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田 水 利 设 施 调 查 报 告
目录
1. 内容提要 2. 关键词
3.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4. 调查对象、时间、地点。 5.调查过程 6. 调查结果 7. 问题分析 8. 建议
一.内容提要:
本报告整合了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对农民调查问卷得到的信息,了解近几年来政府做出的努力以及当前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情况,分析当前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利设施未充分利用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二.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政府 水利设施的利用 建设 三.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古语常说:“民以食为天。” 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分关注农业的发展,关注农田水利建设。胡锦涛主席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水利建设 。由此,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是劳动人口 基数大,数量多,总体质量低。对于我国仅占 世界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这个问题引发的 诸多历史沉淀和制度变迁所诱发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问题。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对于农业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极其重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体现着农村农业生产和组织的成熟,以及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农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在旱期和汛期,农田水利设施能够给予农业生产有力的支持,它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持续性发展的可能。
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包括水库,灌排引水渠道,提灌工程,小型河坝等)多为上世纪50-70年代修建,50年来持续使用,因为管理不善疏于检修维护,许多设施年久失修,水利工程效益衰减,农民对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认识逐年削弱。近年来,由于水旱灾害的频发引起的粮食减产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政府的关注,政府下达了一系列指示,推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的建设规划,加大了资金投入。但水利工程问题累积已久,维护修复不能及时,管理模式陈旧松散,整个水利工程的避险加固和建设发展的过程将会艰辛而漫长。
结合实际,河南省位居中原,向来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但近年来的水利问题越来越制约粮食稳产增产。近几年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农民群众也多次呼吁 反映,建议政府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为农民办实事。而农田水利向来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因此做好农田水利的建
设和管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田灌溉问题成为摆在政府和农民面前的重中之重。
作为洛阳市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对自己家乡的水利灌溉问题认识深刻。浇地一直都是个难题,取决于上游是否放水;而且,农田是否灌溉一直是粮食收成好坏的关键。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出谋划策为做好我市农业生产工作,寒假期间,我与几位关注农村现状的同学分组对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项调研。调研主要在洛阳市汝阳县、偃师市、新安县、周口市、南阳市等地进行。此次调研旨在 了解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分析相关的问题症结所在 ,为当地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及改革提供一些有效数据。 四、调查过程:
我们利用寒假回家,对河南省三个市进行调查,分别为洛阳,南阳和周口。我们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和农民访谈。填写调查问卷时,村民们都十分热情配合并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水利设施情况。做访谈时,我们在农民的带领下,参观一些水利设施,如:水库,渠道,地下井等。 五、调查结果
一直以来河南都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河南农作商品化程度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程度都比较低,所以地处中原的河
南却很难让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一现状有很多原因但是农村树立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调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发放100分调查问卷进行关于关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胡调查。调查地点为河南省洛阳、南阳、周口地区的农村。多数调查者拥有的耕地面积为3—7亩。20%的农民在2010年春季的旱灾中有所损失,造成的损失在每亩地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集中在20%—35%之间。23%的农民在2010年夏季的水灾中蒙受损失,水灾造成的损失在每亩地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集中在65%—85%之间。
1 80%的农民居住的地方水里设施建设极其简单且不完善,而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的仅仅占到10%。
2 68%的农民反映当地的水利设施主要是地下井,近25%反映是河水。
3 43%的人认为这些水利设施的在预防旱涝灾害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26%的人认为作用一般,24%的人认为作用恨微小。
4 在水利设施未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方面57%的人的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利用,17%的人认为是因为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过差造成的而19%的人则认为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水利设施建设过少
5在当今农业的收成状况依赖于自然天气的问题上41%的认为是百分之百53%的人认为依赖程度较大只有6%的人认为以来的成都较小。
6农村地区每年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及其维护的费用50%的地区低于1000元50%的地区是1000—2000元。
7 54%的农民认为当地应该加强引水灌溉的建设,14%的农民则支持开挖机井,12%的农民则觉得应该建设堤坝蓄水灌溉。
8 40%的农民认为当地水利设施改进的重点在于开发水源,31%的人认为应该修建引水渠道,20%的人认为应该引入更先进的灌溉设备以实现科学灌溉 9%对现有设备实现合理利用,加强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监管。
9在当地水利设施建设阻碍的调查上50%的认为是因为资金不足,38%的人认为是当地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利,12%认为是由于技术限制。
10近五年来政府为农村水利建设做出的努力有,1,发水源:开凿机井。2,引水渠道及设备:铺设管道,购置水泵。3,引进新设备:修建喷灌。
水利设施的缺陷主要是1,资金:资金不足。2,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金。3,政府的监管:监督管理不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用电的稳定,设备 引运用时间过长缺少维修。
(3) 农民希望政府做出的努力是1,资金:提供更多的资金,
如给以灌溉补贴。2,水利设施建设:实现有农田田即有可灌溉的水井及便利的硬水设施。3,管理:加强设施的管理力度,对农田天水利设施的建设做合理的规划。
