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字概念印象不深。在小班,我们主要是以5以内数量关系为主。同时涵盖大小排序、找一种特征分类等相关内容。主要以观察小班幼儿对数字活动的兴趣为出发点。
一、 以蒙氏教学为主,通过感官让幼儿去感知数字。
首先,我们以砂数字板为起点,让幼儿看、摸去感知数字与周围板的不同。数字摸到手上是什么感觉?(糙糙的),而边上的板摸到手上有时什么感觉?(滑滑的),幼儿边摸边读1,摸3遍,读3遍,手口一致,同样方法摸0—5,再通过三阶段教学法的学习,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印象。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把数字编成儿歌,形象化的语言,幼儿学起来更快、更形象有趣。如: 1像铅笔细又长,2 像鸭子水中游,3 像耳朵听声音,4 像红旗随风飘,5 像钩子来钓鱼,0 像鸡蛋圆又圆。同时让幼儿初步学习排序,1 后面是2 ,2 后面是3 ,-----并整体认读,手口一致,让幼儿有个初步印象,最后,让每个幼儿动手去操作练习,了解正确的书写顺序。
二、 通过数棒(红蓝棒)的学习,进一步和数字配对练习
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演示,手口一致的摸红蓝棒,特别是红蓝接缝处数下一个数字,重点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左手三指推住数棒一端,右手二指摸,口里数1,直到结尾处向下切。并说:这是1.再同样方法摸下一根数棒,特别是接缝处要提醒幼儿注意。边摸边数1到蓝色时数2。直到结尾处向下切结束。依次类推,并把长棒按从下
往上排,左端对齐,并认读3遍,再取数卡按从下往上1到5配对练习。让幼儿通过数棒活动来对数字活动有兴趣。
三、 通过纺锤棒与纺锤棒箱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字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在这一活动中,先出示数字卡片1,让幼儿认读,1像铅笔细又长,并让幼儿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如1可以表示1个苹果,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让幼儿去想象。如一台冰箱、一个娃娃„„而数字2又像鸭子水里游。又可以表示什么呢?2个电风扇。从幼儿身上去找。如2是眼睛可用2表示、2只耳朵、2只手„„可以在教室里、家里,好多地方都可以去找一找。依次类推学习下面的数字。幼儿发言积极,特别感兴趣,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幼儿在认识纺锤棒及箱子时,知道了纺锤棒箱有数字0-4,5-9,了解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学习1的纺锤棒时,用右手取一根棒子,放在左手上推一下,表示1根纺锤棒,再用皮筋绑住表示1,对应地放在箱子对应的数1的格子里。依次类推,拿到4,再认识“0”,0就表示没有,就不用放纺锤棒了。幼儿每人操作练习,先去数卡0—4进行按从小到大排队,插在分类合上,在进行纺锤棒的练习,对应放在数卡下面,进行对应练习。幼儿了解了数字的意义也更加乐于学习,更加专注开心。结束时,要求幼儿把材料按原样收拾好,放回原处,便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 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例1如:喜羊羊餐厅 食物制作——厨师培训——就餐 很多个1组合起来成为许多,许多是由很多个1组合而成的。对厨师
而言,许多个馄饨煮熟了放在一个碗里就是一碗馄饨;对顾客而言,买了一碗馄饨可吃到许多馄饨„„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受1和许多的关系。
例2 如:对对商店 从选择商品——摆放商品
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首先 的是2所代表的含义,2可以表示2个苹果、2个娃娃、2个玩具;其次不是所有的2所代表的商品都可以进入对对商店,只有成双成对的商品才可以,比如;鞋子、袜子、手套等。这些都是有2个相同成对称的物体组成的,都必须在一起共同使用的,两只鞋子在一起是一双。买一双实际上是买了两只鞋子。对对商店的商品具有成双成对的特点,因此摆放物品也很有讲究,不能随意摆放,这也是锻炼幼儿观察力的好机会。 例3:玩开汽车游戏 不同的交通工具——乘车子
引导幼儿玩开汽车游戏,老师为幼儿用纸箱子做了小汽车。不同的交通工具乘坐不同数量的人数,规定好自行车最多做2人,三轮车最多做3人,小汽车做4人,大公共汽车最多做5人。由于场地原因,我们让幼儿玩公共汽车和自行车,在场地上画上箭头表示行驶的方向,同时隐含了有序性,小汽车、行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驶行走,做到了既安全有有序。
另外,还通过日常活动,请家长配合。
从生活入手,让孩子多观察多发现,如家里有3口人,用3来表示、有一台冰箱、两台空调,让幼儿去发现,去探索,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字活动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班里的幼儿对数字活动特别感性趣,喜欢去发现去探索,寻找其中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