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寨桃源景区项目建议书

上寨桃源景区项目建议书

来源:爱站旅游
上寨桃源景区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江西省新干县上寨桃源景区开发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自然资源旅游项目 三、项目实施单位:江西省新干县麦斜镇

四、项目建设地点:江西省新干县麦斜镇上寨村委会

五、项目建设目标:以自然风光观光为主要特色,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疗养健体等多功能为

一体的自然风光观光休闲度假区。通过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可完善集生态保护、风光欣赏、休闲娱乐综合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改善新干县的旅游硬件条件及软件环境,以适应自然生态保护和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的需要,达到提高新干县旅游经济效益,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目的。

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干县上寨桃源景区由水上娱乐与果林生态园区、泉瀑与农家乐游览

区、太落峰休闲度假区、好汉文化体验区等部分组成,总占地约十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有景区公路、游步道、餐饮接待设施、住宿设施、娱乐设施、健身保健设施、环保及通讯设施等。

七、项目总投资及效益: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水上娱乐与果林生态园区投资300万;

泉瀑农家乐游览区投资600万;太落峰休闲度假区投资200万;好汉文化体验区投资600万;其他设施投资2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重要性

第一节 项目背景

新干县是千年古县,地处赣中腹地,县城聚集和辐射范围大,新干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发展空间

大、潜力大,魅力极强。新干县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京九铁路、105国道、赣江水道贯穿县城,赣粤高速公路沿境而过,新干至乐安公路业已开通,新干县可在2小时内直达南昌、吉安、新余、抚州等地,人员交往极其便利。

上寨桃源景区范围地跨二镇一场,即金川镇、麦斜镇及洋峰垦殖场,处于三地交界之处,包括麦

斜上寨村委会、金川镇黄泥埠水库(桃源湖)及洋峰垦殖场所辖的熊家岭林场一部分,其中主景区上寨村属麦斜镇管辖。

第二节 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1996-2005年全国环境生态建设规划》。 2、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规范》,2003年。 5、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 6、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旅游管理条例》 2001年12月。

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局,《江西省旅游产业发

展与布局总体规划》2001年。

8、江西省政府,《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2000年。 9、吉安市政府《吉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 10、新干县政府,《新干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适应新干旅游业发展,扩大新干县旅游规模的需要。

新干县旅游业资源丰富,境内人文荟萃、山青水秀:有彻底改写南方历史、“中国青铜第一”的商

代大墓;有“小庐山”之誉的赣中最高峰玉华山;有“千里赣江第一洲”莒洲岛;有古树飞瀑的古村上寨;有毛泽东旧居、瑶湖度假区、东晋名刹东山寺、黎山石头城、战国粮仓遗址、岳飞点将台、张恨水故居、十万亩红桔园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新干的新兴产业。上寨桃源景区的开发利用已列入新干县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因此,有必要开发建设上寨桃源景区项目,适应新干旅游业发展,扩大新干县旅游规模,提升旅游硬件环境,以促进新干县旅游业更快发展。

二、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旅游经济学的观点认为:旅游业相对其高回报而言,属于投资较少、风险系数较小而且具有长远

稳定收益的行业。本项目开发建设后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旅游业带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村向更高附加值的现代旅游业发展,同时带动区域内交通、饮食、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观光旅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此,从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增加投资回报,改善区域居民生活的角度考虑,尽快开发建设上寨桃源景区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三、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

上寨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既具备观光旅游的优良条件,更是难得的绿色宝库。加快上寨桃源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林业和自然资源,降低当地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依存度,减缓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目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因此,为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此项目的开发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更是目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第一节 新干自然地理及旅游资源概况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京九铁路、赣江水道、105国道纵贯县境南北,赣粤高

速公路沿境而过。总面积1248平方公里,人口30万。境内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度,全年无霜期275天,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长。北部为平原,东南部多山地丘陵,地理特征为“六山一水两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新干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优势资源突出。包含了国家评价标准的8个主类、22个亚类和

