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2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2运动的规律性 教学设计
2.2运动的规律性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第二课第二框,主要讲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重点揭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实践价值。本框题是在第一框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周易》节选的解读、对我国抗疫成就取得以及十八洞村脱贫成功的原因分析,了解运动的含义,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了解规律的含义,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了解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事物存在的方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终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

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及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珠穆朗玛峰长高了”短视频。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测量队八名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020年12月8日,给珠峰量身高的结果公布,珠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之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壳板块的运动而不断变化。

结合材料说明,思考珠峰的形成及“长高”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教授新课

议题一:规律是客观的

议题情境一:1.阅读《周易》节选文字信息。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

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议学任务:谈谈你对《周易》中这句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议学提示:这段文字描述了自然界常见的日月交替、寒暑变换的客观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中物质运动的哲学反思,“日”“月”“寒”“暑”都是运动的,并且是有规律的,说明了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议题情境一:2.阅读“中国疫情的控制”文字信息。 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北京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严格的落实,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7月11日起,新发地市场执行“14 +14”天隔离观察措施的人员开始分批解除隔离,生活逐步回到正常轨道。

6月6日,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做客百度健康医典。钟南山院士在直播中提到,自然免疫要一个国家60-70%的人感染以后,大概会造成3000-4000万人死亡,那代价太大了!所以解决办法还是要靠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中国大

陆已有6种疫苗在临床试验中。

议学任务:从事物运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的疫情能够迅速得到控制?人类可以研发出新冠疫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议学提示:疫情传播有规律且是客观的,我国按规律办事,采取严格措施阻断传播的途径。人能够认识世界,人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

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议题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议题情境二:阅读“新冠疫苗”相关短视频。 议学任务:从新冠肺炎的出现,到人们认识它、探究其本质、到预防治疗以及疫苗研发与接种取得的巨大成绩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行为 分析 医生发现了不同一般情况的肺炎 发现问题,意识的能动性。 对发热、咳嗽的病人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 专家探究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中间宿主和最终宿主 借助高科技模拟病毒侵害过程,提出隔离、内防外控的应对方法 ,预测防控取得关键胜利的时间节点。 有目的的进行检查 有目的有步骤积极主动的研究问题;背后问题,探究事物的本质 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议题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议题情境三:观看“十八洞村”短视频并阅读相关文字材料。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该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人均耕地少、交通设施落后等,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11月3日,**考察十八洞村时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

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人均耕地0.83亩,种什么?在哪儿种?经过充分调研,村里的群众把目光投向当地特产轿猴桃,大力发展称猴桃经济,取得了成功。该村结合实际,又发展了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和苗绣等产业。2017年,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

议学任务:结合材料,说一说做事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请用具体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议题提示:十八洞村之所以能够成功甩掉贫困帽子,就在于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五、课堂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