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实现政治课堂高效性的探究 ◆邓秋军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不断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为学生提供高效的课堂。经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实践,根 据本学科教学特点,教师应从编写好导学案、抓好课前预习、注重课堂实效三个方面来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l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中学政治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 动。开展“高效课堂”,既解放了学生,又解放了教师;既要求提高教师教学 效益,又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益。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真 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 课堂。经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实践,根据本学科教学特点.我认为应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建立高效课堂。 一、编写好导学案 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师应认真编写出科学、合理、合乎学生实际的 导学案,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 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 听课。课堂上教师要组织使用导学案,答疑解惑,化疑解难,最终实现在有 限的时间解决困惑,在有限的时间开启学生无限的思维。 二、抓好课前预习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遇到学生对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只有要求没 有落实,或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用到这一环节。而教师往往在布置 预习任务时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 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的培养。如今,开展高效课堂,必须高度重视这一 环节,要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落实,保证预习的 效果。 三、注重课堂实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 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 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 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产生疑惑,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 性,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充满问题互动和活 力。在政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用热点问题创设情境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生活性。 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有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愿望,从而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例如,可 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失信、欺诈现象及其危害作为情境,探讨市场交易原 则和经济伦理问题。 (2)用艺术作品创设情境 俗话说,触景生情。呈现真实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的感情,引起共 鸣。艺术作品具有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等特点。诸如音乐、漫画、视频等 形式,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活跃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 思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用案例或对话创设情境 使用某一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 分利用反映时代特征的最新素材,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注意增强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让学生参与到这个环节中来。通过创设的各种形式 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积极的 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积极引导,拓展问题 把单一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性的思考,或者通过 问题的拓展。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思考。对于问题,有以下的要 求: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必须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联系;问题要 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迪思维,使探究活 124 04/2014 动顺利展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 拘一格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这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根据对呈现出来 的情景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应着重为其提供正 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着眼于锻炼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fI)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 针对情境中的问题,学生借助原有知识,自学教学内容,依靠自己的努 力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小组交流和自我总结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围绕 话题的讨论,激活课堂气氛。此时,可以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带入课堂,使 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争论、 交流中提高,在互学中发展。 (3)师生互动及点拨总结 经过以上两轮的探究,一般性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一些难度 高的探究性问题必须借助师生互动的方式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先把一些与问题相关的材料展示给学生,学生再分析,教师有针对性地点 拨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4.课堂检测,提升能力 课堂检测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测,教师可以 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那么,我们 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 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 去自主探索,去拓展知识面。 5.总结提炼。解决问题 教师在总结时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已经获取的知识信息、进一步完善知 识结构,更要让总结能够增值,实现师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双 赢。结尾应具有概括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鼓舞性等,应注意克服虎 头蛇尾、头重脚轻的错误倾向。政治课问题的解决,不仅表现在学生能够 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对现实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得出结论,而且还在于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对现实 的分析,促使其自身内在情感的转化,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经过实践,我觉得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 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在开展高效课堂过程中,我也 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导学案的编写我自己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课堂上一 些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具体操作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一些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等,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和改 进。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我坚信,只 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的效率,让高效理念惠及所有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本松.也谈政治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 考,2010,(7). [2]蒙水群.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西部教育导刊, 2011,(6). [3]潘小利.课前预设让政治课堂流光溢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