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代史

现代史

来源:爱站旅游
名词解释: 1.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同时要求吸收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

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2.中体西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一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体西用”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3.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反诬陷中国军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向沈阳和长春等地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5.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的计划受挫后,起义军南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遵义会议:中共政治局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并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就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四马分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企业的利润分配的一种形象的说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企业收益大部分所得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四分之一。 8.七千人大会:1962年1、2月间,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

阶段。 10.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失败后,于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个条约包括割占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还有巨额赔款。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于1898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还有最惠国待遇。 1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4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

简答题 1.反对外国侵略战争的意义 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后,使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2.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正是腐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中国近现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特别是国家综合实力中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三是反动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3.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果实 (1)帝国主义支持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 (2)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袁世凯的权术和阴谋,是北洋军

阀的首领,有兵权。 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上: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是根本行不通。帝国主义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及旧官僚立宪派勾结,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主观上:在于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3)不能建立坚定的革命政党。

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探索,为中国谋取新出路。 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1)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3)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中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汇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指导作用;二、中国共产党积极指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动员全国军民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三、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牺牲的模范行为,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7.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人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3)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族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经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⑸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阵,政策。

8.为什么说中国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第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精神上、组织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人精神。第四,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 答: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闭

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系统的回答了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政党,怎莫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是指导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

1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其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群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12太平天国的意义。

答: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

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13洋务运动的作用。

答:对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洋务派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国的经济近代化生产方式由此开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国家近代化生产方式,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洋务运动还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是中国的国防近代化和教育近代化也开始进步;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先机科学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式是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的;

14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答: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论述题:

1以毛泽东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⑴开辟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随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⑵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所需求的。

⑶毛泽东在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农村应该成为工作重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

⑷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发展起来,红色游击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战略阵地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的土地政策及这对新时期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有何启示

1 1927至1937年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制定了可以实行的土地法和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工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农民劳动热情高涨

2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矛盾为主要矛盾,中国停止土地革命,制定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巩固了统一战线,为全民抗日提供了保证

3 1945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实行了土改运动,制定了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改运动的开展是土地革命政策的延续,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启示:1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社会矛盾,这要我们正确认识矛盾及其不同时期的转化,适时出台和调整适应国情的政策

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则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3在各个不同时期,要始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过几次重大调整这对于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有什么启示 有四次调整

⑴1949年至1952年,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变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⑵ 1953年至1956年完成了农业合作化,进行个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初级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种过度经济组织形式,把个体农业变成集体农业,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走集体化共同富裕道路

⑶ 1958年至1978年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由于左倾错误,急于求成,使国民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损坏了广大社员的利益

⑷ 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与人,把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统分结合,将家庭承包的积极性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结合,受到农民普遍欢迎,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飞速发展

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生产关系走在了生产力前头,超越了生产的实际情况,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改革失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结合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农业改革,使经济飞速发展

4试论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变化。 答: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

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新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来的强大生机。

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分别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