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1. 简述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一 ) 鲜明的主观色彩。 (2分 )(二 ) 杂文般的随意性。 (2·)(三 ) 急促的节奏感。 (2分 )

2. 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个性。

(1)注重诗境的绘画美, (2分 ) 强调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和建筑 美, (2分 ) 语言的凝练、形象的奇险。 (2分 )

3.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 (2分 ) 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 (2分 ) 表现方 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2

1.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 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 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 (4分)鲁迅在借鉴传统 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2分)

2.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 (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 (2分)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2

3. 简述郭小川对诗歌文体形式的探索。

自由体的尝试,楼梯式诗歌体式的尝试。 (3分)民歌体的尝试。新辞赋体的尝试。 (3分

2. 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

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1分) 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 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 (3分) 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 (3分) 悲剧性。 “微笑的悲剧” ,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 (3分)

3.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2. 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

(1)社会批判层面。 (2)文化批判层面。 (3)形而上层面。

3. 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 (3分) (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 (3分)

1. 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

(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 ;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 ; (3)

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 。

2. 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

(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 (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 (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

3.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 (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

(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 (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

2. 简述戴望舒诗歌的抒情特征。

细腻幽婉是其主要特征,深受西方象征派影响,致力于精微的辨析。 (2分)借鉴传统诗 歌的白描、联想,开拓了诗境。 (2分)使诗歌 意蕴丰富,意象真实而轻盈,从而表现了细腻幽 婉的情感

1. 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

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 《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 、 《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

的否定。

3. 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答:鲁迅将 “ 人生有价值 ” 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 “ 悲剧 ” 、 “ 喜剧 ” 与有 “ 价值 ” 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 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 观众的心,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 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 ,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 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 (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 (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6. 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 (2)形象性; (3)讽刺性; (4)抒情性; (5)多样性; (6)常用曲笔。

7. 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 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

义革命者的思想。 , 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 《摩 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控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文艺作品的第一篇论文。

8. 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蜀说:“„ 白描 ‟ 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 (《作文秘决》 , 《南腔北调集》 ) “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9. 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 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 “ 毁灭 ” 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 “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 。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 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10. 鲁迅在杂文《坟 ·写在〈坟〉后记》中提到, “ 中间物 ”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 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1. 鲁迅在 “ 五四 ” 时期写的 “ 随感录 ” 有哪些特点?

答: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

12. 鲁迅在创作《野草》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 《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 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 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 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13. 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答:其一,夸张;其二,反语;其三,摹拟;其四,谐趣。

14. 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鲁迅的杂文展示着 “ 时代的眉目 ” ,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 “ 诗史 ” 。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 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 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

15. 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答: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 16. 《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答: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

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决别,又对 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 “ 影 ” 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 “ 影 ” 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坦露。

17. “ 自然, „ 喜怒哀乐,人之情也 ‟ ,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 。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

答:(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 免地存在着对立。 (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 “ 喜怒哀乐。

18. 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答: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 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

19. 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答: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是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 并不觉得可怕。缺点是 “ 用古典太多 ” ,使人不容易看下去。

20. 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

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 的本性。 (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

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提示: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现在人们则更倾向于用现代性来概括其基本的性质,即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既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具体地说,它用现代的形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的关键。

2、文学革命的意义;

提示:可从文学观念、文学内容以及文学的语言形式三方面强调文学革命对建构新文学的历史意义。通过文学革命,以现代的文学观念为核心、表现反封建的内容和采用白话语言形式的一种新文学延生了。

3、“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

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4、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提示:这是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派、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论争的中心是新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倾向,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了白话文,这种激进的态度引发了争议。

但历史地看,新文学的这种激进态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5、如何理解《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提示: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6、《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提示: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以小说为工具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个总纲。 7、狂人形象的独创性。

提示: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采用的是双层结构。 8、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提示:阿Q形象是一个多重的复合体,既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又是精神胜利法的载体,也是弱者保护心理的形象化概括。就基本的性格构成来看,阿Q充满了矛盾,其特点是两重人格、退回内心、泯灭意志。这一性格系统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精神符号,即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直接的意义是以虚幻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败,它的实质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精神弱点的象征。 9、《野草》对于鲁迅的重要性及其艺术成就。

提示:是鲁迅内心的独语,最直接、最隐晦、最深刻地表现了鲁迅的矛盾、丰富和伟大,包含着鲁迅的生命哲学、他对人生和社会基本观点;它在艺术上也极为新颖,作了多

方面的成功探索。 10、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

提示:鲁迅杂文是匕首与投枪,是艺术性的政论文。其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11、朱自清前后期散文的特点有何不同?

提示:可从作品内容、情致、结构、语言等方面比较

12、谈谈问题小说作家的个性。

提示:可选几位代表作家,从他们关于人生问题的不同答案、创作转向等方面来谈

13、乡土小说有何价值?

提示:可从其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的关系来谈,侧重谈其认识价值

14.《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是什么?

提示:《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15、《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他无限地张扬自我,充分肯定自我本质,具有

超凡的力量,大胆地破坏与创造,热爱祖国,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是一位泛神论者。

16、《女神》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1、《女神》浪漫主义是主调。2、象征是其精义。3、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4、最能代表《女神》风格的是惠特曼式的豪放诗歌,它们“雄而不丽”;但《女神》中也有泰戈尔式的“丽而不雄”的清新、婉约之作。

17、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是什么?

