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研究
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研究 魏 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重庆市渝北区401121) 【摘 要】线路传输设计,主要是确定光缆线路的线路传输再生段距离,传输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传输质量,因此传输设计是设计中的 重要一环。工程建设中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招投标、设计任务书的下达、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 和工程建设中的工程管理等。本文从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思路入手对线路设计的施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线路设计;线路施工 【中图分类号】TN9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4222(2013)10—0033—02 引百 工程设计是指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按照国家的有关 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在规定的范围内,考虑拟建工程综合技 术的可行性、先进性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客观条件 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和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按照建设 项目的需要,利用勘察、测量所取得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标准以 如图1为架空光缆的立杆图。 r. r 工 辨1 1 趁盘 J\ 己爝软符 -● 堆俺:cnl 及现阶段提供的材料等,把可行性研究中推荐的最佳方案具 体化,形成图纸、文字,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的过程。 2.1.1立杆 图1架空光缆的立杆图 1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思路 1.1设计要求 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通信技术经济政策, 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必须保证通信质量,做到技术 选用电杆类型:基本杆高8m,梢径150mm。如遇特殊地 段、跨越障碍或公路、铁路时,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9m.10m 等杆高。8m基本电杆洞深,表面为石质达到t.2m,其它土质达 到1.5m。电杆标号以设计段落为独立单位进行编写.最下一 个字离地面宜为2.5m,杆号字面面向公路,白底黑字,字体为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能够满足施工、运营和适用的要 求。设计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兼顾近期与远期通信发展的 需求.合理利用已有的网络设施和设备,以保证建设项目的 阿拉伯数字等要求。 施工注意事项:检查洞深合格后,方能立杆。直线上的电 杆(中间杆)其中心垂线与路由中心线左右偏差应小于5cm.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设计 中所采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未经试验和 鉴定合格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设计工作必须执行科技 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角杆的杆根应内移半个杆根(10~ 15cm),拉线收紧后,杆梢应向外角倾斜约一个杆梢;终端杆杆 身应向拉线侧倾斜10 ̄20cm。杆根底盘、卡盘等固根装置应符 合设计要求。回土应分层夯实,市区固化路面回土与路面齐 平;郊外培土应高出路面l0—15cm。线路在与10kV电力线交 越时,两侧电杆均应装避雷线。 2.1.2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时 进步的方针.广泛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 术。应考虑到系统的容量、业务流量、投资额度、经济效益发 展.以及具有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其他配套设施和结构合 理,施工、安装、维护方便等相关因素.以满足对系统建设的 总体要求 1.2测量方法 大旗组:负责确定光缆敷设的具体位置:大旗插定后在地 形图上标注:发现新修公路、高压输电线、水利及其他重要建 郊外杆路一般采用8m杆:市区及村镇内、郊外需加辅助 吊线的100m以内的长杆档两端杆采用8m杆:跨越县级以上 公路和其他超过100m的跨越杆,选用9m杆:特殊超长距离 的跨越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9m以上电杆。杆路由8m杆衔 筑设施时,在地形图上补充绘入。