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梳理香港坎坷的历史
二、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年 月 日,香港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对 香港恢复行政主权,《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正是这一重 大历史时刻的记录和见证。
三、《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文分析
1. 题目的别致之处:
2. 新闻的主体部分,把握住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4时30分, ; 4时40分, ; 6时15分, ; 7时45分, ; 0点左右, ;
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 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思考:英国为什么选择“日落余音”这首曲子来降旗?
4.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 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思考:联系第一次降旗描写中的“日落余音”,这里为什 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5.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 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思考:在三个场景的三次降旗之间有几段历史的回顾,报
道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有什 么好处?
6. 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文分析
1. 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2. 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要写呢?
3. 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过去:
4. 如果你是一位参观者,你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你会 怀着怎样的心情?
5. 如何理解“雏菊花在怒放”?
五、回忆整理你的收获,你的课堂感受,你的思考与疑惑…… (欢迎发布到互帮互学或作文天地栏目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