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课后知能检测19 新人教版必修2

(教师用书)高中化学 课后知能检测19 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爱站旅游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课后知能检测

19 新人教版必修2

1.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 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糖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答案】 D

2.(2013·临沂高一期末)青苹果(未成熟的苹果)汁遇碘变蓝色,熟的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这说明( )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物质 B.熟的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从青转熟时,淀粉水解生成单糖 D.苹果从青转熟时,单糖缩聚成淀粉

【解析】 青苹果遇碘变蓝,说明主要是淀粉;熟的苹果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说明有葡萄糖生成。

【答案】 C

3.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苯 C.乙酸和葡萄糖

B.蔗糖和纤维素 D.果糖和葡萄糖

【解析】 A项和B项中两物质最简式不同,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符合题意;D项中两物质最简式相同,但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4.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 D.可使小苏打溶液冒出气泡

1

【解析】 葡萄糖含有羟基,故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的一种);含有醛基,能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无羧基,所以不与NaHCO3反应,D错误。

【答案】 D

5.近日举办的“中国糖尿病教育高峰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截肢,加之失明,心血管等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 葡萄糖的检验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

【答案】 C

6.(双选)下列关于葡萄糖或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是最重要的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两倍 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 D.葡萄糖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析】 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成两倍关系,A项不正确;蔗糖无还原性,不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银镜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完成,蔗糖水解的催化剂H2SO4尚未中和,其水解液不发生银镜反应,C项正确;未加热反应不能进行,D项不正确。

【答案】 AD

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C.碘水

B.新制的Cu(OH)2 D.Na2CO3溶液

【解析】

CH3COOHaq加新制CuOH2

葡萄糖aq――――――→

淀粉aq

沉淀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产生砖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产生黑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答案】 B

2

8.(2013·福建高考)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解析】 熟悉物质结构并结合课本基本内容解答。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体放出,乙酸乙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可以区别。B.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C.聚氯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苯分子中也不存在碳碳双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双键和单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D.糖类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A

9.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如下实验,在该实验中,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适量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 ④加入几滴稀硫酸 ⑤加热

⑥加入碱液中和酸至呈碱性 A.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⑥③②

B.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③②④⑥⑤

【解析】 因为新制Cu(OH)2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稳定存在,而淀粉水解时加入了稀H2SO4作催化剂,所以注意在加入新制Cu(OH)2之前要用碱液中和酸至碱性,即⑥一定在③之前。

【答案】 C

10.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

①NaOH溶液 ②盐酸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C.①③④

B.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在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至碱性后,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在水解液中加碘水,检验未水解的淀粉。

【答案】 C

11.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 B.CH2Cl2和

3

C.淀粉和纤维素 D.乙酸和乙醇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和麦芽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是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n值不同,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B项为同一种物质。

【答案】 A

12.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产物不同

B.两者含有C、H、O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都可用(C6H10O5)n表示,都易溶于水

【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错;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C对;淀粉能部分溶于热水,纤维素不溶于水,D错。

【答案】 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见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要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以选用苯、CCl4或酒精作萃取剂 C.冰醋酸、淀粉、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D.用试管取出少量淀粉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解析】 A项,未用NaOH溶液将水解液中和至碱性;B项,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来萃取溴水中的Br2;C项,淀粉和纤维素均为混合物;D项,淀粉遇I2变蓝色,若溶液不变蓝色,则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答案】 D

14.某同学称取9 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过程如下: 加稀A溶液加B溶液加入C溶液

淀粉溶液――――→混合物―――→混合物―――→红色沉淀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3)当析出1.44 g红色沉淀,淀粉的水解率是______。(已知1 mol葡萄糖与新制Cu(OH)2

反应生成1 mol 红色沉淀Cu2O)

【解析】 (1)(2)测定淀粉的水解程度,加NaOH中和H2SO4,加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

悬浊液检验葡萄糖。若测定淀粉水解率,则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通过生成Cu2O的量来

4

推算淀粉水解了多少。所以,淀粉水解时加入的A为H2SO4,作催化剂,加入的B为NaOH,中和掉H2SO4,因为氧化反应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C为新制Cu(OH)2悬浊液。

催化剂

(3)(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6H10O5)n~nC6H12O6~nCu2O 162n 144n x 1.44 g

162n×1.44 g水解的淀粉质量为:x==1.62 g,

144n1.62 g

淀粉的水解率为:×100%=18%。

9 g

【答案】 (1)H2SO4 NaOH 新制Cu(OH)2悬浊液(合理答案均可)

(2)不可以 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只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此时的酸性环境破坏了新制Cu(OH)2悬浊液

(3)18%

15.某学校化学探究小组将地瓜干制成粉末,加入水、稀硫酸进行发酵水解实验: (1)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小组的同学取出水解产物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进行稀释,在稀释液中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解还没有开始 B.水解进行的不完全 C.水解液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发酵液中含有A、B、C、D等多种化合物。通过资料,他们还知道了以下实验事实:

①A和C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A是一种常见的单糖; ②B是含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D相同。 ③B经催化氧化可生成C;

④B和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E;

⑤D的组成为C:40%;H:6.7%;O:53.3%。D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450 mg D与0.2 mol·L

-1

的NaOH溶液25 mL完全反应,D也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写出产物中A、D、E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时,必须在水解液中加碱中和其酸性,然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

(2)根据①知A为一种还原性单糖,故A为葡萄糖,根据⑤知D分子中原子个数比:

N(C)∶N(H)∶N(O)=

其摩尔质量M=

40%6.7%53.3%∶∶=1∶2∶1,其最简式为CH2O,设其分子式为(CH2O)n,12116

0.45 g-1

=90 g·mol,所以n=3,分子式为C3H6O3,再结-1

0.2 mol·L×0.025 L

合其性质及由淀粉水解所得,

【答案】 (1)C

16.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D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充分水解发酵氧化氧化酯化A――――→B――→C――→D――→E――→F 催化剂已知2CH3CHO+O2――→2CH3COOH。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F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________(填符号)。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解析】 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C6H10O5)n],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H2OH(CHOH)4CHO],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CH3CH2OH),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CH3CHO),乙醛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催化下可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部分盐反应。凡是含醛基(—CHO)的有机物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

【答案】 (1)(C6H10O5)n CH2OH(CHOH)4CHO

H2SO4

(2)CH3COOC2H5+H2O

(3)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乙醇<水,水中的H比乙醇中—OH上的H活泼;②钠浮在水面上,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因密度水>Na>乙醇

CH3COOH+C2H5OH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