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钳工实习教学的三要素
摘要:技工学校(院)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具有实际的操作技能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各个学院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越来越重视,钳工实习课是机械加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从怎样提高学生兴趣、教师的示范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这三个贯穿钳工实习的三个要素来阐述了如何做好钳工实习教学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钳工实习;兴趣;训练;素质
我院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取得用人单位的欢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操作能力不强的学生企业已不再欢迎。因此,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钳工是机加工中唯一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其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还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由于主要实习内容是传统的简单常规操作,与现代制造技术相差甚远,加之实习条件艰苦,学生在学习过现代制造课程后明显表现出对钳工的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在实习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对这种情绪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会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从思想上影响他们对机械制造的正确认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扩散,长远看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利。
目前我院的汽车、数控、机电、工程机械等专业都开设了钳工实习课程,如何搞好钳工实习也就成了我们每一个钳工指导教师的话题。通过不断的观察、总结,我认识到要让学生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注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对钳工实习的兴趣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实习兴趣产生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教师在实习教学课中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钳工实习的学习兴趣。
在钳工的首次技能训练课上,我会告诉学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快就会锯得直锉得平,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很强的,只不过在生活中他们没有机会发现而已。在随后的训练中,每个学生都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动手能力是高是低。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会不断地有学生非常欣喜地让我看他做的工件,告诉我他一次就能做好;也有同学发出叹息:原来我的动手能力不行。我就适时地对他进行指导,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使他重新鼓起勇气,认真练习下去。我还会特别强调女生实习的问题,告诉她们很多女生的实习成绩也非常好,因为女生在力气上的劣势,迫使她们在技巧上下苦功训练,再加上比较细心,所以通常女生的
成绩也会很好。
在开始练习前,我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加工的方法与过程等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实训工件完成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我还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增加课题小竞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信、敢于动手,让学生大胆去做,鼓励他们不要怕出错、怕失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有成就感以后,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建立起来。
二、注重示范教学,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在巡回指导中,我将学生先分成6~8人一个“小班”,进行小班化的示范演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又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去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纠正,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从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艺安排等。另外,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它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也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爱学习,不守旧,这些方方面面的融合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及各项基本素质,我还从教学内容上不断丰
富、更新,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跟紧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了解新工艺、新方法并用于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实习内容充实,易于接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钳工实习要实现全面素质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的实习指导教师都从自身做起,将教学改革进行下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总结提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忠明;实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J]交通职业信息,(3) .
[2]米伟哲;浅谈工程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14)
[3]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16-217
2005, 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