58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137个(处),其中国家三、四级以上“优良级旅游资源”共30余个。新干境内人文荟萃、山青水秀:有彻底改写南方历史、“中国青铜第一”的商代大墓;有“小庐山”之誉的赣中最高峰玉华山;有“千里赣江第一洲”莒洲岛;有古树飞瀑的古村上寨;有毛泽东旧居、瑶湖度假区、东晋名刹东山寺、黎山石头城、战国粮仓遗址、岳飞点将台、张恨水故居、十万亩红桔园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

上寨桃源景区位于新干县南部,距县城(105国道)约25千米,地处新干与峡江两县交界处,

具有重要的区域联动开发的战略地位,也是新干县南部唯一一个旅游资源体量大、分布较为集中、等级相对较高的游览区,是新干县“南北呼应,东西飞翔” 发展格局中的南翼,在平衡县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寨桃源景区植被覆盖率高达80%,有利于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此外上寨古为绿林好汉所踞,

有相关人文传说及故事。自然生态与绿林文化的结合,可以策划开发成一个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景区。

本游览区的山地属云峰岭山脉,太落峰(旧称羊角岭)为其最高峰,南侧有尖老峰,太落峰东北面

为鸡落峰,这些山峰与其周边的上寨村山间盆地和黄泥埠水库,在地势上形成较大的落差,构成特有的“湖泊---山地---盆地——峡谷”地貌景观组合,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开发。

上寨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5.2℃,比县城年平均气温低2.5℃(县城年平均气温为

17.7℃),7月份平均气温25.5℃,比县城低3.9℃(县城7月份平均气温29.4℃),适宜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第二节 新干社会经济情况

新干交通便利,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京九铁路、105国道、赣江水道呈“川”字型纵贯县境南北。

京九铁路在新干县境内设有一个货站和一个县级客站;新干港河西综合码头已列入国家交通部“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该码头建成后将拥有3个500吨级的泊位,年吞吐量可达110万吨;建成通车的新干赣江大桥与赣粤高速公路挂线连接,乡乡镇镇均通油路,56.2%到村公路实行了硬化,全县已构建起联通县内、沟通县外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新干气候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全县环境完善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分别达到国家二

级标准和国家二类水水质标准。

新干物产丰饶,素有“粮仓、桔乡、林海、盐田、药邑”之美称。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3.3万亩,

粮食总产达5.7亿斤,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有果园面积15万余亩,三湖红桔是桔中珍品,自宋朝开始,历朝都列为朝廷贡品,是全国红桔生产基地;林地面积1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6%,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287万立方米;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金属矿藏12种、非金属矿藏10余种,主要有铜、盐、萤石等,尤以岩盐和花岗岩为最,岩盐总储量2.4亿吨,E级储量达23亿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商洲枳壳、三湖陈皮闻名全国,草珊瑚、银杏开发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目前全县中药材面积达18.5万亩,是全国枳壳生产基地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干始终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把主要精力集

中到和谐创业、加快发展上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9亿元,地方工业总产值完成23.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0元。农业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优质果稻、良种生猪、优质水产四大特色产业,其中年饲养商品猪82.8万头以上;工业初具规模,工业门类较多,涉及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包装、玻璃建材、轻纺、砂轮、食品、中药材加工等领域,主导产品有电动器具、精制食盐、赣酒、草珊瑚保健茶、花岗岩板材、水泥、塑料编织袋、玻璃灯饰、赤霉素等20余个系列,规化建设了一个工业园区,启动了盐化工业城、赣中粮油工业城、玻璃工业城、箱包皮具工业城和塑编包装工业城“五城”建设,拥有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和一批优良资产。城镇功能和形象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获得了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称号。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达,多次荣获全省先进文化县和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全省计划生育红旗县。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投资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全县引进省外资金7.07亿元,利用境外资金877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765万美元,荣获全省利用省外资金先进单位,并跨入了全省出口创汇大县行列。

第三节 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及评价

上寨游览区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其中以瀑布、山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人文

旅游资源则以乡村聚落及绿林传说文化为主体,下面从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和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本游览区以低山为骨架,山间盆地、山麓高丘为背景,以瀑布、湖泊、山地景观为特色。 旅游资源类型有:山岳、湖泊、泉瀑、民居和绿林好汉传说文化等。

