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化及其影响练习题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城市化及其影响练习题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练习题

一、选择题

(2010年辽宁鞍山模拟)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下图,完成3~4题。 3.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 A.中期阶段 B. 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4.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6.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7.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8~9题。

8.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9.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右图。

10.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相同的径流量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甲、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