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第5.1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题型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第5.1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题型专练)含解析

来源:爱站旅游


2019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1. 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下列关于14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14 D.中子数为14

【答案】B 【解析】14C中含有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14C中含有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4-6=8,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

2.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 A.O2、O3 B.Na2O、Na2O2

40

C.4019K、20Ca D.H、D、T

3.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质量数为34,则原子核里的中子数为( ) A.32 B.20 C.16 D.18

【答案】D 【解析】某元素原子R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所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4-16=18。

4.YBa2Cu8Ox(Y为元素钇)是磁悬浮列车中的重要超导材料,下列关于8939Y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50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9

90D.8939Y和39Y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答案】B 89Y39的质子数为39,中子数为89-39=50,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差为11。

5.下列微粒中,其最外层与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 A.S C.Cl

B.Mg D.Be

【答案】A 【解析】硫核外电子排布为:2、8、6,符合最外层与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故A正确;Mg核外电子排布为:2、8、2,不符合,故B错误;Cl核外电子排布为:2、8、7,不符合,故C错误;Be核外电子排布为:2、2,不符合,故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H、D、T与16O、17O、18O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36个 B.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H2、D2、T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为1∶2∶3 D.氕、氘发生核聚变成其他元素,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H、D、T组合H2、D2、T2、HD、HT、DT共6种;16O、17O、18O组合16O2、17O2、18O2、

16

O17O、16O18O、17O18O共6种,所以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共有6×6=36个,但其中有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分子,

故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个数小于36个,故A错误;H2、D2、T2均为氢气单质,属于一种物质,故B错误;H2、D2、T2在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比等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4∶6=1∶2∶3,故C正确;氕、氘发生聚变成其他元素,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7.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3Y2 B.X2Y C.Y3X2 D.Y2X3

【答案】D 【解析】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化合价为-2价,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易失电子,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知,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Y2X3。

8.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且X、Y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Y、Z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6,工业上用海水生产Z的单质,同时生成含元素Y的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Y>X>Z>W

B.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X、Y原子的个数比可能为1∶2 C.四种元素均能形成双原子单质分子

D.四种元素中,由任意两种元素化合可形成4种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判断出W、X、Y、Z分别为H、O、Na、Cl。原子半径:Na>Cl>O>H,A项错误;Y、Z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B项错误;Na无双原子单质分子,C项错误;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有NaCl、Na2O、Na2O2、NaH,D项正确。

10.现有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T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Y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M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相同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A.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溶于氨水 B.T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非极性键

C.Y与Z的单质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Y的反应要剧烈些 D.X和Y两元素之间有可能形成共价键

1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C2H6、H2O2、C2H5OH B.HCl、NaCl、MgCl2 C.H2O、CO2、Na2O2 D.NaOH、NaClO、Na2O

【答案】A 【解析】A中各物质只存在共价键,正确;B中HCl中为共价键,而NaCl、MgCl2中存在离子键,错误;C中Na2O2中为共价键和离子键,而H2O、CO2只存在共价键,错误;D中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而NaOH、NaClO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错误。

12.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M层电子数 A.a和c C.d和g

B.a和f D.c和g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答案】B 【解析】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13.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X原子可能为第ⅤA族元素 B.Y原子一定为第ⅠA族元素

C.该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

【答案】B 【解析】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结合球棍模型可得X原子为第ⅤA族元素,Y原子为第ⅦA族元素,B项错误。

1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为共价化合物 B.AD2的电子式为

C.B、C形成的化合物BC中所含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D.B2的结构式为N≡N

15.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

【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知,XYZ3可能为NaNO3、MgCO3,溶于水不能形成酸,A项错;若XYZ3为MgCO3,微溶于水,则XZ形成离子化合物MgO,B项正确;若XYZ3为NaNO3,易溶于水,YZ(NO)不是离子化合物,C项错;若XYZ3是离子化合物,YZ2为NO2或CO2,均不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

16.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Y 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W可形成双原子分子

D.M与W形成的化合物含极性共价键

【答案】A 【解析】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8.5×2=17,应为NH3,而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只能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N元素、M为H元素;X与Z可形成常见的XZ或XZ2型分子,则X为C元素、Z为O元素;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则W为Na。

17.下列物质按只含离子键、只含共价键、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氯气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 B.氯化钠 过氧化氢 氯化铵 C.氯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D.氯化钠 氦气 氢氧化钠

【答案】B

18.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蒸干,可得到NaHSO4。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因此其固体能够导电 B.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 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