提示:是浪漫主义。这种倾向在诗歌与小说中都有相应的艺术表现。

18、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提示:《沉沦》时期的郁达夫处于青春阶段,下笔有锐气,亦有躁气,既有向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和个性特点。《沉沦》以“路遇-自慰-窥浴-偷听-宿妓”作为基本情节,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青年形象,着重表现了极度自卑、苦闷压抑的忧伤情绪,大胆而又细微地描写了因压抑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并把这种心理与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苦闷”。

19、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提示:郁达夫前期小说显示了强烈的主观抒情,甚至表现大胆的自我暴露的倾向。他的后期小说在风格上转向明净和秀丽,流露出优雅的风度。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

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如果说他的前期小说其狂暴和颓废表达的是反封建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焦虑,那么他后期小说优雅则反映了他此时的与传统的开始和解及个人生活的安定与惬意。

20、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些特点。

提示:(1)强烈的主观抒情。(2)大胆的自我暴露。(3)散文化的结构。(4)诗化的语言 21、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22、湖畔诗社对于新诗的贡献是什么?

提示:他们创造了真正的现代爱情诗,使新诗在情爱表现上具有与古代诗歌、五四初期白话新诗完全不同的特征,为新诗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23、李金发诗歌的时空特点是什么?

提示:时间上,他往往站在现在立场表现对于时间消失的无可奈何之感;而其习惯使用的空间语词是空谷、丘墓、江底、枯老之池沼、高丘之坟冢、蝼蚁之宫室等,大都指向死亡、生命衰微,空间色彩为黑、白与灰色,营造出令人窒息、恐惧的氛围。如此空间里时间不断流逝,流逝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空间的恐惧。

24、如何评介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提示:李金发的诗歌虽然朦胧、晦涩,内容上更多地表现的是西方生活经验,民族性不够;但他自觉地化用西方象征派的方法,将象征主义诗风带到中国,填补了新诗的一大空白,并开启了新诗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其地位是很重要的。

25、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6、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7、 徐志摩诗歌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提示:徐志摩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对爱情、自由、美的理解、向往与赞美。

28、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a.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b.比喻鲜明、贴切,且往往富有暗示性。c.不同于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29、《现代》杂志中的诗歌有何特点?

提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32、废名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思想内容:主要写自己在现代都市的寂寞感,对现代人存在价值、意义进行质疑;渴望超凡脱俗,向往传统生活,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

艺术特征:受禅宗影响,重直觉、顿悟,不重语法逻辑,意象跳跃大,形式自由,散文化;诗歌意象往往是由心智生发或以禅理为本的智性化意象,借助这些意象,诗人进行一种禅宗式的体验、顿悟,上下古今,思接千载,诗中那超然物外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审美理想与心理诉求,耐人寻味。这些正是诗人诗学观点的体现,即以“散文的文字”表现“诗的内容”。

33、何其芳诗歌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何其芳诗风的改变,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民族历史非常时期有良知的爱国诗人的必然选择,令人钦佩;但这种变化,并未带来艺术的提升,变化后好的作品并不多。可见,一个人艺术风格一旦形成,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艺术本身的升华问题。

34、“左联”是如何成立的?

提示:要注意“左联”成立的历史背景,“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共中央的干预、论争双方的携手合作等过程。

35、如何看待“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

提示:“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情况比较复杂。“左联”发起的一些论争是扩大马克

思主义文艺思想所必需的,但也犯了一些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有一些论争则是“左联”内部的论争,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不少共识,只是也因此埋下了后来意见分歧的伏笔。

42、中国诗歌会的诗歌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 中国诗歌会以创造“大众歌调”为己任,广泛采用歌谣、小调、鼓词、儿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创作,艺术上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

43、臧克家诗集《烙印》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烙印》在思想上,一是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严肃看法与态度;二是写农民和其他角落里卑微人物的痛苦人生,寄予着作者的人道主义同情。艺术上,他如同古代苦吟诗人,重视锤字炼句,诗歌精致、凝练,耐人寻味,但略嫌拘谨。

44、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提示:(1)综述京派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构成原因,即田园牧歌化的文学抒情特色;( 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阐述京派小说的诗化特点,如废名沈从文等; ①人物性格的纯净化表现

②“心灵的悲剧”而非外部世界的冲突形式 ③浓郁的抒情风格

(3)京派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以废名、沈从文小说为例); ①散文化的审美独特性 ②散文化的小说语言特色 ③文体创造的文学意义

1、简析朱湘诗歌的思想内涵。

朱湘诗歌思想内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是诗集《夏天》。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是《草莽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是《石门集》。

2、简析《故事新编》的特点。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1、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2、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3、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3、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质。

1、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2、具有音乐美。3、诗体的追求。4、语言优美。

4、简析卞之琳诗歌的艺术贡献。

1、卞之琳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既受到了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又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2、“主情”向“主智”的转变。3、“诗的非个人化”。

5、简析艾青忧郁形成的原因。

1、来自客观现实。2、来自主观心情。3、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6、简析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1、鲜明的主观色彩。2、杂文般的随意性。3、急促的节奏感。

7、简析戴望舒的诗歌艺术。

1、细腻的抒情。2、跳跃的结构。3、自由的韵律。4、自然的语言。

8、简析艾青散文美的诗歌主张。

1、语言的口语化。2、形式的自由化。3、散文美是艾青诗论的主要内容。

9、简析《围城》的思想内蕴。

1、社会批判。2、文化批判。3、形而上的人生观照。

10、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孤独的生存环境。2、虚无的生命体验。3、疯女人的人物形象。

11、简析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1、内心独白、自由联想。2、多重的结构形态。3、中西合璧式幽默。

12、简析废名小说的艺术特点。

1、废名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提供的独特的小说样式——“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2、尽量淡化戏剧型的故事。3、重在以简僻的、有涩味的词句,表现诗的意境。

13、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

1、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2、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3、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独特的语言艺术。

14、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质。

1、注重绘画美。2、注重音乐美和建筑美。3、语言凝练、形象奇险。

15、简析百花文学的特质。

1、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3、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