8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1,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2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水利设施的建设不科学,不符合农作物种植的特点。3,管理: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不能保证设施及时有效的利用。农民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解决。 六、问题分析
1、水利设施较少,且质量较差。
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多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且已有的水利设施建设质量较差,不能够重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且给农田灌溉带来了众多不便。 2、用于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的资金较少。
调查显示,当前河南省农村用于建设和维护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水利设施出现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修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利设施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农田灌溉。
3、对水利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不够。
经过调查,38%的村民认为阻碍本村水利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的难点在于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力。这就造成了水利设施建设质量差,新建成的水利设施不能反复使用,被迫闲置。此外,一些需要用电的水利设施由于供电不够稳定以及不能及时供电,致使农田灌溉困难或误了农时,给粮食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得影响。
4、水利设施建设不科学,不符合农作物种植特点。 负责水利社会司建设的相关部门,没能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种植特点以及当地已有水利设施的状况,盲目引进新的水利设施。建成后发现工程不配套,已有的水利设施并不足以保证新设施的运作。如:洛阳部分地区耗资修建的千亩喷灌区,不能保证灌溉后土壤保墒状况良好,导致农作物减产,被弃用。
5、农民保护设施意识较为淡薄,水利设施偷盗、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一些人企图占小便宜的行为,顺手牵走一些水利设施,造成水利设施不能够正常使用,以及必须在使用过后必须带走,给农民带来极大不便。
6、接受农民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农民提出问题后不能够得到解决。
农民发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后,找不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七、建议
1、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保证工程质量。
仔细调查本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认清急需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制定逐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方案,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谨慎施工,认真监督以保证工程质量。 2、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政府应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保证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同时也应该合理规划和监督,以确保资金的合理、有效的利用。
3、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政府应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监督和管理,可参考、引进其他地区的优良的管理机制,实现政府和村民共同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水利设施的建筑质量,以及能源供应的稳定。 4、结合农作物种植特点,科学进行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前,认真研究农作物种植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灌溉设施。以充分利用资金,更好的服务于农田灌溉。
5、加强宣传,增强农民保护水利设施的意识。 通过人员宣传,发放宣传册等手段,增强农民保护水利
设施的意识。让农民群众意识到保护好水利设施是利己利人的,破坏则是害己害己的行为。同时对破坏、盗窃水利设施的行为施以相应的处罚,以保证水利设施的安全。 6、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以确保问题出现后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在村里建立起反馈问题的部门,以保证问题可以被提出,并得到有效的解决。亦可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来监督反馈问题部门的工作。
7、创新投入机制,实行多元化投入。
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探索对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加大对发展节水、水保等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投资和参与信心。 八、总结:
由实地调查的信息可得,农田水利设施的问题主要是:一资金不足,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和使用科技含量高的水利设施;二是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三是监督管理不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用电的稳定;四是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多数年代悠久,长时间来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而新的设施的建设基本上是停滞的。现在的当务之急,一是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如给以灌溉补贴。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
设:实现有农田田即有可灌溉的水井及便利的硬水设施。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的管理体系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利用企事业单位的形式来管理水利设施建设正是我国制度改革可行的方向,这样既解决了建设和修复的资金投入问题,也能使工程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更解决了管理制度松散和管理人员职能不明导致管理缺失的现象管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农民认为当前的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原因主要有:1,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2,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水利设施的建设不科学,不符合农作物种植的特点。3,管理: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不能保证设施及时有效的利用。农民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解决。只有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共同管理,在有力的管理之下,水利设施的建设才会迅速有序地发展起来,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大的保障,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
近年来旱涝灾害日益频繁,对农业生产造成诸多损失。为了解河南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状况,确定目前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特进行此次调查。感谢您的合作。
家庭地址 家庭人数 田地 亩
2010年春季的旱灾对您的农产品造成的损失是 元,占每亩地收入的 % 。2010年夏季水灾对您的农产品造成的损失是 元,占每亩地收入的 % 。
1 您认为本村水利设施(水渠、喷灌、堤坝等)建设现状如何? A有且完善 B有但不完善 C没有 2 本地区灌溉设施主要为
A 地下井 B 河水 C喷灌 3 本地区防治水灾主要依赖于____举措?
