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老鼠爷爷的生日》教学反思
《老鼠爷爷的生日》主要讲了小老鼠一家为老鼠爷爷过生日,分工做蛋糕的故事。我选取了绘本故事中的一些重要图片,再利用白板把故事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幼儿借助白板课件来理解小老鼠一家为老鼠爷爷过生日的情节并掌握老鼠一家分工制作蛋糕的过程。
整个活动上下来,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悟:
一、教学活动的目标设定要符合孩子的学习发展特点
其实一开始的活动我是在大班上的,活动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观看动画片(其实就是没有声音的故事图片播放)。大班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和对事情的推理想象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所以当观看好动画片之后大部分孩子已经完全能够把故事内容及一些细节掌握了。再请孩子们说说小老鼠一家的成员时他们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在进行活动最关键也是本活动的重点掌握老鼠们分工做蛋糕时的动作和过程时,大班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较好地掌握,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难度了。所以后来我在教学目标上做了修改,把目标制定相对简单一些,把最后给老师制作生日蛋糕的环节给去掉了,变成了中班的语言活动。同样观察动画片,中班的孩子观察力肯定没有大班的孩子观察得仔细,所以便出现了在说说故事讲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中班的孩子说的都是简短的语句,像:“做蛋糕”、“唱生日歌”、“过生日”这样类似的回答。正是由于他们这样的回答,没有很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才有接下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根据班级孩子们的学习发展特点来制定,要让孩子们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不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太容易没有难度地去掌握知识,这样对孩子们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二、适当地借助教学媒体能帮助孩子对知识的掌握
本活动我制作了相应的白板课件,借助白板课件的互动让孩子
能更好地掌握故事内容和分辨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在观察老鼠外形特征、认识老鼠的一家这一环节时,我借助“聚光灯”的功能帮助幼儿局部观察、辨认老鼠一家的成员,让孩子的观察集中在其中两位成员上,再加上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孩子们就很容易地掌握老鼠一家的成员了。还有在有序观察小老鼠做蛋糕的动态掌握做蛋糕的动作时,我利用“绘画笔”在小老鼠们制作蛋糕的图片下画上了一条从左到右的指示箭头,让孩子们从左到右有序地观察图片,为什么要强调让孩子从左到右地观察呢?因为这里有小老鼠们制作蛋糕的过程先后顺序,还有就是要培养孩子有序观察图片的习惯。有了这一个指示箭头,中班的孩子也会根据箭头方向有序地观察图片了。这样对之后制作蛋糕的过程和分工就帮助很大。
我之所以说要适当地选择教学媒体,是因为教学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的运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不能让教学媒体喧宾夺主。我们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教学教案来设计,而不能让教案去配合课件。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机动不能完全跟着教案进行
教案是死的,而我们老师和孩子是活的,教师在组织任何活动时都会跟着孩子的表现来作出相应的反应。就像活动中让孩子说说小老鼠们制作蛋糕的动作时,孩子们在说“老鼠哥哥在打鸡蛋”,而教案中是这样描述的“老鼠哥哥在敲鸡蛋”,我并没有纠正孩子的回答,因为“打鸡蛋”同样可以描述老鼠哥哥的动作,可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这个字更容易被他们接受。有时老师可以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进行,但有时孩子们的思路发生错误的时候老师就要巧妙地把他们的错误想法给转过来。在认识老鼠姐姐老鼠妹妹时,就有孩子把老鼠妹妹说成是老鼠弟弟。因为他们觉得老鼠姐姐边上矮小的那个就应该是老鼠弟弟。这时我就抓住了老鼠妹妹穿裙子这一点,让孩子们说说裙子是妹妹穿的还是弟弟穿的,这样让孩子们自己把疑问给说出来了。我在没有直接给孩子否定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把不正确的理解给纠正过来,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回答的积极性。
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是无法预测的,作为老师应该多动脑,多运用教学机智,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组织教学活动,让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