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来源:爱站旅游
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易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近代科技革命 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古希腊某著名哲学家提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 C.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2、3 5、6 9、10 13、14 17、18 中 4 7、8 11、12 15、16 19、20 21、22 解析:A 题干中“都是人为的产物”“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与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相符,故A项正确。

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外界的环境和人事常常变化,知识也不断在更新,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这反映他的主张是( )

A.肯定知识即美德 B.人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人要追求自由平等 D.人要不断地认识自我

解析:D 题干主要论述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没有提及知识即美德,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法律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谈及人的自由平等问题,故C项错误;通过“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人要随着外界环境和人事的变化来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故D项正确。

- 1 -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格拉底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和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这说明苏格拉底( ) A.开创了一套辩证科学

B.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C.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D.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解析: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思想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否定了道德、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力,导致雅典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为此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故D项正确。A项“开创”说法不准确,B项非材料内容,C项为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意义,故均排除。

4.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 ) A.崇尚知识美德 B.重视道德规范 C.尊崇法律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

解析:C A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与材料中“柏拉图”不符,故错误;B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与材料中“柏拉图”不符,故错误;C项与材料中“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法律”不符,故错误。 5.一些风化史研究者惊呼:“从风化的视角看,文艺复兴有诸多乱象,礼崩乐坏。”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C.文艺复兴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D.文艺复兴的成果集中于政治方面

解析:B 材料“诸多乱象,礼崩乐坏”反映出文艺复兴对教会的冲击,没有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对教会的冲击,是因为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冲击了当时教会统治下的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未否定宗教信仰,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成果集中于思想方面,故D项错误。

6.“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 )

- 2 -

A.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 B.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 C.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 D.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

解析:A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并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与材料内容相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中“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不符,故排除。

7.达·芬奇的旷世遗作《救世主》(如图)中的耶稣没有圣光,左手持水晶球,右手高举祝福的手势。该画在2017年11月16日拍卖会上以4.5亿美元落槌。该作品与中世纪宗教画的主要区别是( )

A.宣扬耶稣权威 B.反映现实生活 C.倡导反抗精神 D.主张宗教改革

解析:B 这幅图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画中耶稣没有圣光,人物形象贴近现实,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反映现实的生活,故B项正确,D项错误。画中耶稣无圣光,将神与人的距离拉近,而非宣扬耶稣权威,A项错误。C项反抗精神在材料中未体现。

8.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此可知当时( )

作者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赋予恋人的角色 将贝特丽丝描绘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进入天堂的女神 将劳拉描绘成不肯揭开面纱的“忍心的美人”、圣母 直接描写玛利亚的外貌,她那鹅蛋脸儿才真像百合花般洁白 A.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 C.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

解析:A 材料中文艺复兴的代表作者将恋人描绘为“集真善美于一身”“圣母”等体现对人的推崇,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道德水准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未脱离宗教影响,仍多以宗教作为题材,排除B、C、D三项。

9.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

- 3 -

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解析:B 马丁·路德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早已灭亡,这里的“罗马霸权”实际上是指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粉碎罗马霸权”的主旨不符;路德创立的新教与现代宗教倡导的信仰自由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宗教迫害现象非常严重,D项错误。

10.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 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 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

解析:A 材料中马丁·路德主张精神上的自由、世俗事务上的服从,所谓的“世俗事务上的服从”是指服从君主权威,A项正确;所谓的“精神上的自由”是指反对教会的权威,B项错误;C、D两项符合马丁·路德的主张,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错误。

11.有学者研究发现,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 ) A.阶级对立十分严重 B.家长权威得到充分尊重 C.新旧教会逐渐合流 D.人文主义受到沉重打击

解析:B 这里的“父母的同意”与“父母包办”不是一个概念,“父母的同意”虽然与“自由恋爱”有一定抵触,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人文主义并不矛盾,B项正确,D项错误;“阶级对立”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形成新教、天主教与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材料为教义的更新而非新旧教会合流,排除C项。

12.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 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 4 -

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

解析:D 1517年,马丁·路德开始在德国进行宗教改革,1520~1525年是德国的宗教改革时期,“小册子”印刷、发行量大,“谈话”“演说”“图画”等内容体现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利于新教向普通民众宣传其主张,D项正确;“主导形式”在材料中体现不出,A项错误;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适应了德意志统一的趋势,不是“小册子”,B、C两项夸大了“小册子”的作用。

13.有学者说:“启蒙运动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指( )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解析:C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强调人的思考和判断,推动着人对世界认识的改变,C项正确;三权分立、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政治思想,是理性主义思维下思想改变的具体体现,A、B、D三项错误。

14.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 A.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B.分权制衡说 D.三权分立说

解析:C 天赋人权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分权制衡说主张国家权力应当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B项错误;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施行暴政,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C项正确;三权分立制度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彼此平衡的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5.启蒙思想家们出版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大量发行通俗易懂的文章和小册子。启蒙思想家们的做法( )