A修建堤坝 B上游水坝 C水库 D____
4 现已具备的水利设施在抵御旱涝灾害方面效果如何? A 很好 B 一般 C 不好
5 你认为目前本村的水利设施建设存在那些不足? A 水利设施质量差 B水利设施少
C水利设施建设不符合农作物种植特点不能被很好利用 6本村农业收成依赖于自然天气的程度如何? A较大 B较小 C完全
7村里每年(以近十年的平均数来记)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大约为___ A 低于1000 B 1000-2000 C 2000-5000 D 5000以上 8你认为当前本村的灌溉设施改进的重点方向在于___?
A 开发水源(修建水井、水库) B修建引水渠道 C引入更先进的灌溉设备以实现科学灌溉 D 9您认为阻碍本村水利设施更加完善的难点是什么?
A资金缺乏B有关部门监管不力C技术限制D其他(补充)
10近5年来政府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上做出了那些努力?还有那些不足?为完善农村的水利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如开发水源,修建更便利的引水设施,提供农田灌溉补贴等)
11您认为本村目前的水利设施是否被充分利用起来?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建设不够科学、时间过长缺乏维修、质量差作用小、管理不到位等)
调查结果总结
为调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发放100分调查问卷进行关于关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胡调查。调查地点为河南省洛阳、南阳、周口地区的农村。多数调查者拥有的耕地面积为3—7亩。20%的农民在2010年春季的旱灾中有所损失,造成的损失在每亩地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集中在20%—35%之间。23%的农民在2010年夏季的水灾中蒙受损失,水灾造成的损失在每亩地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集中在65%—85%之间。
水利设施建设总结表
选项及题标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第八题 第九题 第十题 A 10% 62% 43% D 7%无防水灾设施或依赖与自然沟 渠 17% 57% 16% 41% 53% 6% 50% 50% 0% 54% 14% 12% 5% 40% 31% 20% 9%对现有设备实现合理利用,加 强对现有水利设施的监管 50% 38% 12% 0% (1) 近五年来政府做出的努力:1,开发水源:开凿机 井。2,引水渠道及设备:铺设管道,购置水泵。3,引进 新设备:修建喷灌。 (2)水利设施存在的缺陷:1,资金:资金不足。2,工程 质量: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浪费资金。3,政府的 监管:监督管理不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用电的稳定,设备 引运用时间过长缺少维修。 (4) 希望政府可以做出的努力:1,资金:提供更多的资 金,如给以灌溉补贴。2,水利设施建设:实现有农田田即 有可灌溉的水井及便利的硬水设施。3,管理:加强设施的 管理力度,对农田天水利设施的建设做合理的规划。 (1)84%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的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原因:1,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差,不能重复使用。 2,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性:水利设施的建设 不科学,不符合农作物种植的特点。 3,管理: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不能保证设施 及时有效的利用。农民提出问题后不能得到解 决。 B 80% 38% 26% C 10% 0% 24% 第十一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