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使用研究
摘要:时下,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的增加,网络流行语也发展起来。本文试从网络流行语的结构特征,它得以流行的主客观因素及网络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的影响效果和使用原则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传播效果、规范
一、 流行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在网民中流传,形成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新兴话语系统
网络流行语在形式上不同于我们所学习的任何一种语言,它是一种由符号、字母、数字、汉字以及拼音等组合产生的特殊语体。网络流行的几种流行语主要有谐音,缩略,新兴语言和符号语言等。
(一) 谐音
两个外在形体上有差异的符号A和B,它们的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网民们便以符号B来指代A的所指。网络上常见的几种谐音有数字谐音,语码混合谐音和汉字谐音等。
1、 数字谐音
数字谐音利用数字的汉语读音来代替汉字。网民以阿拉伯数字来表达意义,简洁又不失幽默。如4242(是啊是啊),9494(就是就是),526(我饿了),886,88(拜拜了,
1
拜拜),847(别生气),5555(哭声,呜呜呜呜,表示痛苦不堪,几欲落泪)。438(死三八)和1314(一生一世)中的“3”和“4”分别与“三”“生”和“死”“世”谐音。可见,数字谐音有一定的灵活性。它因其直观、简便、风趣、通俗而深受人们喜爱并在网上广为流传。
2、 语码混合谐音
这类谐音词使用英文词首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英文发音和英文字母的英文释义。网络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符串“3ks”“B4”“F2F”等。字符串“3ks”是由数字“3”的汉语语音和字母“ks”在英语单词“Thanks”中的发音相加与一个英语单词“Thanks”谐音。而“B4”指“Before,从前”,“F2F”指“Face to Face,面对面”,类似的还有It is 4 U(It is for you.这是给你的);U2(You too.你也是)等。
3、 汉字谐音
相比较而言,利用汉字的音同或音近来谐音是汉语最常用的谐音形式。网络流行语的汉字谐音又有不同形式。
(1) 有意义的谐音
如“妹妹”是比较正式的普通词语,而通过音变创造出来的“美眉”,是在非正式场合对年轻女子的流行称谓。汉字谐音有些事反向别解,如“俊男”,网络上的意义不是“英俊潇洒”,而是调侃你是个“菌男”,“长得丑”。这类谐音词的理解要结合一定的语境才能领会其真正的含义。
2
(2) 无意义的谐音
这类组合纯粹表音,只是简单的把几个谐音词和被谐音词音同或音近的字符组合起来,从字面上无法理解其含义,如“你才(你猜),打雪丈(打雪仗)”等。
(3)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词语的方言读音也被用来谐音。
如“偶、偶们”,记录的是“我、我们”在闽南方言中的读音。类似的还有酱紫(这样子),稀饭(喜欢),虾米(什么),好康(好看)等。
(二) 缩略
汉语为表达需要,从古代汉语到近代汉语由单音节为主发展为双音节为主。目前,网络上的缩略词主要是为了求简,在类型上主要有英文缩略和汉语拼音缩略。
1、 英语缩略
在网络缩略词中,英语缩略占多数。有的英语缩略语根据语境,可猜出它的意思,如BF(Boy Friend男友),VG(Very Good很好);而有些如果事先不知道是很难懂的,如BB(Bye Bye再见),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句)等。
2、 汉语拼音缩略
网上汉语拼音缩略词一般由几个音节的首字母组成。如BD(笨蛋),FB(腐败),RMB(人民币)。另外,还有表示称谓的汉语叠音词的拼音缩略形式,如GG(哥哥),DD(弟弟),MM(妹妹)等。除此之外,还有东东(东西),漂漂(漂亮)等。
3
(三) 借词
网络上流行的借词最多的是音译外来词和外来字母词。例如:“拷贝(kaobei)”是英语“copy”的译音。浪漫则是音译兼译,“romantic”汉语译音为“罗曼蒂克”。又如英语“cool”,本义是“清爽、凉快”的意思,引申为“冷漠、清高”。为兼顾意义,用汉字“酷”来音译,从汉字“酷”的字面上却能让人感受到“冷峻孤傲”的意思。
(四) 新兴语言与符号语言
网络提供了聊天室等新的交流方式,符号语言,新兴词语就是随着这些新的交流方式派生出来的。
1、新兴语言
在BBS(电子公告牌)中,我们常常看到“楼上”、“楼下”、“拍砖”、“灌水”这些词语。“楼上”与“楼下”是指两个帖子之间的关系;而“拍砖”是在论坛上大家针对文章而引起的争论;“灌水”是指在论坛上发一些不足50字的帖子。
2、符号语言
在网络人际交流中,有一系列抽象画的符号用来表示人们的感情。其中(*^__^*) 表示高兴;:)表示微笑;而╭(╯^╰)╮表示生气;#-)是整夜没睡,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得以流行的因素
(一) 网络自身的因素
4
1、 网络提供的自由空间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有一个特定的较为固定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是有形的,现实的,具体的。而网络传播的开放系统使人们获得了一个现实空间之外的虚拟世界,在这个无形的空间上进行交谈,张贴言论,发送和接收邮件等。由于网络传播远程、平等、共享、公开、隐匿等特征的存在,人们的活动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表达和发挥变得随心所欲,语言的使用也有了更广阔的自由度和随意性。
2、 输入系统的特点
电脑输入系统也是网络语言流行的一个原因。如“版主”是个新词,该词在“智能ABC输入法”中没有现存的词条,输入汉语拼音“banzhu”首先出现的是“斑竹”,为方便快捷,输入者将错就错,于是网络上约定俗成,“斑竹”也就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语。
(二) 人的主观因素
1、 “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
社会发展的高节奏背景下,人们使用语言都遵循“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即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形式传达信息,以尽量少的言语投入传达最大量的信息,获得最佳交际效果。网络语言以快速传达为首要原则,而对书写的准确性并不多作考虑,只要不影响意思的传达,各种形式的网络语言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时,这也透露出网络时代惜时如金,信息传递争分夺秒的经济特征。
2、 自由表达感情的需要
5
