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CX-2020-010 人员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2020.05.08

CX-2020-010 人员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 2020.05.08

来源:爱站旅游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1 目的

为了确保员工具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相适应的能力,通过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增强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意识,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岗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能力、意识水平评价和培训。 3 职责

3.1 办公室是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员工上岗要求、实施员工能力、意识评价、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协调培训资源,组织员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能力、意识或技能方面的培训。

3.2 生产科、安环科协助或参与本级及所属不同岗位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需求的识别,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的实施提供咨询、支持,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3.3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主管业务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方面的培训需求,参与培训的实施。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上岗条件的制定和能力、意识评价的实施,负责下属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与更新、部门培训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价与跟踪。 4 定义

4.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为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岗位风险辨识与控制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满足公司相关管理要求及岗位安全生产需要,公司所进行的以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以在岗辅导、演练为主要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持续学习行为或过程。

4.2 培训计划:对培训活动的安排,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师资、内容、方式及考核等。

1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4.3 直线领导:对员工的工作负有安排布置、监督和考核责任的直接管理者。 5 程序

5.1 人力资源配备

5.1.1 办公室组织各部门编制本公司《岗位任职要求》,明确岗位人员学历、培训及工作经历、资格的具体要求。

5.1.2 批准后的《岗位任职要求》应作为人员选择和安排的主要依据。办公室根据《岗位任职要求》为各部门、岗位配备与之相适应的人员。 5.2 能力、意识评价 5.2.1 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包括:

a) 承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

b) 在应急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管理者、指挥者、现场应急反应人员; c) 特种作业、特种设备操作及关键岗位人员; d) 相关方人员。 5.2.2 能力、意识评价内容

5.2.2.1 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意识评价的内容为:个人基本素质、组织与决策能力、创新发展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项工作能力。

5.2.2.2 操作人员能力、意识评价的内容为:

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意识; b) 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组织协调能力;

c) 个人学历、资历、技术等级证书、特种作业证和其他相关证书; d) 身体状况。

5.2.3 能力、意识评价的方法

5.2.3.1 公司设立能力、意识评价机构并由办公室实施其职责。 5.2.3.2 评价的方式:

a) 公司领导层的评价采取本人述职、群众评议的方式,具体由办公室组织; b) 各部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采取个人总结、员工评议的方式,由所属部

2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门负责人和办公室评定,每年组织一次;

c) 操作人员的评价采取技能培训或实际操作等方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资格证书,办公室和安环科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技术资格要不定期进行检查。

5.2.4 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5.2.4.1 办公室按照评价的要求与方式,制定整体实施计划和实施细则,明确具体职责、目的、方法、时间进度等事项,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5.2.4.2 实施计划、细则审批后,下发到各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并实施,并将实施结果上报办公室。

5.2.4.3 办公室负责编写工作汇报和能力、意识评价工作总结,上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 5.2.5 能力、意识评价的管理

5.2.5.1 外来施工队伍由生产科和安环科对其资质和能力、意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不予使用。

5.2.5.2 当员工由非重要岗位向重要岗位调整时,应按规定进行上岗前能力、意识评价。 5.2.5.3 经过能力、意识评价,其实际工作表现不能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员工,由所属部门组织培训,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履行原岗位职责;考核不合格的,由办公室批准后进行转岗或另行安排。

5.2.5.4 办公室是公司能力、意识评价的主管部门,在能力、意识评价过程中发挥协调、监督、指导、管理的综合职能,负责日常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能力、意识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5.2.5.5 办公室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各项职能,做好日常工作,合理安排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检查验收,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5.2.5.6 公司能力、意识评价的文件和资料由办公室保管,将各部门的能力、意识评价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评价的结果作为对员工个人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 5.3 培训 5.3.1 基本要求

5.3.1.1 员工被指定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必须接受与该工作相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经考核证明能胜任该工作,方能独立上岗。

5.3.1.2 所有员工应定期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再培训。国家法律法规

3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要求持证上岗的员工,遵照有关要求执行。

5.3.1.3 所有培训活动应立足于岗位实际需求,以满足岗位需求为核心。

5.3.1.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方式以在岗培训、辅导为主,脱产培训、讲授为辅,培训内容以相关管理规范、程序、操作规程为主。

5.3.1.5 培训下属是各级直线领导的职责之一,直线领导对其下属岗位胜任能力负责。 5.3.2 培训管理

5.3.2.1 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需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资格培训并持证上岗:

a)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b)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5.3.2.2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危险工艺操作人员等须取得相应特种作业资格证后,方准从事相关作业,持证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复审。

5.3.2.3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负责人、体系管理员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均需接受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组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5.3.2.4 以下员工应按照需求,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

a) 新入职员工,应经过公司、车间(工段)、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b) 工种调换、转岗、脱岗6个月以后重新上岗的员工,应重新进行车间(工段)级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以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相关员工应重新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

c) 临时劳务工、实习员工、外来人员以及其他临时进入公司工作的人员,应根据需要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

d) 新聘用(任)的管理人员、领导干部,需接受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

4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能源管理培训。

e) 其他人员按需要接受相应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 5.3.3 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维护

5.3.3.1 识别培训需求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a) 岗位基本技能要求; b) 岗位风险; c) 岗位操作规程;

d)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规范、程序等; e) 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f) 人员、工艺和设备变更;

g)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审核的结果; h) 业绩考核的结果;

i) 岗位能力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意识评估的结果; j) 事故和意外事件的教训; k) 应急演练与应急响应的总结;

l)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意识表现的分析与改进; m)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n) 再培训。

