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口腔医学杂志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69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赵秀云,王彩君,张运波,胡 琳,宋亚娟,郑芳芳
(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摘要】目的 通过脱敏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及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指导,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150例变应性鼻炎应用脱敏方法治疗,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包括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疾病基本知识、了解疾病发生的机制、耐心细致地给予心理辅导、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脱敏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后,88% 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 通过采用脱敏治疗,强化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能够有效控制变应性鼻炎的复发。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5.69.02
变应性鼻炎(Anergic Rhinitis AR)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AR与哮喘密切相关,属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1]。经临床实践证实大部分AR患者多同时患者支气管哮喘,并且部分患者还存在喘息、胸闷等相关临床症状 [2]。过敏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脱敏治疗(SIT)原理为让患者通过接触较低剂量的过敏原开始,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其达到一定的维持量进行治疗,从而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其免疫耐受,这样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便会出现无过敏或症状减轻的情况。我科门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不伴哮喘史)的150例患者行脱敏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中鼻部、眼部症状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统计学软件中,数据对比采取x2检验,统计学具有差异以P<0.05为准。
2 结 果
150例患者通过脱敏治疗2年后,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详细疗效;见表1。
表1 脱敏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n,%)
性别男女合计
显著改善404282
有效173047
无效1110 21
合计6882150
有效率83.8%87.8%86%
3 护 理
3.1 脱敏治疗在治疗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同时核对药物浓度、有效期等,在注射时注意注射的方式,在治疗时严格按照浓度递增注射的方式,在治疗后应叮嘱患者在治疗室观察一段时间,若没有任何不良现象的发生,才可以离开。在治疗当天应叮嘱患者避免做剧烈运动,禁止饮酒。若患者有发热等症状时禁止采取脱敏治疗,在身体状况良好后在进行治疗。在治疗室中应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可及时的进行抢救。
3.2 心理疏导发病后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患者极易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加强与其良好关系的建立,在沟通的过程中随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
3.3 疾病预防知识宣教针对过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进行脱敏治疗时,避免对变应原进行接触,从而给保证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1)要避免过敏性鼻炎,先确定患者的过敏原,将室内会引发过敏的物品清理掉,若不能完全清理则做好避免措施。叮嘱患者家里不要养宠物、不使用地毯与毛毯、使用防螨的床上用品、保持室内清洁等。
(2)灰尘、冷风等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这些均属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150例屋尘螨过敏并行皮下注射脱敏治疗2年的变应性鼻炎(不伴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68例,女82例,男女比例无诊断学差异,年龄7~60岁,病程1~15年,患者主诉常年性鼻痒与鼻塞、流涕、阵发性性喷嚏,有时伴眼痒、流泪。诊断符合顾瑞金教授等提出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3]。
1.2 方法通过对150例患者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为屋粉尘螨虫过敏。采用丹麦ALK-Abello公司生产的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疫苗进行脱敏,其变应原制剂起始阶段有4种浓度:100、1000、10000、100000SQ-U/mL,维持阶段浓度为100000SQ-U/mL,在起始治疗阶段,需要每周对其进行1次疫苗注射治疗,共连续治疗20周,维持阶段从第21周开始,一般是每4周注射1次,维持注射2~2.5年。
1.3 疗效判定[4]参照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与海口会会议制定的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记分的总和,以(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计算改善率,≥51%为显效,21%~50%有效,≤20%为无效,对本组所有患者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获取治疗效果数据资料纳入SPSS 17.0版本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70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 年2月 第6卷/第5期Vol.6, No.5 Feb. 2019
非特异性的刺激因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就此做详细的讲解,同时叮嘱患者尽可能的避免。
(3)避免感冒也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冒的发生。
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秋花.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变应性鼻炎儿童舌下
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23(3):280-281.
[2] 黄志云.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南
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4):327-328.
[3] 陈玉莲,徐惠清,谢秋如,等.皮下注射脱敏治疗变应
性鼻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5):15,19.
[4] 陈玉莲,王雪华,黄雪琨,等.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
疗的心理护理体会[J].家庭医药,2017,2(7):178-179.[5] 赵 燕,王金菊,龙书寒,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变应
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8,18(11):1711-1713.
本文编辑:赵小龙
4 讨 论
目前尚无根治AR的特效方法,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多采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疗效往往不理想,易造成病情的反复,导致患者病情迁延,服药期延长,副作用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变应性鼻炎应该以预防为主,在患者治疗的同时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针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脱敏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临床安全性较好,对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较好效果。在脱敏治疗的同时,同时对患者加以临床护理,进行临床疏导,指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
(上接64页)
研究中明确指出,分析成人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因素采取心理护理对策能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具有时效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心理护理治疗较对照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证:切实分析成人牙科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能改善其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 昶,郑敏捷,高 青.布洛芬联合心理干预治疗
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对比探讨[J].海峡药学,2016,28(10):198-200.
[2] 吴妹娟,李张维,吴丹妮,等.超声骨刀拔除牙科焦
虑症患者阻生齿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68-70.
[3] 杨 馨.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护理措施探
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35.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68页)
尿病患者的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并且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有限有关,因此,相比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更不易发生龋齿;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龋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说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牙周疾病。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知,糖尿病代谢控制不良会增加口腔病变发生率,严重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目前极少数医务人员和患者了解糖尿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社会中潜在的、未确诊的、发病后未处理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故此医疗人员以及患者应重视糖尿病与口腔健康之间的相关性,制定并实施完善的预防程序,且针对出现口腔病变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快进行口腔治
疗。卫生专业人员应接受有关糖尿病引起的常见口腔疾病的教育培训。
总而言之,临床应根据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及行为水平的因素实施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糖尿病口腔健康教育,降低口腔病变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董传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结
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21):58+60.
[2] 王 颖,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
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7):34-36.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