保证拆模后预埋铁件能够全部外漏。 4)、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时,必须由一个方向开始,千万不能乱撬,拆除后检查清理,刷隔离剂后再用。否则预制柱侧表面就容易因为粘模而被损坏。
13)、预制柱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全数检查;使用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情况不定期抽查。
预制柱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长 度 宽 度 高(厚)度 板的平整度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允许偏差(mm) 0,-10 +2,-5 +2,-5 3 1 检验方法 钢尺量两边,取其中较大值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2、钢筋工程 A、材料要求:
a、工程中使用的所有钢筋都具备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并按批次向监理单位报验,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进行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加工,对轻微锈蚀的钢筋应进行除锈,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须分类架空堆放,对堆放时间较长的堆放钢筋场地要搭设防护棚,防止雨淋锈蚀。
b、焊条、焊剂:Ⅰ级钢筋焊接用E43型焊条、Ⅱ级钢筋焊接用E50型焊条,使用前需经250~300℃烘焙2h。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保持干燥。 B、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在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集中机械加工,制作好的成品钢筋应按规格、类别堆放整齐,挂牌标识;对圆形结构的环向钢筋采用机械调直机拉直成型。 C、钢筋焊接
柱钢筋的焊接采用闪光对焊,同一断面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两接头错开40d。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a、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应在冷拉前进行。 b、对焊接头质量检验。
1在同一台板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300个同类型接头作○
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积计算。一周内累积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力学性能试验时试件应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
2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
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数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接头,切除热影响区后重新焊接。 D、钢筋绑扎
a、钢筋绑扎安装,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结构抗震构造图集》97G329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等有关要求。
b、钢筋绑扎前,应熟悉图纸,核对料表及料牌,核对成品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数量。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钢筋接头位置、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牛腿、柱顶钢筋时,应先研究每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配合木工、下预埋件工定出合理的次序和施工方法,明确施工进度要求,以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以便于加快进度。
c、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油污,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能使用。
d、做厂房防雷接地用的钢筋应与预制柱上下连接,并与柱顶预埋件焊接,形成电流通路。
e、钢筋在加工、运输、绑扎过程中,注意防止碰撞。 f、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长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 间距 受力钢筋 排距 柱子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5 ±5 ±20 5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15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允许偏差 ±10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E、预埋件安装
安装前对预制柱进行检查,仔细核对埋件的大小、长度、标高及位置。 a、钢板埋件:为保证砼表面工艺质量,钢板预埋件制作采用半自动割炬或切板机切割,角铁埋件用无齿锯切割,焊后无翘曲变形,四条边要修磨光滑,不合格的埋件坚决不用。
b、直埋螺栓:浇筑基础前要进行核对各部尺寸,留专人看护;浇筑完毕后要再次校核,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c、在现场安装时,首先根据木工放样,按照规格将埋件画在模板上,安装时对号入座,固定要结实牢靠。需在模板上打孔的,现场用手枪电钻钻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孔。要保证埋件和模板结合严密,拆模后埋件表面和砼面平齐。埋件的标高、位置要准确无误,与模板面接触严密,无空隙。
d、预埋件在确定数量、位置、方向无误后,用焊接方式使其与钢筋紧密连接,以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埋件位置不发生变动。焊接时预埋件焊接点不能与与预制柱主筋项焊接,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主筋的烧伤。
e、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 目 预埋钢板中心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中心线位置 插 筋 外漏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漏长度 +10,0 +10,0 2 允许偏差(mm) 3 3 3 3、混凝土工程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预制柱砼采用商品砼。 a、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注 1)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砼。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铁件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3)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在白天温度较高条件下进行,混凝土表面收水后,应立即用彩条布及草袋子等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养护。
4)浇注时,应随时测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发现偏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在适当位置埋设测温管,以便测温。
5)柱砼要求一次浇筑完,不允许留施工缝,浇筑程序:从一端向另一端推
页脚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进。
6)柱牛腿部位钢筋密集处,要慢浇、轻捣、多捣,并可用带刀片振动棒进行捣实。
7)浇筑完毕后,须将砼表面用铁板抹平压光,不足之处用同样材料填补,严禁用砂浆办法来修正构件表面尺寸。
8)当大气温度下降至防冻剂规定温度(见外加剂说明书)以下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以上,且不小于4N/mm2,否则应及时采取加温养护措施。
9)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取样规定如下:
预制柱施工过程中,除按常温施工要求留置试块外,还应增做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以便确定预制柱实际强度及吊装时间。 b、混凝土的养护
a、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保温养护,在预制构件上覆盖棉毯或草帘保温。棉毯覆盖厚度不小于2cm,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b、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时,应对混凝土采取保温覆盖,进行缓慢降温。
c、当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以上,且不小于3.5N/mm2后,方可解除养护。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