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实践论

浅谈实践论

来源:爱站旅游


浅谈实践论

摘要

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过程是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关键词:实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辩证统一

本学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有幸接触毛主席的实践论,感觉思想精粹,感触良多,下面简要的陈述一下我的观点与想法。

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的中介系统分为了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在毛主席的实践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在毛主席的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

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而且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而是有多种形式的。在科学方面,为了确定季节,气候等等,产生了天文学;为了丈量及计算,有了数学;为了研究文化历史,有了历史和国学;而为了建筑工程,手工业等,又产生了力学。在毛主席的实践论中,尤其在阶级方面为我们讲解了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他说,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人在生活中是一个不停地参与的过程,不停地实践,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通过实践,人们的不断发展,《实践论》中说:人们要亲身实践,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通过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使人们能够更深入的探索世界的奥秘。通过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的发展。

就像《实践论》中毛主席说的战争一样,战争的领导者,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领导者通过对战争的实践,更加的认识战争,这样他们就了解了战争的正确规律。

(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类的认识需要先产生,然后不断地发展才能让人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全的对对象的真实状态加以了解,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论》中说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就是认识的逐

渐深化的运动。确实是这样,我国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公车上书等一系列对外主义的斗争上,就充分的诠释了这个道理:对斗争的不断实践,使得我们对它的认识从感性认识逐渐的到了理性认识,在不断的发展中,辛亥革命才算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次的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重视实践经验,总结提高,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为我们清晰的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他说:“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对于认识的真理性,我们只能且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它,这样才能够确定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论》中对认识还做了清晰的阐述: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领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而其中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又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我国的革命道路上,左倾和右倾对我国的革命造成了很多的阻碍。就在《实践论》中毛主席明确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

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

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经历了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从而完成了这个过程。《实践论》中有说过,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它们通过实践为基础实现了辩证统一。没有理性认识的感性认识,就只是对对象一个表象的认识,没有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核心;没有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就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不了解事物的情况就已经对其加以评判。

毛主席《实践论》中说:“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这就是在说认识在某一阶段是完成了,但是在另一阶段又要有新的认识,这又是没有完成。认识运动也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就比如在科学的道路上,通过不断的认识,实践,人类在科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在革命的道路上,我国从当初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到如今自由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处都为我们体现着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并不断的重复下去,每一次的循环,我们的认识与实践总能够高一级,这就是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论所包含的知识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思想深刻,以后还需不断地研读,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加强自己的认识与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