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宇鲲
一个人从师范学院毕业走上讲台到成为很有经验和教学实绩的名师,其中伴随着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困惑和反思。学生为什么这么难教?那些学生为什么学得那么好?那些老师为什么受学生欢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育对象的变化是进行教育反思的首要原因。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我们的学生是多变的。一方面,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他们的思想复杂多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每学年都会变换自己的学生,虽然不一定是全部更换,但总有调整。因此,此一时期的教学方法未必适应另一时期的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教学反思就是教学的必然。
教学资源的变化是进行教学反思的另一重要原因。课程在调整,社会日新月异,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思考如何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过去做过的,今后未必继续。过去没做的,当然可以创新。 二、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各个方面、环节进行,从备课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辅导都是反思的思考点。但其中主要的是
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际操作的反思,因为它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
三、教学反思的特征
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其次表现为超越型。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第三个特征为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第一,行动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开辟信息绿色通道,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你的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至于具体的实际操作有以下方式:
个人的独立思考。可以思考自己的课,也可以思考别人的课。 集体反思。备课组、科组的集体备课和课后评课,大型教学观摩和研讨,都是进行反思的有效方式。
撰写课后小结和教育故事。将反思的成果写下来,付著文字,加以提炼,效果更好。 五、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后思”:一场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
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