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来源:爱站旅游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1

题目:输入信号为一频率为10 Hz的正弦波,观察对于同一输入信号有不同的抽

样频率时,恢复道信号道不同形态。 抽样仿真框图如下:

其中,Scope1显示原始信号波形

Scope2显示脉冲抽样信号波形 Scope3显示抽样后的信号波形

Scope4显示通过低通滤波器后恢复道信号波形

1.当抽样频率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即抽样频率为30 Hz,各波形图如下:

2.当抽样频率等于信号频率两倍时,即抽样频率为20 Hz,恢复的信号波形如下:

3.当抽样频率小于信号频率两倍,如抽样频率为5 Hz,恢复的信号波形如下:

分析:由此可见,当抽样频率小于信号频率两倍时,恢复信号的波形出现失真。

设计2

题目:比较A律十三折线和mu律十五折线曲线的量化误差以及量化之前与量化之后的正弦信号。

量化仿真框图如下:

分析:本题中,由sine wave产生一个正弦信号,该信号分别通过两个抽样量化编码器,按照A律十三折线曲线和mu律十五折线曲线产生量化输出信号,然后将计算得到的量化误差的均方值通过一个复用器输入到示波器Scope,观察两种量化编码器产生的量化误差。由示波器Scope1显示量化前后的正弦信号。

实验结果如下图:

Scope输出波形

Scope1输出波形

参考文献:

樊昌信,曹丽娜 《通信原理(第六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