A.提升了民众的教育水平 B.目的是推动科技的进步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意在瓦解封建神学统治

解析:C 启蒙思想家们的做法反映出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他们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而其对

- 5 -

科学知识通俗易懂的宣传,有利于改变人类思维的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普及科学知识不等于提升了民众的教育水平,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的活动在于启迪民众,推动科技进步不是主观目的,对封建神学的打击是客观影响,B、D两项错误。

16.17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思想家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这说明他( )

A.认为中华帝国政治制度无与伦比 B.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表达自身诉求 C.肯定宗教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主张加强东西方无神论比较研究

解析:B 材料中“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家培尔通过肯定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事轻鬼神的特征来宣扬以人的理性来观察思考世界的主张,B项正确。 17.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以同一高度落下,重的比轻的先着地。但伽利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后,得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作了落体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统治人们思想长达2 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以上材料说明伽利略对科学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B.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C.创立了新的科学理论

D.使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第一次发生动摇

解析:A 材料“伽利略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验”“落体实验”反映了伽利略釆用了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故选A项。

1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或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 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 6 -

解析:B 材料中“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表明本题是找寻这些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思想都是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通过人的思考找寻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所以本题选择B项;A项表述本身错误;C、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学与知识的作用,而是分析其产生原因。

19.如图为李强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查阅资料时看到的某书的部分目录。他认为该书的出版在当时(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三章 生存斗争 第四章 自然选择 ……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标志着社会进化学说的创立 C.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D.已成为传播启蒙思想的力作

解析:C 根据材料中的“生存斗争”“自然选择”,可知这本书是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论思想的著作,其中的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主张,沉重打击了封建神权的上帝造人说,C项正确;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A项错误;《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学说的创立,不是社会进化学说,B项错误;启蒙思想宣扬理性主义,主张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生物进化论无关,D项错误。

20.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 A.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 7 -

解析:C 根据材料“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可知,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5分,22题15分,共 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认为,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能干的君臣一死,昔日的富强就会衰落;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他还认为,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明确主张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反复强调“治强生于法”“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据施觉怀《韩非评传》等

材料二 把治权寄托于少数贤良,毋宁交给多数平民;法律的统治才是最好的统治。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行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而使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因为在这里,治者和被治者都是自由民,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他们都享受法律上的权利;有了法律可以遵循,即使统治者也不敢胡作非为,破坏 法纪。

——据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关于“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法”的认识的不同之处。(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只是靠君主和臣下的能干来治国,国家的稳定和富强只是暂时的……只有定下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得出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国家稳定富强的重要手段;根据材料一“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得出法治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治国‘不务德而务法’”、材料二“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行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得出韩非重法轻德,亚里士多德既重法又重德;根据材料一“治理国家就要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材料二“人尽管聪明睿智,然而他有感情,因之即会产生不公道、不平等,

- 8 -

而使政治腐化。用法律来统治则可以免却上述流弊”得出韩非“利用”人性弱点,亚里士多德“限制”人性弱点;结合所学二者生活的时代政治背景得出韩非重法是为了推行君主专制,本质仍是“人治”,而亚里士多德重法则是为了维护城邦的民主政治。

答案:(1)认识:法治优于人治;法治是国家稳定和富强的重要手段;治理国家应顺应人的自私自利性,赏罚分明。(每点2分,共6分)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百家争鸣,文化氛围宽松。(三点以下每点2分,答出三点7分)

(2)韩非重法轻德,亚里士多德既重法又重德;韩非重法是为了推行君主专制,本质上是“人治”,亚里士多德重法是为了维护城邦民主政治;韩非“利用”人性弱点,亚里士多德“限制”人性弱点。(每点4分,共1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分)

解析:结合所学,17世纪到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解放就是追求理性的过程,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分别从外在技术上与内在精神上使得人类克服自身在社会中不自由的状态,据此得出论题。然后结合17世纪到20世纪科技发展状况及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举例论证所立论题即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理性是实现自由的工具。

阐述:在自然科学方面,17世纪的“科学革命”,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蒸汽机的改进,火车、轮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19世纪中期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电能的广泛运用,加之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发明的相继问世,既展示了人类运用理性掌握机械原理的实

在性,证明了理性的伟大,也表明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行动自由。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人们将理性用以探索人类社会问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未来国家组织形态。19世纪,俄国、日本、德意志、法国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宗教神权对人的奴役和封建王权对人的专制大为减轻,人类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大的自由。

- 9 -

总之,近代以来人们借助理性工具,不断克服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不自由状态。 示例二

论题:崇尚理性、追求自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

阐述:17世纪到20世纪杰出的自然科学成就彰显了人类理性的探索和对理性、自由的开拓,克服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不自由状态。(15分)

1687年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开拓了人类观察、研究世界的全新 视角。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方面的不足,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冲击着基督教上帝造人说。

总之,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而获得更大自由的历史。(15分)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