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实验小学 翁振东
教学内容:第十册19—20页,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长方体
立体图形。
2、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形成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课件、纸盒、相片、长方体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照过相吗?相片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还学过哪些图形?(生答:
随生答出示下列图形) 出示:
这些图形都在平面上占了一定大小,是平面图形。你们的相片夹在什么地方?(相册里)
把一个大活人夹在相册里可以吗?为什么?(因为相片是平面的,人是立体的)
我现在变个魔术,把相片变成立体的, 把许多相片重叠起来,变成立体图形问:还是平面图形吗?是什么形状? 师:日常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立体的,如:(投影出示:p19 实物图) 师: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的?平时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学生举许多例子)
师:长方体的用处真大,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新授
1.抽象出长方体的几何图形。
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由长方体实物抽象出长方体的几何图形,请学生说一说你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哪些知识?(放手让学生说长方体的特征,在说中长知识) 2.感知长方体。
摸长方体的表面,引导学生大胆说出是什么感觉。
1
摸“面”什么感觉?——平:这是长方体的“面”(板书) 摸“棱”什么感觉?——利:这是长方体的“棱”(板书) 摸“顶点”什么感觉?——尖:这是长方体的“顶点”(板书)
摸到棱时,学生可能表达不出“利”的感觉,师用一根粉笔在棱上划一下,粉笔被割了一道口子,问:这是什么感觉?
师:盒子的别的地方还能摸到这些感觉吗?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19—P20页的例1。(指导阅读,书中长知识)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用第一个学具袋里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
3.实践操作(分组合作,每个袋子里的长方形的个数6——8个不等。
让学生选择制作)
师:先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然后粘合成一个长方体。师在小组间指导。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师:通过刚才的制作,你知道了面的哪些知识?你用了几个长方形?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有六个面围成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相对的面是完全相等,由于长方体的面比较多,为了便于表达我们给每个面起个名字吧。(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后通过比较,以方位命名较好,命名为: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请制作出特殊长方体的同学按不同方位,说出哪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怎样? (2)、棱的认识
师:通过自学,结合制作过程,说一说什么是棱?棱是怎样产生的? 生答后,师再演示(或请一个学生上前协助演示棱是怎样形成的) 师:2个面相交形成棱。长方体有几条棱? (3)、顶点的认识
师:长方体的顶点是怎样形成的 ? 有几个顶点?
师:请用第二个学具袋里的长条及橡皮泥粘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师:你用了几根长条? 你是怎样选取长条的? 说明长方体的棱有几条? 进行分组,怎么分?分成几组?每一组的四条棱怎样?每个顶点是由几条棱相交而成的?(板书:3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 4、长方体的长、宽、高的认识
(1)把长方体的框架选一个顶点,留下连着这个顶点的三条棱,其余的拆掉,变成如下图形:(多媒体演示)
2
高
宽 长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的棱叫做长,前后纵方向的棱叫做宽,竖着方向的棱的长叫做高。 (2)、量一量自制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改变方位再量一次。 三、巩固练习 1、形成性练习 A、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 )的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 )。 (3)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有( )条是长、有( )是宽、有( )是高。
(4)特殊情况的长方体有( )个( )的面是( ),其余的四个面的大小( )。B、说出下列图形的长、宽、高。(单位:厘米)
2 、空间观念的培养。
(1) 根据左图已知的长、宽、高,想象整个长方体。
4 下面是( )形,长( )厘米,宽( )厘米
5 右面是( )形,长( )厘米,宽( )厘米
6 前面是( )形,长( )厘米,宽( )厘米
(2)看一个长方体,能不能看到以下的图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学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3
( ) ( ) ( ) ( )
(3)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长方体相对位置,下面是一组砖块叠成的图形。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案。
( ) ( ) (
(2) 请同学们讨论这张相片是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四、总结:学习这一节课后,你有哪些收获?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