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k h》教案1
设计理念:
《gkh》拼音教学在设计上运用了多种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创设学习“生气”,增强基础“底气”,培养语文“灵气”。
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gkh,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练习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培养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三个声母的音,认清字形。练习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准备:
1、鸽子卡通图片、蝌蚪卡通图片、小朋友卡通图片、相关板面布置; 2、声母gkh的字母卡片;
3、“鸽”、“蝌”、“喝”三个汉字字卡; 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画面,引导看图 师:小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呀? 2、生自由发言:鸽子、蝌蚪、小朋友 3、生与鸽子、蝌蚪、小朋友问好。 4、师讲故事:
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鸽子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来飞去,可快活了!
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呀游,开心得不得了!小朋友们也出来游玩,它飞呀飞呀,哟,口渴了,于是,他们坐在河边,喝了几口水,哇,真是清凉可口,好舒服呀!这一天,小鸽子、小蝌蚪、小朋友们都好开心!
二、读儿歌,通过认字学声母 1、出示语境歌:
师:嗯,小朋友们喜欢小鸽子、小蝌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它们喔!瞧,老师把它们玩时的开心画面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小儿歌,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今天天气真正好, 一只鸽子天上飞, 一群蝌蚪水里游, 小朋友们口喝了, 坐在河边把水喝。 2、多形式读语境歌
(1)拍手异步跟读、拍手同步跟读 (2)师生接读、男女生接读 (3)拍手齐读
3、认识gkh的形,学习发音 师:小朋友们都是聪明的小博士吗? 生:是!
师:好,老师来考考你们喔! (1)考考聪明小博士:
(出示词语:鸽子、蝌蚪、喝水,学生齐认读) (2)再考考聪明小博士:
(出示字宝宝:鸽、蝌、喝,学生齐认读) (3)引出声母gkh
师扮声母宝宝:咦,是谁在叫我们呀?
师:哦,原来小朋友们刚才读的字宝宝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声母宝宝
的名字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4)出示顺口溜: 鸽子鸽子ggg 蝌蚪蝌蚪kkk 喝水喝水hhh (5)师领读顺口溜 (6)生齐读顺口溜 (7)各种方式认读声母gkh
(8)出示课件,观察声母gkh的字形,师指导发音
g宝宝像什么呀?(像个9字ggg)——读g时,声音稍微拉长一些; k宝宝像什么呀?(像挺机kkk)——读k时,要送气,要读重一些; h宝宝像什么呀?(像把椅子hhh)——读h时,要短一些、轻一些。 (9)小组开火车比赛发音 (10)指名发音
4、快乐拼音游戏:听音摘果子
游戏规则:师念口号:小朋友,注意听,XXX。生根据师发音从“果树”上摘下相应的“拼音果子”。其他的学生从自己的拼音卡片里拿出相应的卡片。摘对了,大家一起拍手说:“嘿嘿嘿,摘对了。”果子就作为奖品送给孩子。摘错了,大家一起拍手说:“嘿嘿嘿,摘错了。”摘错的孩子再另摘。
三、学写gkh
1、小朋友们真棒!声母gkh和大家玩得可开心了。为了养足精神等下和大家一起玩更好玩的游戏,他们现在想回家休息一下了。我们来送他们回家吧!
2、观察gkh在拼音格中的占位,指名说,师示范,生书空,在拼音本上跟写3个。
课中操:我们也来休息休息。轻音乐,小手小手 四、学习gkh的两拼音节 1、出示: g k
ha ka
a
h ha
师:声母gkh和a组成音节该怎么读呢?请小朋友们先和同桌试着拼一拼,看谁能拼得准确。
抽几个学生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现在老师和大家来合作,我读韵母,你们来拼好吗? 师生合作拼读(师用手指读):师——我读a,生——我读ga 师——我读a,生——我读ka 师——我读a,生——我读ha 学生之间练习。
不加韵母支架,直接拼读。 2、同样学习音节:韵母eu。 五、拓展游戏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敢挑战更难的音节吗?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hé gù gé kǎ hú ké gū hǔ 学生读对后,奖励贴纸。或者在课件里出现掌声。 六、小结
《g k h》教案2
设计理念:
一年级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有困难,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教学目标
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想看看吗? 1、播放课体。
2、仔细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揭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3位声母宝宝就是g、k、h。
(点击课件,出现“g、k、h”的卡通形象,并开口说话,“小朋友们好,我们是g、k、h声母宝宝,希望和大家交朋友”。)
师:你想先认识谁?
指名一生随意选择,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将文中的插图变静为动,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引出g、k、h,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乐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运用“你看到了什么”的导向性体验,透发了学习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发言结果来看,每个学生的发现可谓独特,个性得到了张扬。)
二、教学g、k、h。 (一)相机指导学习g。 师:谁会叫它的名字? 1、指名示范读。 2、学生评议。
3、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记清形。
师:名字会叫了,再看看他的样子,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把你的发现编成顺口溜就更好了。 生1:像个9字g、g、g。 生2:像个花环g、g、g。
(通过说说自己的发现,即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记住了形,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二)相机指导学习K。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一下子就交了个新朋友,朋友多了快乐多,我们再来交交新朋友。
1、点击蝌蚪,问:他的名字谁会叫?
2、指导发好“k”的音。(拿虫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放在嘴前,发g、k,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4、g、k对比读。
5、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K。 三、课中操,学念儿歌。
1、点击课件(伴音乐):出现卡通人物g、k说话:“小朋友学得不错,我们送给你们一首儿歌”。
出示: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了笑呵呵” 2、动作表演,学念儿歌。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超过10分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在课堂中宜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在这里,设计“动作表演念儿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学拼音的枯燥泛味;二来可以把刚学得的声母g、k在儿歌中进行复现;三来为引出声母“h”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相机指导学习“h”。
让我们来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他就是“h”。 谁来当小老师?
1、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 2、记清形。 五、指导书写。
1、游戏——“玩橡皮泥”。
①小伙伴合作,动手做一做g、k、h,再读一读,也可以去其他组看一看”。 ②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③小组互评。
2、指导在四线格内书写 ①师范写、解说。 ②学生配乐书写。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帮、互学,又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去其他各组走走,与更多的同学交流,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活动形式,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把自己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互评,使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此外,“玩橡皮泥”还让学生手脑并用,记住了“g、k、h”的形,为正确书写“g、k、h”作好了铺垫。)
六、多种形式,巩固g、k、h。
1“考一考”游戏。
每人拿着卡片,离开座位,去考考其他同学,同时也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挑战。 2、“一对一”游戏。
老师读什么声母,学生就找出什么声母。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在复习巩固时进行重复单 调的训练,往往达不到目的。而采用了多种练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3位声母宝宝,现在让我们看看声母宝宝会对我们说什么?(点击课件,g、k、h说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