从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呈“轴线式”分布格局,以县城至上寨的二级公路为

轴线,分布有:黄泥埠水库、熊家岭林场、上寨村以及三大群峰等旅游资源,这些资源构成轴线上的结点,各结点之间的车程均在20—30分钟之间,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有利于旅游产品开发和游览线路的组织。

二、游资源旅特色评价 A、湖光山色,完美组合

桃源湖(黄泥埠水库)为上寨游览区的第一个景点,距县城15千米,有二级公路直达,可进入

性良好。水库集雨面积17.83平方千米,水库总库容1710万立方米,水面3000余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种养业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库区中有岛屿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岛上绿树成荫,具备了一定的开发条件。岛屿四周分

布有许多半岛,形成众多湖湾、湖汊,有利于旅游项目的设置开发。

在水库的西南侧分布有大片桔园,距库区2千米处有熊家岭林场,种植有约500亩的梨园,品

种优良,有利于生态果园的旅游开发。

在水库的南面分布连绵起伏的三大群峰,即太落峰、鸡落峰和尖老峰,构成水库的景观背景。 因此,“湖面—果园—山岳”形成一个梯级景观组合,既有利于组合产品的开发,本身又形成一道

“湖光山色”的完美景观。

B、泉瀑飞流,深潭奇石

在上寨村的西北面分布有水口瀑布,落差约20米,由山泉汇集而成,陡坎、深潭密布。瀑布周

围奇石怪树掩映其间,两边绝壁青苔满布,飞瀑流溪、竹林峡谷是本游览区吸引力较大的一处资源。

C、山岳景观,连绵起伏

太落峰、鸡落峰和尖老峰呈7字型排开,连绵起伏,横亘于游览区的东南面,山势挺拔秀丽,登

峰俯视,山下景色尽收眼底,是本游览区的特色资源。

D、特色乡居,古树成林

上寨村是麦斜镇最偏远的村委会,辖两个村小组,村民基本上按姓氏分黄家、袁家两大聚落居住,

该村的民宅建筑很有特色,多为土砖青瓦结构,连排分布,户户以廊道连通,巷道以麻石铺砌,整齐幽深,体现出赣派山村聚落的特有风格,很具有乡土气息,适合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在村后的山岗上分布有大片古树名木共构的风水林,种类较多,以奇松、古枫、槠树为主,适宜开发生态教育旅游活动。

E、好汉传奇,绿林文化

上寨自古有绿林好汉在此安营扎寨,劫富济贫,在当地留下一定的传说及历史遗迹。适合迎合人

们的探奇心理再现当年绿林好汉传奇,开发绿林好汉文化体验旅游活动。

第四节 景区开发条件分析 一、优势条件

A、拥有良好的互补性旅游资源。本区的旅游资源从单体来看,不仅资源品位较高,而且这些资

源分布集中,类型互补,形成良好的组合群,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B、从区内交通条件分析,县城至桃源湖及上寨村为二级水泥公路,交通条件便利。 C、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为本游览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制约因素

上寨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游览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以及从业人员缺乏,急需引进和培养,否则,

势必制约游览地的开发和建设。

第四章 项目策划原则及市场分析

第一节 景区项目策划原则

上寨桃源景区开发要在突出主题、确定重点、体现意境、持续发展、市场导向、生态保护的一般

原则基础上遵循以下独特原则:

1、山水相依。即上寨、果园、黄泥埠水库、太落峰、瀑布的开发相结合。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

围绕水域娱乐、自然风光做文章,又注重对整个绿色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共同组合出山、水、林相协的“绿色大餐”。

2、多样有序。项目应依托不同资源体,针对不同的客源,力求多样而丰富;但同时作为一个旅

游区,要突出重点,分期有序开发,以重点带动一般,滚动发展。

3、市场导向。以客源市场需求为依据,确定开发规模和项目。

4、生态和谐。项目要符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要求,做到在保护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开发注重不

超越旅游环境容量的承受度,注重防止和处理新的污染,注重对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 开发定位与目标市场 一、游览区开发定位

