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Z(g)△H<0
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恒容容器甲 恒压容器乙 X的物质的量(mol) n1 n2 Z的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φ1 φ2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B.n2>n1
C.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 D.φ2>φ1 显示解析试题篮
2.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M和1molN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 A.20%
显示解析试题篮
3.现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在密闭容器的容积、温度都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从以下两条途径建立平衡: Ⅰ.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mol,
Ⅱ.C、D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6mol.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Ⅰ、Ⅱ两条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达到平衡时,Ⅰ途径A的平衡浓度等于Ⅱ途径A的平衡浓度 D.达到平衡时,Ⅰ途径所得混合气密度为Ⅱ途径所得混合气密度的2倍 显示解析试题篮
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 A.0.16
显示解析试题篮
B.0.08
C.0.04
D.0.02
B.40%
C.60%
D.80%
5.在相同温度和体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三种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已知相同条件下2SO2(g)+O2(g)⇌2SO3(g)△H=-19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 甲 乙 丙 2mol SO2和1mo起始投入量 l O2 2mol S2mol SO2和2mol O2 O3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 Q1 热量(kJ) Q2 Q3 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 n1 n2 n3 平衡转化率 α1 α2 α3 平衡时压强 A.Q1=Q2>Q3 显示解析试题篮
B.n2>n1>n3
p1 p2 C.α1+α2=1
p3 D.p1>p2>p3
6.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2XY3(g);△H=-92.6kJ•mol-1,实验测得反应起始时、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不正确的是(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编号 X2 Y2 XY3 容器 ① 1 3 0 放热Q1=23.15kJ ② 0.6 1.8 0.8 Q2 A.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1 B.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C.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23.15×
3
5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L,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kJ 显示解析试题篮
kJ的热量
7.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表: CO2 H2 CO H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丁>乙>丙=甲 C.乙=丁>丙=甲 显示解析试题篮
8.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有反应:2A(g)+2B(g)⇌C(g)+3D(g),△H<0.现将2mol A和2mol 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 C和6mol 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体积为2V(如图1).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平衡时,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
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容器中物质C的浓度是乙容器中物质C的浓度的3倍 显示解析试题篮
B.乙>丁>甲>丙 D.丁>丙>乙>甲
9.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
xC(g)△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 显示解析试题篮
10.向容积相同的甲、乙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 NH3的浓度 反应物投入量 (mol•L-1) 能量变化 (Pa) 转化率 反应的 体系压强 反应物 甲 1mol N2、3mol H2 c1 放出a kJ p1 α1 乙 2mol NH3 c2 吸收b kJ p2 α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1=c2
B.a+b=1
C.p1>p2
D.α1+α2>1
1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A和1mol B,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D(g),达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w mol/L,若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重新按下列配比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然为w mol/L的是( ) A.6mol A+2mol B
B.1.5mol A+0.5mol B+1mol C+0.5mol D C.3mol A+1mol B+2mol C+1mol D D.4mol C+1mol D
1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在相同温度和体积均为1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四种不同的投料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容器 甲 乙 丙 丁 起始加入量 2mol SO2+1mol O2 1mol SO2+0.5mol O2 2mol SO3 2mol SO2+2mol O2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 a b c d 平衡时c(SO3)/mol•L-1 A.a<2b:e>2f C.a>d:e>h
e f B.a=c:e=g D.c+98.3e=196.6
g h 13.将3mol A和1mol B混合于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P中,以此时的温度、压强和体积作为起始条件,发生了如下反应:3A(g)+B(g)⇌2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容器P中,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 ) A.6mol A+2mol B C.2mol C+1mol B+1mol D
B.3mol A+1mol B+2mol C D.1mol C+2mol D
14.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 (g)+B (g)⇌3C (g)+D (s),已知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 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n%.
(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选择序号). A、体系压强不再变化 B、v正A=v逆B
C、体系的密度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2)如果用下列情况的配比作起始物,在同样的容器和温度下达到平衡,结果:C的物质的量为2w 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仍为n%的是
A、4mol A+2mol B+3mol C B、1mol A+1mol B+3mol C+1mol D
C、6mol C+4mol D D、2mol A+1mol B+3mol C+2mol D E、6mol A+3mol B+1mol D
(3)此反应的v-t图象如甲图,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乙图,请用“=、<、>”填空:①a1 a2; ②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甲 乙.
16.Ⅰ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使之反应合成NH3,平衡后,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w,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使之反应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仍为w,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用x、y、z表示.
(1)恒温恒容条件下:若x=0.75mol,则y= ,z= (2)恒温恒压条件下,x、y、z(均不小于0)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Ⅱ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应满足的关系是 2Z(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c(X)=0.5mol/L;c(Y)=0.1mol/L; c (Z)=1.6mol/L若用a、b、c 分别表示X Y Z的初始浓度(mol/L)则a、b a的取值范围为 Ⅲ在10℃和4×105Pa的条件下,当反应aA(g) 不变而压强改变,测得D的浓度变化如下: 压强(Pa) 4×105 6×105 10×105 20×105 dD(g)+eE(g),建立平衡后,维持温度D的浓度(mol/L) 0.085 0.126 0.200 0.440 (1)压强从4×105Pa增加到6×105Pa时,平衡向 (填“正”或“逆”)方向移动,理由是
(2)压强从10×105Pa增加到20×105Pa时,平衡向 (填“正”或“逆”)方向移动.
15.(2014•葫芦岛一模)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具有清洁、髙效等优良的性能.
(1 )CO2可用于合成二甲醚(CH3OCH3),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0(g)△H=-49.0kJ•mol-1 2CH3OH(g)=CH30CH3(g)+H20(g)△H=-23.5kJ•mol-1 则CO2与H2反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若反应2CH3OH(g)⇌CH3OCH3(g)+H20(g)在某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人一定量甲醇,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物质 CH3OCH3(g) H20(g) 浓度(mol•L-1) 0.60 0.60 ①比较该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填“>”“<”或“=”)
②若加入甲醇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横,则平衡后c(CH3OH)= ,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CH3)= (3 )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H=-90.8kJ•mol-1若在温度相同、容积均2L的3个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人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如下: 容器 甲2 乙 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molH2 1molCH3OH 2molCO、4molH2 CH3OH c1=0.25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吸收Q2kJ 放出Q3kJ 平衡常数 K1 K2 K3 反应物转化率 a1 a2 a3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v正(H2)=2v逆(CH3OH)
B.n(CO):n(H2):n(CH3OH)=1:2: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容器的压强不变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c2 B、Q1=Q2 C、K1=K2 D、a2+a3<100%
③如图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 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1-t2 t4-t5 t5-t6 t7-t8 K4 K4、K5、K6、K7之间的关系为
K5 K6 K7
(用“>”、“<”或“=”连接).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