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学号: 分数:
一、积累·运用(42分)
1. 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柔美 目地的 一望无际 C. 伶俐 后脑勺 斩钉截铁 2. 下列词语中,不含夸张成分的一项是(
)(2分)
B. 眼帘 手榴弹 自做自受 D. 咆哮 农作物 忘乎所已 )(2分)
A . 一泻千里 B. 如梦初醒 C. 震耳欲聋 D. 火冒三丈
3.“春天到了,万物生长,花园中生机勃勃。”下列与这个情景没有关系的一项是( )(2分)
A.寒风萧瑟 B.芬芳馥郁 C.翠色欲流 D. 争奇斗艳 4. 下列各组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 别出心裁——别具一格 B.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C. 心惊肉跳——心旷神怡 D.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5. 下列四组词语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五彩指的是:黄 青 赤 白 绿
B.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亮相 行当 跑龙套 对台戏
C. 表示声音美的词语: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抑扬顿挫 D. 形容字写得好的词语:颜筋柳骨 笔走龙蛇 龙飞凤舞 行云流水 6.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 B. 这场比赛,我国选手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 C.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D. 我终于有机会目睹泰山脚下汹涌澎湃的小溪,心里感到无比欢欣。 7.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B. 南朝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座寺庙) .....C. 茅檐长扫净无苔(青苔) D. 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B. 戴嵩居然把斗牛画错了,说明他绘画水平不怎么样。
C. 《伯牙鼓琴》中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D.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走进大森林,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 B.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C. 因为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所以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 D. 这次会议通过并讨论了如何改造污水厂的重要问题。
第1页 共4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10~25题,共82分)
10.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5分)
(1)钱塘江的浪潮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势不可挡。
(2)hé ǎi 的地球母亲是无私的,她向人类kānɡ kǎi 地提供各种
kuànɡ 产zī 源。 11.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2)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缩写句子) (3)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 (4)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翻译为现代文) 12. 根据课文内容或语境填空。(7分)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是唐代诗人 写的《 》。
(2)《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诗歌生动地描述了红军在
途中战胜重重困难的过程,赞颂了红军战士的 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3)正如李纲所说“祖宗疆土, ”永远不要
低估中国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
13. 综合实践。(2+2=4分)
(1)仔细观察漫画,音乐会上前排观众在做什么?漫画
表达了什么意思?
(2)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代主办方拟定一则宣传标语。 二、阅读·感悟(2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pén pénɡ)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
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bāo bǎo)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xuǎn xiǎn );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qí ɡuī)。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
第2页 共4页
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4. 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15. 以上内容选自课文《 》,课文的中心句是:
(2分)
16. 课文中描写瓜藤的长势是从 的角度来写的;描写竹子、高粱的长势是从
的角度来写的。(填序号)(2分)
A. 听觉 B. 触觉 C. 视觉 D. 嗅觉 17. 第二自然段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填序号)(2分)
A. 总——分——总 B. 总——分 C. 分——总
18. 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比之前高一个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
们长的不仅有年级,还有( ),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填序号)(2分) .....