5.3.3.2 直线领导负责下属员工培训需求的识别与维护,应就培训需求与员工进行沟通,使其清楚地了解岗位要求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能力及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

5.3.3.3 每年12月20日前,办公室应依据岗位风险和任职要求,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交办公司进行汇总整理。《培训需求调查表》包括岗位名称、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培训周期、培训方式等主要内容。 5.3.4 培训计划的编制

5.3.4.1 办公室应组织各部门对岗位培训需求进行评估,并考虑培训资源的可利用性及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年度目标,根据评估结果编制下一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下发到各部门。各部门负责执行年度培训计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经营性质和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评

5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估岗位培训需求,更新《年度培训计划》。

5.3.4.2 年度培训计划中的每个培训项目均应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和要求、对象、形式、教材、师资及达到的效果。

5.3.4.3 培训计划应优先考虑在岗培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直线领导、基层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及资深员工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中的作用。 5.3.5 培训的实施 5.3.5.1 培训人:

培训人可以是公司最高管理者、员工的直线领导、体系管理员、各部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深员工,还可以是聘请的外部资深专家。 5.3.5.2 培训方式包括:

a) 课堂培训:

1) 适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规范、程序、通用管理体系知识的培训,如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通用规则及适用的法律、法规等;

2) 适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专业知识培训,除课堂讲解之外,辅助有对应的考试测验;

b) 各种会议:适用于工作过程中不同级别、专业和资历的员工之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经验、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c) 专题讨论:适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或者澄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规范、程序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或疑惑;

d) 岗位实际练习:适用于现场执行的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的培训,须在有资质员工的指导和观察下,实际演练培训的内容,掌握必要的技能;

e) 自学:适用于时间、空间难以集中的培训对象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知识培训。

5.3.5.3 培训计划的执行:

a) 一般情况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计划不得随意取消(受培训员工的工作性质发生改变除外)。如果确因某种客观原因不能按原计划执行时,直线领导应与办公室进行沟通协调,及时调整培训时间。培训实施时,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签到表》中签到;

6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b) 直线领导应保证下属的培训时间,并提供培训后上岗辅导;

c) 公司办公室应在培训资金、培训地点、培训设施、培训教材、培训师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d) 外培人员需填写《外出培训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参加。

5.3.5.4 每个季度结束后,各部门填写《培训完成情况统计表》,交办公室汇总整理。 5.3.6 培训考核及合格标准

5.3.6.1 评价人应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根据不同的培训方式,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及其合格标准如下:

a) 口头提问:100分:回答流利,答案完全正确;80分:回答流利,答案基本正确;60分:答案基本正确;不合格:回答错误。口头提问由评价人随机抽选参训人员,人数不少于1/3。在《培训考核记录表》中的成绩栏,被提问人员记录得分情况,其他人员记合格;

b) 笔试:满分100分,小于60分为不合格;

c) 技能演示:实际操作考核,100分:熟练;80分:基本熟练;不合格:不熟练。80分以上(含80分)为考核合格。由评价人随机抽选参训人员,人数不少于1/5,附实操照片,在《培训考核记录表》中的成绩栏,实操人员记录得分情况,其他人员记合格。

5.3.6.2 培训实施者填写《培训考核记录表》,笔试和技能演示需保留相应的考试内容和过程记录。

5.3.6.3 从事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和公司明确规定应持证上岗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5.3.7 培训实施的跟踪与反馈

5.3.7.1 培训人应全过程跟踪培训的实施,及时获取培训效果的反馈,根据反馈的结果,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如调整培训内容或培训方式。

5.3.7.2 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人应将学员的参与程度、考试成绩及时反馈给学员,鼓励学员积极完成培训课程。 5.3.8 培训效果评估

5.3.8.1 直线领导负责对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追踪与反馈。直线领导在学员参加培训后3个月内,通过观察日常工作和沟通评估培训效果,填写《培训效果评估表》。

7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5.3.8.2 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学员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意识、能力是否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

b)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规范、程序和操作规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c) 培训课程的设置(包括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人等)是否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 5.3.8.3 直线领导应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和反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能力评估还可考虑一下方面的建议:

a)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建议; b) 行为安全观察的建议; c) 事故和事件调查报告; d) 应急演习建议; e) 风险缝隙;

f) 变更分析(人员、技术或设备变更)。

5.3.8.4 办公室应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业绩考评,可随时对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员工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5.3.9 培训档案的管理

5.3.9.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培训档案主要包括:

a) 培训需求调查表; b) 年度培训计划; c) 培训实施的记录; d) 培训效果评价的记录; e) 安全教育台账; f) 相关证书、考核记录等。

5.3.9.2 办公室负责培训需求调查表、年度培训计划及新入职员工培训、评价记录等档案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5.3.9.3 安环科负责公司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等档案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5.3.9.4 生产科负责管理体系相关培训实施的记录、培训效果评价的记录等档案资料的保存

8

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版本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 CX-2020-010 A/0 文件名称

和管理。

5.3.9.5 各部门负责保存常规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价记录等档案资料的保存和管理。 6 相关文件

无 7 记录

7.1 培训需求调查表 7.2 年度培训计划 7.3 培训签到表 7.4 培训考核记录表 7.5 外出培训审批表 7.6 培训完成情况统计表 7.7 培训效果评价表 8 文件历史

版本 A/0 修订页码/章节 修订日期 修订人 批准人 修订内容 本文件为新订。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