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教案

来源:爱站旅游


第三单元备课计划 主备人:牛海英 审核人: 单元名称 备课时间 单元教学 内 容 做人 课时数 授课起止时间 课文《有的人》《跌倒》《高尚的行为》 表达《为他(她)“话”像》 综合学习活动《关注身边的人》 单元教学 目 标 学习对比的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其中的妙处。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人在遇到挫折,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勇敢坚强,只有从头开始,才能战胜困难。 领悟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的手法及场面描写的手法。 单元重点 难 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从中受到关于做人的启发。 理解诗歌的内容,理清层次,领悟文章在表达方面所运用的方法。 进行语言的训练与积累。 单元知识 要点集结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其中的妙处。 明白人在遇到挫折,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勇敢坚强,只有从头开始,才能战胜困难。 领悟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的手法及场面描写的手法。

第三单元备课计划 主备人:牛海英 审核人: 单元名称 备课时间 观察物体 课时数 授课起止时间 单元教学 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内 容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单元教学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目 标 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单元重点 难 点 1.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单元知识 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要点集结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第四单元备课计划 主备人:牛海英 审核人: 单元名称 备课时间 单元教学 内 容 课时数 授课起止时间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单元教学 目 标 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单元重点 难 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知识 要点集结 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数量,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解方程时,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有的人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1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2、 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3、 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难 点 一、词语铺垫导入,揭示新课 1、词语铺垫。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丑陋 渺小 鸿毛 卑微 唾弃 灭亡 美丽 伟大 泰山 崇高 爱戴 永生 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学 生是怎样一个人?生简单汇报。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过 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程 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 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呵平时读---笑呵呵,还可以读-----呵斥,呵在这应该读第---四声。试着读好这一句。 三、范读引领,指导朗读 1、听读录音。(今天,我帮大家请来了一位老师。听,他来

课 时 计 划 啦!) 2、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教 指名练习第二小节,自由完成三到七小结。) 教 师示范第一小节,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3、学生自由展示朗读,把握节奏。 学 4、齐读,慢慢读出诗的味道。 过 程 读出了诗的味道!我相信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作业设计 听写生字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鲁莽 笑呵呵 俯身 不朽 摔破 垮台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2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1能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目标 2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用法的好处。 3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诵读诗歌,体会情感。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 点 一、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教学补充 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二次设计) 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 2、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3、根据学生汇报的适时出示插图和文字,图文对照,男女生对比朗读。 教 学 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 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过 5、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 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 程 6、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 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7、师生对读,烘托诗情。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

课 时 计 划 六、研读品悟,升华情感 1.看课文题目,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发现了吗?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教 诗人该不会忘了吧?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学生读诗找诗句。 2、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齐学 读描写鲁迅的诗句。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七、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 过 1、 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程 八、拓展训练,从容练笔 作业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一定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更激起了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怀念。《有的人》是臧克家在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时写的,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也是鲁迅诞辰130周年,让我们深切缅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请你为先生献上真挚怀念词吧!( 计 20* 有的人 板书设计

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 骑 人民恨 对比 虽生犹死 俯 人民爱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跌倒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1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字。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 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的节奏。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人在遇到挫折、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勇敢坚强,只有重新开始,坚持奋斗,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人在遇到挫折、遭遇困境的时候,要勇敢坚强,只有重新开始,坚持奋斗,才能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一、检查预习 1、听写:滋润 滋养 滋味 滋生 润泽 湿润 红润 2、解词:静谧:安静。 3、检查读文情况 指读 二、读中品味诗意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1、自由读这首小诗,说一说通过你之前和这一次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1)语言的意境之美 学习第一小节,从读中感悟优美的意境中蕴涵深刻的思想。 A.这一节中包含了哪些自然界的事物?诗人用了怎样美妙的语言将风与落叶,云与雨水,太阳与傍晚联系到一起? B.在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意境之美。 (第1小节7行诗,采用排比句式,分为三个层次,形成统一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优美而深沉。) (2)语言的内涵之美 A.默读第二节诗,你能说一说这一节表达了几层意思吗? (2层不要怕跌倒——跌倒时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2层内容。) B.根据你的理解读这一节小诗。 第2小节第1行,结论式的语气,要读出坚定。