A. 身高、体重、知识 B. 身高、能力、智慧 C. 体重、能力、知识 D. 知识、能力、智慧
19.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
句话的理解。(2分)
(二)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13分)
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作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作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种花 鲁迅一生喜爱花草,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少年时,鲁迅就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像《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合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看戏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目连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他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猜谜 小时候,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鲁迅用过的一百几十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第3页 共4页
养鱼 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鲁迅先生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掩映的碧绿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暂搁手中“金不换”笔,仔细地把这些东西除去。
习武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学过柔道,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欢绘画,30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里。
20.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符的四字词语。(2分)
(1)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 ) (2)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 21. 文章围绕 这一中心意思介绍了鲁迅先生种花、 、篆刻 、
养鱼、 、绘画这七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4分)
22. 鲁迅先生对“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的态度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3. 从这篇短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兴趣广泛的鲁迅先生。请写出一句你积累的鲁迅先生的
名言,再写一写你从这句名言中体会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名言: (2)体会: 24. 读了《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你一定深有体会,你的生活情趣是什么?请仿照文章中
第2~8自然段的句式,写自己的一个生活情趣。(3分)
三、表达·交流(33分) (一)口语交际(3分)
25. 有位同学说:“我们是小学生,爱国是大人的事,我们长大后再去爱国吧!”对于这种
观点,你持什么样的意见呢?请下来。(不少于50字)
(二)习作展示(30分)
26. 从下面的两道习作题中任选一题。要求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校名。不少于 500字。 文题一:家庭盼望和睦,世界盼望和平,小鸟盼望高飞……你最盼望的是什么?请以“盼望”为主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灵活运用积累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
文题二:“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慢慢地就会浮现在眼前。拿起笔,以“有你,真好”为题,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她)对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4页 共4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六年级 语文
第Ⅰ卷 选择题(1~9题,共18分)
一、积累·运用(42分)
1. C 2. B 3. A 4. C 5. A 6. D 7. B 8. B 9.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10~25题,共82分)
10.(5分)(1)汹涌澎湃 (2)和蔼 慷慨 矿 资 11.(8分)
(1)例:难道人类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浪花涌过来。 (3)略
(4)例: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12.(7分)
(1)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 宿建德江 (2) 长征 乐观主义 (3)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13.(2+2=4分)(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即可)
(1)例:音乐会上,前排观众站起来拍照,挡住了后面的观众,影响了他人的正常观看。
表达的意思是在公共场合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
(2)例:安坐静听,用音乐陶冶心灵! 二、阅读·感悟(25分) (一)课内阅读 (12分)
17.(2分)pén bǎo xuǎn ɡuī 15.(2分)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16.(2分)C A 17.(2分)B 18.(2分)D
19.(2分)(答案合理即可)
例:年少的时候时间充足,精力旺盛,要趁这个时候学好文化知识,练好本领,将来人
生发展空间才会更广阔。
(二)课外阅读(13分)
20.(2分)(1)自告奋勇 (2)耳濡目染 21.(4分)生活情趣 看戏 猜谜 习武
22.(2分)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看作是增长知识、变换方式积极休息的手段。 23.(2分)(答案不唯一)
例:(1)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 5 页 共 6 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2)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个不畏困难,积极开拓进取的人。
24.(3分)略
三、表达·交流(33分) (一)口语交际(3分)(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即可)
25. 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具备的品
德,不分长幼。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爱国就是从小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更好地报效祖国。 (二)习作(30分) 26. 项目 类别 一类27-30 (90-100) 卷 面 内 容 结 构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结构完整,较有条理,详略较得当。 结构较完整,尚有条理,详略安结构尚完整,条详略安排。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语 言 语句通顺,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语句较通顺,能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语句较通顺,有个别语病。 不够通顺,病句少。 很不通顺,病句较多。 基准分 以2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书写正确,工整、取材新颖,切合匀称,涂改不明显。 书写较正确,字迹较清楚,卷面较整洁,涂改较多。 书写较正确,字迹较清楚,卷面书写较正确,字迹潦草,卷面不书写不正确、潦草,卷面不整洁,涂改多。 题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取材较新颖,较切合题意,内容较充实,感情较真挚。 取材恰当,基本切题,内容尚充取材一般,不够二类24-26 (80-) 以2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三类21-23 (70-79) 四类18-20 (60-69) 五类 17以下 (59分以下) 以2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以19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以1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不整洁,涂改多。 实,情感平淡。 排不够得当。 切题,内容空泛,理不清楚,没有整洁,涂改多。 缺乏情感。 文不对题,内容空泛。
习作评分补充标准
1. 只写习作题,1~2分。
2. 只抄写试卷中的例文或习作提示语,2~3分。 3. 通篇乱写不通顺的话,5分以下。
4. 习作离题,但文从字顺,最高不能超过二类作文中档分数。 5. 习作完全雷同,最高不能超过及格分数。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