根据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特色评价以及游览区在全县旅游发展中的定位,本游览区的开发定为:

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湖泊泉瀑观光游览区,绿林好汉文化体验区。

二、目标市场

从本游览区旅游资源特色和等级分析,其客源市场总体上以观光、休闲、娱乐的游客为主体,其

目标客源市场为:

◆近程客源市场

以新干县旅游客源市场为主体,辐射到其邻县,如峡江、新余、樟树、丰城等地。

◆中、远程客源市场

省内大中城市客源及承接全国各地来新干旅游的游客,通过县域旅游网络的链接带动作用,挖掘

该潜在客源市场。

三、开发步骤和目标

考虑到本游览区的规模、特性和市场变化,以及资金筹措和投入产出,本策划建议旅游开发分期、

分批进行,具体为:

◆近期(2006---2010年)

(1)目标。启动各景区景点建设,完成游览区基础设计建设,游览区建设初见规模。

(2)旅游接待和收入预期。到2010年,游览区年接待游客量5万人次,旅游收入1500万元。 (3)项目建设。游览区外部交通道路和内部游步道、桃源湖水上娱乐、荷花垂钓、红枫种植、

果园改良、水口瀑布、上寨农家乐、太落峰登山览胜等旅游项目。

◆中期(2011---2015年)

(1)目标。主要景区、景点建设完成,基本建成为新干县的一个主要游览区,成为国家AAA级

景区。

(2)旅游接待和收入预期。到2015年,旅游年接待量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4000万元。 (3)项目建设。桃源湖中心岛茶楼、红枫湾建成、桃源湖其他景点进一步完善、果园自助游规

模发展、太落峰军事野战游乐区及“好汉文化村”各项设施建设完成、休闲度假区建设初具规模。

◆远期(2016---2020年)

(1)目标。游览区建设全面完成,太落峰休闲度假区建设完成,进一步完善各景区、景点建设,

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并根据市场需要变化,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接待和收入预期。到2020年,旅游年接待量达2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8000万

元以上。

四、形象定位

上寨桃源景区的形象定位为:

湖光山色上寨游; 好汉文化、传奇上寨。

第五章 功能分区和重点项目策划

第一节 功能分区

根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资源性质、土地利用状况、将本游览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即: ◆水上娱乐与果林生态园区

◆泉瀑、农家乐游览区 ◆太落峰休闲度假区 ◆好汉文化体验区

一、水上娱乐与果林生态园区

功能区范围:黄泥埠水库及其岛屿和半岛、熊家岭林场等范围,形成一个集水上娱乐、果园观光

采摘于一体的自助游览区。

功能区定位:水上娱乐、果园采摘。为旅游者提供泛舟水上娱乐游、果园采摘自助游等旅游产品。 二、泉瀑、农家乐游览区

功能区范围:水口瀑布及周边的奇石怪树、上寨村黄家和袁家两姓氏的民居聚落、村后的古树名

木风水林等范围。

功能区定位:泉瀑观光,农家乐、生态教育。为旅游者提供瀑布、深潭、奇石观光游览、农家乐

和生态教育等旅游产品,集观光、旅游接待于一体的功能区。

三、太落峰休闲度假区

功能区范围:太落峰、尖老峰、鸡落峰等。

功能区定位:登山览胜,休闲度假。为旅游者提供健身、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四、“好汉文化”体验区

功能区范围:上寨村委会及周边山峰等。

功能区定位:古代绿林好汉文化再现,体验绿林好汉生活。为旅游者再现绿林山寨景观,体验“好

汉文化”。

第二节 分区重点项目策划

一、“水上娱乐与果林生态园区”重点项目策划 该区共策划重点旅游项目6个:

A、水上娱乐:在黄泥埠水库中心水域开发水上娱乐,包括电动游船、水浮床、水上自行车。也

可在水上设置一艘龙船作为水上餐厅,供游人在水上游览时用餐。

B、荷塘垂钓:在大坝的外侧有十余口人工鱼池,在鱼池中种植荷花,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