课 时 计 划 后面几行相互关联,但是要注意每行之间的停顿,因此要“声断意不断”。在读这几行时,要突出“最美丽的姿势”,诗句在这里另起一行,目的正在于强调:“站起来”时,要用“最美丽的姿势”。 C.你能说一说两小节诗之间的关系吗? D.理解课题“跌倒” 三、悟诗意后再读中品诗1、带着你对课题“跌倒”的理解反复感情诵读小诗幷背诵。 2、你在生活中有跌倒过吗?你是怎样对待的?讲一讲吧! 3、今学了这首小诗后,你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 仿写 《跌倒》 板书设计 跌倒 风——美丽的落叶 云——滋润大地的雨水 不再害怕 太阳——静谧的夜晚 乐观 坚持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高尚的行为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1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3.学习本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 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一、情感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是教 一种美好的情感吗?今天,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他们 学 过 程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的情感生活。 2、齐读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课 时 计 划 2、自由读文,读通句子。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3、检查预习。字词及读文情况,及时纠正。 4、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词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板书设计 高尚的行为 耽误 厉害 腹部 抄写 打扰 自卑 可耻 贝壳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高尚的行为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2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 点 勇为。 学习本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不能欺凌弱小,歧视他人,而是要有同情心,见义勇为。 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高尚的行为》这篇课文。 二、深入学习 (一)指读第一自然段,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重新认识了卡罗纳?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二)看来文章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科罗西、卡罗纳、老师,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三个人,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感受。 科罗西:1、在文中找出描写科罗西的句子,读一读。 2、如果你是科罗西,同学们用尺子戳你,朝你脸上扔栗子壳,还模仿你的残臂,你心情怎样?(气恼,愤恨) 3、试着读一读,读出这种感受。 4、如果你是科罗西,你打算怎样? 科罗西也忍不住了,失去了理智,于是抄起墨水瓶狠狠地砸了过去。 卡罗西:1、指名分角色读4~8自然段。说说卡罗西为什么告诉老师墨水瓶是他扔的? 2、科罗西听到卡罗纳这样说,心里会怎么想?

课 时 计 划 3、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部分课文。 老师:1、读第19自然段。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2、此时老师知道真相后,心里怎么想? 3、带着感受读一读。 学 (三)联系课文,填补课文的空白。 过 程 起初老师要批评这四个肇事者,为什么又宽恕了他们? 猜一猜卡罗西会对老师嘀咕什么,才改变了老师的做法?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背诵描写细致精彩的段落。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科罗西 扔墨水瓶 高尚的行为 老师 询问肇事者 正直无私 宽容待人 卡罗纳 请求原谅肇事者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备课时间 授课 时间 总课时 课型 第1课时 新 授 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教学目标 不同的。 通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 点 一、导入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就会有教学补充 不同的形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观察物体。 (二次设计)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让学生站在小药箱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一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两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三个面。)“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年到它的三个面。) 教 2、指导学生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看小药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学 面图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画在作业本上。 过 (3)同学之间互换各自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4)让学生从右侧和背面观察变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程 三、练习提高 1、书本40页的第1题。 2、书本40页的第2题。 3、出示一个正方体盒,让学生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看到的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的面画下来。

课 时 计 划 4、出示一个圆柱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5、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四、全课小结。 作业设计 练习八第3题。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备课时间 授课 时间 总课时 课型 第 2课时 新 授 1、 通过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的位置。 教学目标 2、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 点 使学生能够辨认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一、导入 1、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简单立体图形组合 二、学习新课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1、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不论从哪一个位置看球,都呈现一个平面图形的圆。 2、出示一个圆柱,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前面看是一个长方形,左面看也是一个长方形,上面看是一个圆。 3、出示书本例2的摆法。 程 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 从左往右看:长方形和圆形合在一起。从上往下看:两个圆形。 从前面看:一个圆和一个长方形。 提问:从右往左看,你看到什么图形呢?(看到一个长方形)为什么只看到一个长方形?(因为球被圆柱挡住了,所以只看到圆柱没有看到球) 从后面看,你又会看到什么图形?(和前面看到的都是一样。) 从下面看,你又看到什么图形?(和上面看到的是一样)

课 时 计 划 小结: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 从前面看和后面看是一样的。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也是一样的,从左面看和右边看也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4、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39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然后分别说一说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为什么左边的图形和右边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因为从左边看时,正方体被圆柱挡住了看不见。所以左右两边看的图形会不一样。)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2、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作业设计 回家任意拿两个物体组合在一起,对家长说说从正面、左面、右面分别看到什么?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备课时间 授课 时间 总课时 课型 第3课时 新 授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拼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使学生通过小正方体的拼摆,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教学重点:难 点 并得出结论。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一、导入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立体图形的组合,并且是比较复杂的。 板书: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的组合 二、学习新课 出示41页的例3。 教 学 过 程 1、让小学生从左面、上面和正面观察这4个正方体,分别看到什么图形。 2、让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立体图形,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把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画下来。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3、按要求摆。 面的三种情况各有几种摆法? 小结:我们仅仅依据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立体图形的形状,只有从三个方面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

课 时 计 划 1、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自己用四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让学生判断,三幅平面图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观察的。 2、练习九的1、2两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设计 练习九的3、4、5题。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1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计 划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计 划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计 划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 时 计 划 主备人: 牛海英 审核人: 教学内容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课型 第课时 新 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课 时 计 划 教学补充 (二次设计) 教 学 过 程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