网络提供了一个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自由世界,满足了现代人在巨大压力之下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人们在网络上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压力。
3、 崇尚心理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代表着时尚与潮流。不知道网络流行语就意味着跟不上时代潮流。因此,人们追新的心理推进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三、网络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影响及使用原则
(一) 网络流行语所产生的丰富效果
网络流行语的启承转合反映着特定话语使用者的情趣和心态;它给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中介的语言赋予了一种诙谐机智的色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们无需领先于传统蜗牛般的发表过程,便可以以立竿见影的速度使自己的话语放之天下。
1、 张显个性、风趣幽默
如果酱(过奖),共眠(共勉),版猪(版主),酷鸡(酷机,功能强的主机),屁兔(P11,奔腾2),等。看到这些词,想必每个人都会有风趣幽默之感,在紧张的生活气氛之下缓解一下压力。
2、 简化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如GG(哥哥),JJ(姐姐),MM(妹妹),在平时让人觉得酸溜溜的哥哥妹妹,次使用
6
GG,MM来代替,似乎立刻就会拉近聊友间的距离。从这个层面讲,网络语言简化了现实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3、 简洁易写、方便快捷
要输入“顺便问一下”这个词组,用拼音输入需要击键17次,用英文输入by the way要8次,而输入网络流行语中的BTW只要3次,这就大大地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 网络流行语使用的局限性
网络流行语在特定网民中大势天下,但它自身所存在的局限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 网络流行语与现有的普通话系统发生冲突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局囿于特定传众与受众之间的话语系统。因而网络流行语会不可避免地与大众传播中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语码系统发生冲突,错位和对接失误,造成传播效果的暗损。
2、 网络流行语的受众是特定的群体
因为网络流行语有一套特定的语言规则,所以它只在熟稔该语法规则的群体中有效。虽然网民的数量在日益增加,但对于中国13亿的人口基数而言,网络流行语的传者和受者只能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它的传播只能是小众传播。
3、 网络流行语的操持者发生角色冲突
7
网络流行语是一套脱离正常普通话的独立的语音系统。这就造成了网络流行语在操持者在网上网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际传播空间中进行话语切换的困难。如一个网民一边坐在电脑前同网友用网络流行语聊天而一边又要时时同旁边的家人进行“正常”交流的焦虑情形。
4、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阻碍了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网络流行语在受众与非受众之间形成差异,造成了社会心理的疏离。而又因为一种话语权的单向辐射,加剧了文化纵向分层和文化落差,而压抑和损害了社会整合。
(三)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虽然网络提供了一个超出现实条件的羁绊的环境,人们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张扬自己的个性,但任何语言的使用都应该遵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网络使用者理解、识别、选择能力的局限,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就应该规范自身,达到一种健康积极的传播效果。也只有这样,网络流行语才能良性发展。网络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是语言应用的首要原则。生硬拼凑的流行语让人觉得别扭,难以接受。如GG(哥哥)、MM(妹妹)已经过约定,网民们使用起来简单明了;而YOYOW(You Own Your Own Words你要为自己的话负责),HHOK(Ha Ha,Only Kidding哈哈,只是开个玩笑)这一类网络词语如果是初次接触,很难读懂其中的意思,对于这一类词语,就要尽量少用或不用。
8
2、 表意明确
表意明确是网络流行语能被接受、能站稳脚跟的前提。每个词语都应该表示一定的意义,都该承载一定的信息。如“跌眼镜”来自方言词语,表示人们对某件事感到吃惊,眼睛都跌落了,应用夸张的手法表示惊奇、意外的神态,活灵活现。而“男皮”,“女皮”这样的词语,说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3、 讲究品位
人们爱用网络流行语,有时只是出于新鲜好奇,追求时髦;其实求新、求雅二者应该兼备。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要把握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要讲究品位,拒粗俗,求文雅。近年来滋长蔓延的一些丑恶现象,我们对此不能回避。但健康的网络流行语需要所有网民的自觉和监督。
结语:网络流行语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满足了现代人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又因其风趣幽默、简单明了等效果,使它日益普及,并以惊人的速度渗入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看到,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不可避免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个人来说,网络流行语造成了个人心理上的角色冲突;从社会层面来说,它又造成了网络流行语与普通话系统的冲突,暗损了传播效果,也阻碍了社会整合。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基本的原则。网民在使用过程中也要自觉监督,推进网络流行语朝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