【解析】虽然NaHSO4是离子化合物,但其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不能导电;NaHSO4固体中阳离子(Na)和阴离子(HSO4)的个数比是1∶1;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只是离子键,溶于水时电离成Na、H和SO24,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D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②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③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⑤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⑥在一种化合物中只能存在一种类型的化学键;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A.③④⑦⑧ B.①③④⑦⑧ C.①②⑤⑥⑨

D.①④⑦⑨

【解析】①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错误;②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错误;③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正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正确;⑤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错误;⑥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多种化学键,错误;⑦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正确;⑧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⑨氯化钠和HCl溶于水都发生电离,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前者是离子键,后者是共价键,错误,答案选C。

【答案】C

20.下表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物质 A CaF2 B CH3CH2OH C NH4NO3 D N2H4

所含化学键类型 所属化合物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答案】B

21.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X、W、M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消毒剂,其结构中只有离子键 C.元素Y与W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解析】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半导体材料,可知Y是Si,根据X、Y、Z、W同周期以及Z2、M2知Z是S,M是O(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为Na。离子半径:Z2>W,则W为Cl。Na、O能形成Na2O和Na2O2两种化合物,A错误;NaClO 中Cl与O以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ClO,B错误;Si与Cl均是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是共价键,C错误;Cl和O形成的单质Cl2、O3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D正确。

【答案】D

2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

【答案】B

28.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可生成盐; ②A的氧化物是生活中最常见液体,A、E同主族,C与B、D相邻;

③A、B、C、D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F,其组成原子数之比为5∶1∶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E2D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溶液与足量EDA的稀溶液混合,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与C的气态氢化物相遇有白烟及C2生成,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可生成盐M,则C为N元素,M为NH4NO3;②A的氧化物是生活中最常见液体,该液体应是水,结合原子序数可知,则A为H元素;A、E同主族,E的原子序数大于氮,则E为Na元素;C与B、D相邻,B、D原子序数均小于Na,可推知B为碳元素、D为O元素;③A、B、C、D四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F,其组成原子数之比为5∶1∶1∶3,则F为NH4HCO3。

【答案】(1) 第一周期第ⅠA族

(2)1∶2 离子键、共价键

(3)2OH+HCO3+NH4===CO2H2O 3+H2O+NH3·(4)3Cl2+8NH3===6NH4Cl+N2

29.X、Y、Z、W是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Z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W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Y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

(3)元素Z能与氢元素形成一价阴离子,该阴离子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_,与该离子电子总数相等的Z与氢形成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ZW3常温下呈液态,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X、Y、Z、W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________(用酸的分子式表示)。

(2)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 6C可用于考古。

(3)氮元素与氢元素形成-1价阴离子,由于氮元素显-3价,氢显+1价,因此该阴离子为NH2,其电子总数是10,与该离子电子总数相等的还有NH3、NH4。

(4)NCl3与H2O反应生成物中有碱,只能是NH3·H2O,N为-3价,Cl为+1价,酸应为HClO。

(5)H2CO3、HNO3、H2SO4、HClO4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H2CO3,H2CO3为弱酸。 【答案】(1) (2) 14 6C (3)10 NH4、NH3

(4)NCl3+4H2O===3HClO+NH3·H2O (5)H2CO3

30.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

X Y Z 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 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 +

W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 (1)画出W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强酸性,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的化合物M,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以M为燃料,Q为氧化剂,可作火箭推进剂,最终生成无毒的,且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氧 2H2S+O2===2H2O+2S↓(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NH4HSO4

点燃

(4)N2H4+2H2O2=====N2+4H2O

31.已知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三个连续短周期的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X、Z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为:X________、Z________。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它的共价键属于

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解析】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Z是O,则Y是N,N、O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1,所以W是Na,X、W同主族,又氮元素能够与X形成含有三个共价键的分子,所以X是H。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可知水作氧化剂。

【答案】(1)H O

(2)

H—O—O—H

极性

△+-

(3)NH4NO3 NH4+OH=====NH3↑+H2O 氧化剂

32.X、Y、Z、W、P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P位于同一周期。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 mol Y的单质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均为33.6 L。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8,X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W与P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 (2)经测定,在2.5×1.01×105Pa下,Y与P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为190 ℃,沸点为180 ℃,则该化合物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3)Z、W、P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Y与W形成的化合物遇水分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AlCl3 共价 (3)HCl、H2S、SiH4

(4)Al2S3+6H2O===2Al(OH)3+3H2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