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科学发展促跨越 改善民生构和谐
今年以来,官庄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部署,以创先争优为抓手,认真摆布工作,实现工业、农业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1—5月份,全镇限额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入、税收收入、镇级财政收入、储蓄余额分别完成1.9亿元、2.6亿元、232.8万元、113万元、2.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3%、58 %、28.5%、27%、25.4%。一季度完成潍坊认定的过1500万元的限额以上大项目1个,安丘认定限额以下项目3个,认定数额1200万元,列全市乡镇第五名。
坚持工业立镇 增强“动力引擎”
官庄镇按照“引龙头、带集群、成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以1200亩工业园区为平台,进一步完善园区设施,加快低能耗、无污染、高收益项目的引进。目前,投资2000万元的亚太中慧养殖项目和投资800万元的蔬菜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的百合制酒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电动车加工项目和投资3500万元的荣欣铸造项目已经确定投资意向。突出龙头带动。总投资2500万元的晟佑食品项目,是一家出口外向型企业,年生产能力5000吨,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利税150余万元,带动当地120多人就业;总投资6000万元的金源建材项目,产品已预定到明年6月份。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华麟国脉粮油项目,一期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18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主体已经建成,配套麦仓主体车间已建成5层,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机械化程度最高、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面粉加工企业,日加工小麦800-10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200万元,新规划5400平方米的华麟物流中心,建成后可为300人提供就业岗位,对周边粮食生产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强安铁塔、浩宇机械、新型建材不断增资扩产,销售收入和创税能力显著提高。
坚持农业品牌 打造“金字招牌”
1
“官庄的肉牛省第一,两河的大蒜、于家洼的大桃、管宁府的韭菜真赚钱,农民数钱笑开颜……”这一段顺口溜是该镇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一个品牌激活一个产业,一块块“金字招牌”,助推农产品“变脸”。品牌农业激发了农业的发展,为官庄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展品牌农业是官庄镇党委、政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决策。近年以来,该镇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为载体,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为基础,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已发展品牌农产品8个;无公害产品认证4个,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2.6万亩;规模化养殖场179个;发展嘉汇果蔬、凤舞山孔雀养殖、兴鲁肉牛养殖、支农农机等9家规模较大、效益好、影响大、带动广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入社农民达2万余人。合作社围绕自身主导产业建立了生产基地,带动近4万人。培育晟佑食品、国脉粮油、福兴食品、格瑞食品、亚泰中慧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积极引导这些优势加工企业向精深农产品业发展,扩展产品种类,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举提高了农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坚持民生为先 实现“惠民亲民”
一条条通村水泥公路向乡村延伸,一根根自来水管道伸到千家成户,一个个节水房排在田间地头,一座座现代化的教学楼拔地而起……这些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而这只是官庄镇“惠民、亲民”理念实践的一个缩影。纳税项目多了,品牌农业让农民的腰包鼓了,使得官庄镇有资金来发展社会事业,有了钱惠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也成了官庄镇领导班子共识。2009年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就餐的官庄中学学生餐厅;2010年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可容纳在校生1600多名的管公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 2011年投资550万元,建成官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楼,学生暑假后开学就可搬入整洁明亮的教室。届时官庄所有中小学教学资源将彻底得到优化整合。这连续的大手笔并没有就此结束,官庄镇正在谋划着新的蓝图:官庄标准化幼儿园教学楼、学校实验楼和管公学校学生餐厅也已完成规划设计,7月份即可开工建设;为让老百姓实
2
实在在感受到官庄镇发展的成果,官庄镇大力筹办“新农保”,通过广泛宣传,农民参保积极,截止至5月底,已完成60岁以上人口信息录入工作,60岁以下正在加紧办理,争取让所有符合条件的群众都参保;加大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全镇9个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社区卫生室,为辖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公共卫生普及率达100%。
坚持创先争优 保障“科学发展”
创先争优活动是促进各项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积极倡树典型,在镇机关、部门站所、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等领域和层面选树30个集体典型和60个个人典型,靠典型示范、典型引路、典型推动,在全镇营造学习典型、争当典型、创造典型的浓厚氛围,把“创先创新、争创一流”变成全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创先争优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把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计划生育当作争当先锋的主战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生动课堂,让他们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创新思路,在应对复杂局面中经受考验,在处置棘手问题中丰富经验,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创先争优积极与村“两委”换届相结合,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工作片制度,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参与换届选举工作。全镇共抽调包村干部101人作为换届指导员,为全镇换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采取各片先培训,镇党委后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任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培训“两委”干部300多人。建立健全村“两委”组织体系及规章制度。目前,各村正着手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三年任期目标规划,完善、修订本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各项规章制度。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