塘畔设垂钓台,使游客置身于一种垂钓的野趣之中。

C、竹苑茶楼:茶楼选址于库区的中心岛屿上,这里的环境营造以丛竹为背景,突出“幽静”,与

临近的半岛通过水路连接。茶楼一方面可作为库区的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优良的旅游服务;另一方面也是岛屿的主景建筑,起到点景的作用。茶楼的建筑以竹质结构为主,体现民族特色。

D、红枫湾:在库区的东面有数个相连的半岛,在这些半岛上种植大片的红枫,秋天枫叶红时,

与碧水、蓝天和曲折的湖岸线,形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打造成黄泥埠水库的一个亮点和卖点。半岛之间可修建浮桥、晃桥、滑索,即是交通工具,又是娱乐项目。

E、红湾鱼乐园:在红枫湾的水面上网箱放养一些观赏红锦鱼,湖湾间用浮桥连接,让游客“观鱼、

喂鱼、品鱼”。

F、自助果园:利用库区周边的桔园和熊家岭林场的梨园,开发采摘、品尝果实自助游活动,使

生产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实现双赢。

二、“泉瀑、农家乐游览区”重点项目策划 该区共策划重点旅游项目3个

A、水口瀑布:开发水口瀑布游览活动,在瀑布边的巨石上,用红字书写“水口瀑布”字样,在瀑

布深潭的一侧处修建一观景平台,供游人观景和拍照。修建瀑布区游览步行道。

B、农家乐:以上寨黄家和袁家两大民居聚落为载体,开发参与型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走乡

间、住农舍、品农家菜,学农艺”等系列活动。

C、古树名木生态教育游:利用上寨村后大片的古树名木风水林,开展保护生态环境教育游。 三、“太落峰休闲度假区”重点项目策划 该区共策划重点旅游项目3个

A、太落峰登山览胜游:包括两大建设项目:一是在山门的入口处修建一石质的仿古牌楼,作为

标志和路标,并可作为一个景点供游客拍照留影。二是从山麓修游步道至山顶,开发登山览胜游,并在山顶修建一个“太落亭”,供游人登山观景、拍照留念。

B、休闲度假区:包括餐厅、度假山庄、游客服务中心。地址选在山麓地带,这里四周群山环抱,

景色优美,适宜休闲度假活动的开展。度假山庄、餐厅、游客服务中心,建筑风格拟建成仿古式,室内装修则应现代化,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外部装修用材以自然材质为主,体现古朴性,展现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