测距组:负责路由测量长度 的准确性;登记和障碍处理由技术人员承担,并对现场测距工 作全面负责;配合大旗组用花杆定线定位,量距离,钉标桩、登 记累计距离.登记工程量和对障碍物的处理方法.确定S弯预 接9m以上跨越杆时,可在其间插入8m或9m杆以为过渡。高 桩拉线的高拉桩杆.一般为8m杆;个别跨越县级以上公路的 高拉桩杆可选用8m杆。撑杆一律采用浸油木杆。杆高要求大 于12m时,应采用浸油木杆组装接高杆。山区一般选用防腐 木杆。 留量。测绘组:负责现场测绘图纸,经整理后作为施工图纸;负 责所提供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测防组:配合测距组、测绘 组提出防雷、防蚀、防强电的意见。 2.2拉线施工技术 拉线的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地锚深度合格后.方 能埋地锚、装拉线。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长度为30—60mm。 2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技术 2.1架杆施工技术 拉线的距高比为宜1,不得小于0.75;撑杆的距高比为0.6, 所有架空线路至少保证每lkm接地一次。机房光缆接地:光 缆进机房后光缆加强芯必须接至ODF架防雷地线排,且防雷 不得小于0.5 角杆拉线应在内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上;终端拉 线应在线路的中心线上。角深大于15m。应在转角杆安装两 条顶头拉线。直线杆每16档设置一处防风拉线(人字拉);每 32根电杆设置一处防凌拉线(四方拉),四方拉的顺风拉线 地必须采用16ram 电源线接至室外地线排,如图2为避雷线 和地线的制作。 设在吊线上10 15cm处且做辅助线,侧面拉线设在吊线下 盥 25—30cm。靠近高压电力设圣包的拉线,应根据设计规定加装 接地装置。在岩石地带无法埋设地锚块时,可在岩石(非风化 嚣器 / 4 ■谴* \ I堂堂 石)上凿洞,灌注1:3的水泥砂浆于洞内1/2,打入螺纹钢柄 地锚(程式至少直径26mm,长0.5m)并封实抹平,钢柄与拉 线方向成90。 《 》~ \、、 。 母箍7舳猎 ,知畦蟪帮缝;冁 产 /, 拉线器材的选用:拉线抱箍距杆梢1300mm以内,采用 D164拉线抱箍:距杆梢1300ram以上,采用D184拉线抱箍。 ,,,/r, ,,● 一二,;‘一: ,; ‘ 二 Y//f/i ̄ '一二 一二 一二,二‘ 一 一二,:,/ 拉线衬环单股7/2.2镀锌钢绞线采用3股拉线衬环,单股7/ 2.6以上及双股7/2.2镀锌钢绞线采用5股拉线衬环。双股7/ .V —■— 2.6以上镀锌钢绞线采用7股拉线衬环。拉线地锚铁柄(带母 带垫)单股7/2.2镀锌铜绞线采用16mmx2100mm地锚铁柄7/ 2.6以上镀锌铜绞线采用19mmx2400mm地锚铁柄。水泥拉线 盘一律选用LP600mmx400mmx150mm拉线盘。拉线上把的扎 图2避雷线和地线的制作 3结束语 要做好通信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工作.设计工程师一方面 既要考虑设计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另 一固单股拉线一律采用夹板法。双股拉线一律采用4.0镀锌铁 线另缠法。拉线中把的扎固单股拉线一律采用3.0镀锌铁线 方面又要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即要以最低的费用来实现设计产品的必要的功能,这就是最 另缠法。双股拉线一律采用4.0镀锌铁线另缠法。加装拉线绝 优设计 缘子时的扎固绝缘子两侧的镀锌铜绞线扎固均采用3.0铁线 另缠.方式与同规格拉线上把另缠方式相同。吊板拉线装置除 参考文献 限公司交换处传输专业创新历程『J].邮电设计技术,2009(03). 【2]王丕大,汪钰,吴新.基站与高压线、加油站、燃气管、露天矿场的 安全间距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02). 定额中已列的材料外。再增加双吊线抱箍、三眼单槽夹板各一 f1】顾荣生.浅谈通信设计工作的创新——小记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 付.镀锌有头穿钉M12mmx100mm一付。市区、村镇内的拉线 应设玻璃钢拉线保护管,每条一根。 2-3光缆吊装施工技术 为了不损伤光缆的护层.一般采取滑轮牵引方式:在光 缆盘一侧(始端)和牵引侧(终端)各安装导向索和两个导线 滑轮,并在电杆的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大号滑轮(或者紧线滑 【3】杨晓鸣.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新通信, 2012(24). 轮)。再在吊线上每隔20~30m安装一个导引滑轮(安装人员 坐滑车操作较好).每安装一个滑轮将牵引绳顺势穿入滑轮, 采取人工或者牵引机在端头处牵引(注意张力控制)。光缆牵 引完毕.再由一端开始用光缆挂钩将光缆吊挂在吊线上,取 下导引滑轮。挂钩间距为(50 ̄3)cm,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 距吊线在杆上的固定点约为25cm.要求挂钩程式一致.搭扣 方向一致。 2.4接地施工技术 防雷接地线设置要求:特别要求终端杆、引入杆及局前5 根电杆必须装设直埋式避雷接地线;终结、角杆、跨越杆、分歧 杆、坡顶杆及12m以上电杆均须装设拉线式防雷接地线.吊线 也同时接地.避雷线高出杆顶lOcm:穿越高压电力线两端的 电杆、拉线和吊线必须接地:与电力线平行的架空线路每 200m做一次接地:每条拉线处采取借助拉线入地且在此处一 并设置拉线式防雷线,IN'方拉线处采用地线棒直接入地.对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