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红颜祸国”形象简析
作者:王晓丽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6期
摘 要:“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红颜”本是一个形容女人姿态美好的美好词汇,却被在历代史家和评客们的笔下和“祸水”一词频繁连用。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唐玄宗“一骑红尘妃子笑”,似乎古代君主或兴或亡的命运永远会与红颜妃子的喜怒哀乐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本文穿过历史迷障,略去这些佳人对国与民所造成的伤害,以《左传》为分析文本,而纯粹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作为女性且红颜的她们是否担得起“红颜祸国”这一罪名。
关键词:《左传》;女性;战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08-01一、礼崩乐坏,生在乱世的薄命红颜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然而这个乱世的开始,也是由家乱开始的。“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两个女人相继出场,拉了乱舞春秋的集大成《左传》的序幕篇章。虽然武王宣誓“牝鸡无晨”,齐桓著盟“妇无与国”,可却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武姜引发了春秋第一战 “郑伯克段于鄢”,由此春秋进入了一个“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离乱社会,从此通、报、烝、淫等负面词汇在那个时代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诠释。
《左传》中有着大量与战争有关的女性存在,她们的形象被以男性的视角而得以展现,并且被历代评客以男性的思维加以评论扩展。她们或者是诸侯因战场得力而掠来的战胜品,或者是诸侯国间政治手腕的润滑剂,她们或者恶毒阴险,或者贤良淑德,或者极力地游刃于男权社会里政治的边缘,翻卷起国与国间政治的漩涡。作者不惜简帛对她们进行长篇叙事,也有对她们一闪而过。不论是献媚取怜制造“申生之难”的骊姬,还是“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的息妫,她们口不能宣命,手不掌军权,可她们绝色倾城甚得君王欢心的容貌姿颜,却赋予她们最有战斗力量的秘密武器。 二、“不平则鸣”,只求安稳
如果说骊姬最险恶阴毒,那么开其先锋的则属齐女宣姜。后宫女人得以自保有两个途径:集君王三千宠爱于一身和“母以子贵”。但由“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我们可以看出卫宣公是靠不住的,由“夷姜缢”这三个字,宣姜清楚自己也正走这夷姜所走过的路。所以只能为自己亲儿子勾画图景来铺路自己的未来。尽管是在使用卑劣的手段“勾急子”,改嫁公子急的弟弟公子顽,不管是对爱的追求,还是为了性的宣泄,还是只为了单纯的求生渴望,总之,这个美丽的女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了不美丽的手段,也显示出了身单力薄的她除此之外无计可施地惊慌错乱,是“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世界上的幸福殊途同归,而不幸却千姿百态,宣姜的妹妹文姜也在进行着那个时代并且至今也不为人所齿的“勾当”——与兄为奸。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不婚,惧不殖也”,而文姜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管是为了逞一己私欲,还是对于爱的渴求,总之,她身体力行为此表现了非凡的勇气。
在《左传》里,类似于宣姜和文姜这样不甘寂寞而发出哀鸣之声进而影响政治的女性还有很多,她们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爱,对生命渴求,对死亡恐惧。然而现实诸多因素的存在,让她们只得另辟蹊径以求安稳白头。祸国殃民,背负万世骂名,也是值得我们惋惜和同情的,正是她们的遭遇,而有了女性意识的懵醒。 三、默不发声,因为习惯了顺来逆受
孔子第六代先祖孔父之妻,因为“美而艳”,结果孔氏几乎灭门,而转居鲁国。在有些女性在为自己的命运所报不平的时候,还有那么一些女性坚韧挺拔却顺来逆受,她们不发一言,却是战争的导火索。美貌本是上天对她们的恩惠,可在春秋时期女人的美只是供贵族士大夫娱乐欣赏的玩物和行人游说挑拨战争的措辞。
《左传》作者不惜纸墨通过众多人物对夏姬进行侧面渲染。而最后还是由叔向母亲概括了夏姬的一生:“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但是在这么多的事件的发生,夏姬只简短两言,更是表现了其顺来逆受的姿态,“不得尸,吾不返矣”杨伯峻注:“夏姬示巫臣意回郑,等待巫臣来聘,求襄老尸仅一借口耳。夏姬亦知巫臣及己不能再返楚,故„不反‟是真,谓之„不得尸‟则不真”,也把夏姬“人尽可夫”的淫乱心理把握的贴切稳妥。但是此行夏姬更是表现出了逃离这个任人欺辱地是非之地的决绝,以及从此过上一家一室而不被戏谑的安稳日子。由此,巫臣被灭族而去晋助吴展开了他的复仇计划。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桃花夫人息妫更是把她的沉默坚韧表现得恰如其分。《左传》没有正面描写息妫的样貌,而是通过两君一相对她的不择手段的追逐来凸显其美丽。虽然她与楚王“生堵敖与成王”,但“未言”,从不和楚王说话,最终不得说出“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这一句顺来逆受却又力量的真实表达,让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 四、小结
在男性的视野和历史演变中,她们是王公征伐行人游说的措辞,男人政治游戏的附属,她们多次被陷入无尽的道德深渊,选择“纵弗能死,其又奚言”的顺来逆受,千百年来在求生和道德伦理的漫长挣扎中,她们越发锻炼地更加坚强和智慧。在这部伟大的长篇叙事里,她们就像故事里的引子,男人政治斗争里的调料,让一场场战争发生地有理有词,发展地“合情合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 [2]崔明德著.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童书业著.春秋史.商务印书馆,2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