C、度假山庄的建设规模按远期预测的旅游人次计算,以10万人次的20%计算度假型游客数量,

初期规划客房80间,餐位数300位。

D、军事野战游乐区:在太落峰的次山峰,开辟军事野战游乐项目,以适应青少年旅游市场的需

求。

四、“好汉文化”体验区重点项目策划 该区策划重点旅游项目2个

A、古寨复原。重建古代绿林好汉盘踞之山寨,再现当年绿林好汉齐聚山寨之情景。

B、古山寨情景再现展示。再现古山寨情景及进行古战场战斗表演,重点突出游客的参与和体验。

第六章 基础工程设施与开发

第一节 道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系统

A、主要解决游览区与国道的对接。从县城至黄泥埠水库已铺设了二级公路,路面状况良好,今

后应进行公路沿线绿化,种植行道树、绿化树。

B、拟开通上寨至县城的班车,解决游览区对外的交通。

C、车站、停车场。在黄泥埠和上寨各建一个车站和停车场,黄泥埠停车场建泊车位规划为80

个;上寨停车场建泊车位规划为80个。

二、内部交通规划

A、主干道:各景区与公路的连接路,规划为路面宽7米的水泥路。 B、游览大道:与主干道相连,通往各个景区,规划路面宽4—5米。

C、游步道:主要是指连接各景点的游步道,设计成环形路,遍布全景区,依势而建,游步道拟

修建为宽1.2—1.5米的石板路。

D、码头:在桃源湖湖区修建三个码头,分布于坝区、中心岛和红枫湾。 第二节 水电、通讯工程规划

A、在太落峰休闲度假区规划建一个水塔,解决度假山庄和游客服务中心的用水。

B、初期依据游览区50×1.7升/人日,度假区185×1.2升/人日的标准,确定各区用水量和给

水泵、贮水池的数量。

C、消防系统。各功能区配备消火栓龙头。

D、排水工程规划:(1)休闲度假区排污量按远期发展设计,建立一个污水处理站。(2)游览区的

卫生间应修建化粪池,定期进行清理。

E、供电规划:电网负荷重点在休闲度假区,建设一个10KV变压器,然后输送至各服务区。线

路设置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形式。

F、电讯规划:应建移动电话信号接收站,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线路的敷设,应采用电缆地下敷

设。

第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 一、保护区划

将整个游览区划分为三大部分:

A、核心保护区:黄泥埠水库、果园区、水口瀑布、休闲度假区、上寨村委会所在地、太落峰、

尖老峰和鸡落峰等。

B、外围保护区:游览区周围视线内的山体、水体和植被。 C、外围保护带:游览区外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二、保护措施

A、禁止开山采石,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严禁三废污染,在游览区设立垃圾桶和收集站。

C、生活污水应集中排放,定点、定区、定向排放,不得违规排污。

第七章 开发建设投资估算

一、上寨景区主要项目投资估算表 类 型 分项目 公路修建 投资规模 投资总额(万元) 300 50 主干道、游览道 基础 设施 游步道 给水管网敷设 排污设施 10千米 5千米 40 15 10 电力线敷设 电力线敷设 5千米 20 20 变压器1台 消防系统 1000KVA 3 50 停车场 码头 公厕 垃圾桶及标识 旅游 服务 设施 上寨游客服务中心 桃源湖游客餐馆接待中心 农家客栈 2个 3个 6个 各50个 500平方米 1000平方米 10 10 12 5 40 100 200 茶楼 度假山庄 观景亭或台 军事野战游乐场 50平方米 10栋 2个 30 500 10 50 30 景区牌楼 景区 建设 荷花垂钓 20 40 红枫湾 红湾鱼乐园 20 30 果林生态园 绿林古寨设施及景观、道具等 426 30 桃源湖水上娱乐设施 发展性 软项目 其他 合计 管理、导游员培训 10 50 宣传促销费 发展规划费 50 29 预备费 流动资金 100 2000 上表中,在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建筑工程按定额单价估算,设备费依据现行市场价估算,不

可预见费按2%估算,并综合当地的物价因素,为上寨游览区主要投资项目做出分析匡算,以提供招商开发参考。

二、游客规模预测 ◆2010年达10万人次; ◆2015年达20万人次; ◆2020年达30万人次。 三、投资效益分析

上寨桃源景区的开发经营将获得良好的旅游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中旅游投资效益

的获得主要通过景点门票收入、旅游饭店的食宿费与文化娱乐消费收入、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市内与长

途交通费收入以及其他如邮电通信收入等。以上寨桃源景区规划期内旅游产品开发规模和条件看,在规划近期末旅游者的人均主要消费估算如下:

(1)景点门票消费:40元/人; (2)餐饮费:每人次按30元计; (3)购物花费:预计平均每人20元; (4)文化体育游娱消费:预计每人20元; (5)住宿消费:预计每人50元。 共计160元(交通等未记在内)。

到规划近期末(2010年)旅游者在上寨桃源景区旅游花费不少于160元。而预计同期末来上

寨桃源景区的旅游者人数将达到年10万人次,则其直接年产值为10×155=1550(万元);纯利润700-800万元。以此计算投资回收期3年。

在规划中期末(2015年)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应当比近期有所提高,预计游客的花费当在280

元左右,而同期末到上寨桃源景区的旅游者人数将达到年20万人次,则其直接年产值为:20×280=5600 (万元);

在规划远期末(2020年)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将比中期有所提高,预计游客的花费为350元左

右,而同期末到上寨桃源景区的旅游人数将达到30万人次,则其直接年产值为:30×350=1.05 (亿元)。

附:1、新干旅游区位关系图

2、新干旅游资源分布图 3、上寨桃源景区区位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