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访万家 携手育新苗
南营中学 许富丽
老实说,“家访”一词对于我这个从事教育十几年的老师来说,当然不会陌生,但自从大多数人拥有了手机后,我虽记不清有多少次是因为工作需要,专程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深入的家访,但不用回忆也知道屈指可数。教育学生,当然能认识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而我在工作中,自认教育是吃良心饭的,对工作也还认真负责,也挺重视与家长沟通的,为了构建家校联系这个重要平台,电话、告家长书、召开家长会等是我惯用的家校联系方式,学习网班级空间也在由点及面地逐步尝试中,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图简便,好操作,要么使用手机联系,小问题电话里简单交流,再者要么就是通知家长来校达成共识,只要不是特殊问题,往往是“无事不登学生的三宝殿”。对于开始上级部门“家家到,家家访”的要求一直有些不理解,但仍随着全省轰轰烈烈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开始挨家挨户的走进了学生的家庭,也随着不断的家访过程悄然转变着自己对家访的看法和认识……
秋雨绵绵,临近放学时,天空中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天空变得阴沉沉的。我和杨老师随学生易帆一起到他家里进行了家访。
孩子一听我们老师要到他家里去家访,脸一下子红了,一时感觉有点手足无措了,看得出来孩子很紧张。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感,我有意识地和他聊天,让他放松心情。一路上,通过聊天多少了解到了一些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
因为家访前,我电话通知了孩子的妈妈。妈妈听说我们要到家家访,特意在路边迎接我们。到家后,家长热情的接待我们,让孩子给我们递上热茶,送来水果。学生家里布置
得很温馨,孩子的房间里有一大排书柜,书柜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三百六十五夜故事》、《格林童话》等等。可以看出孩子平时喜欢看书。我问易帆:“书柜里的书都看了吗?”他说:“都看了,有些书都看好几遍了。”看来孩子的家长平时也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我们坐在沙发上,与家长聊天,谈论着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对易帆学习认真努力,爱看书进行了表扬,也指出了孩子的不足。杨老师跟易帆以后的学习上提出两点要求:一,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每一节课至少要发一次;二、作业中要把字写好,因为一个人的字代表一个人的外在素质。孩子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记住了老师的话。在杨老师提出的要求上,我再加上那个一点那就是作业时做到仔细,不马虎,写作业或者考试都要注意细节。我们 相信这次家访在孩子的心中一点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也会在他今后的成长中有一点点的促进。离开家时,家长把我们送出老远,他们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感谢老师为孩子付出的努力。
离开易帆家,雨下得更大了,雨水打到地上溅起水花浸湿了我们的裤脚,我们踏着雨水走进了胡雨帆的家,这是我们今天家访的第二站。胡雨帆的妈妈早已经在楼下等候。一看到我们就说晚上就到饭馆一起吃个饭,都已经预定了。我们连忙拒绝,感谢家长的一份诚意。
走进胡雨帆的家,家虽然不够大,但给人一种干净舒适的感觉。胡雨帆正在做作业,看到老师光临,连忙起身迎接,端茶送水,很是热情。胡雨帆,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但是平时在家,妈妈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很紧,本学期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
从孩子妈妈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孩子在家学习的一些状况,如果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就会松懈,在家依赖性很强。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进行了交谈,对她的进步我们大大表扬,并帮助学生安排好学习的时间表,这样有步骤的去学习,就不会紊乱,每天空出时间多看
书,积累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告诉家长在今后要多联系,多沟通,这样能为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相信经过这次家访,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接下来的家访,也更是让我对“课外访万家”这个活动理解得不再那么肤浅,虽然辛苦,但我的脚步坚定地踏踏实实地走在家访中,也不断改变着我对家访的看法,以下是我这一阶段家访中的点滴感悟:
一、热情的家长暖人心
每走进一户学生家庭,绝大多数学生会雀跃不已,仿佛受到了什么奖赏,开心地围着老师转,主动地给老师送上热情的微笑和茶水,教师上门家访,本是寻常工作之一,但多数家长认为家访更是一种表现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他们对于教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表现了最最朴实的感谢,有的家长一看到我们去,院子里的橘子,匆忙摘下非得塞给我们,有的呢多次热情的留我们吃饭,有的呢硬拽我们去餐馆吃饭,我们一面为之感动,一面又委婉地表示拒绝。家访中家长的热情,让我们教师也得到了家长最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也许就是这份热情,这份理解和尊重才会紧密的联系家与校,才会产生更大的教育合力。
二、家访对于学校和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
一户一户地走进学生家庭,总会听到学生的邻居或家人议论:“多好的学校,多负责的老师!”让我们也为之脸红,原本普通寻常的工作,却让我们得到了受之有愧的褒奖,但可见家访工作不仅仅是联系,更是一种对工作负责的体现,有着家长来校或手机联系那些硬邦邦沟通中无法比拟的人性化,家访使学校和教师更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也就是这
种信任,更能化解多少不理解中产生的矛盾。
三、家访,让我们更真实的了解学生和学生家庭
一次次的家访,也让我跟深入地了解我的学生,了解他们不为我知的闪光点,了解他们在家的生活学习状态,看到他们的书桌、房间,游戏……也让我见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家庭,了解到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能力范围,单亲孩子范花蕾的家庭让我心酸动情,也坚定了我帮扶她的信念;周梦晨家庭的阶段性习惯教育也让我不免为之拍手叫好,让我都不得不佩服,值得我向其他家长推广和自己借鉴。
四、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和想法回
家访前,我也做了很多准备,梳理了很多东西,以便在家访时带给家长,让家长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带着一颗真诚实在的心而去,或祝贺进步,或赞扬优点,或委婉有针对性指出问题,指导改进。同时也宣传了教育法规和相关政策,还针对很多共性问题例如留守生家庭教育问题,周边上学困难校车安全问题等等,与家长共同商榷,能指导的给予指导,能解决的解决,不能的,就带着思考和想法回来,或继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或反馈学校找寻解决办法。
五、收获宝贵建议
家访中,我们做好家访手记的记载工作,详实地纪录了学生在家的点滴情况,也收获了大量家长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并通过在校分组交流,想办法解决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
总之,此次活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肩上的担子责无旁贷,坚定了
做一名朴朴实实的育花人的信念,家访只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方式,我们要善用好家访,用心感悟,与家长产生教育无穷的教育合力,善待孩子,教好孩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