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工艺有三个特点:
1. 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加工硬化,加工硬化超出一定限度后,带钢因过分硬脆而不适于继续轧制,因此带钢在经过一定道次的轧制之后,要进行软化处理,(再结晶退火),
在冷轧生产过程中,每次软化退火之前完成的冷轧工作称为一个轧程。
2. 冷轧过程中采用工艺冷却和润滑。实验证明:冷轧带钢的变形工84%-88%转化成热能,使带钢和轧辊的温度升高。辊面温度过高会引起工作辊淬火层硬度下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和轧辊的寿命,辊温升高和温升不均直接影响轧辊辊型,直接影响带钢的板形和尺寸精度。所以对轧辊应采存有效的冷却和调温设施。
工艺润滑主要是减少金属的变形阻力,这样在已有的轧机能力下能轧制出跟薄的产品。选择合适的工艺润滑剂对轧辊冷却也起到很大作用,并可以防止粘辊现象的发生。
3. 冷轧中采用一定的张力轧制,张力轧制就是带钢在轧辊中轧制时,变形是在一定前张力和后张力下进行的。
张力轧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带钢跑偏,保证带钢平直轧制后获得良好的板型。降低金属的变形抗力,有利于轧制更薄的产品。
轧钢工艺包括五方面内容:压下制度、张力制度、速度制度、冷却与润滑制度、辊型制度。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冷轧规程一般包括:总压下率.道次压下率.前后张力.轧制速度.辊径和辊型等.制定轧制规程的主要依据是:带材交货标准的各项要求,用户提出的特殊要求,以及设备能力和生产要求等.
一. 压下制度:
影响轧制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1).钢种的因素,材料不同本身的力学性能也不同,因而变形阻力也不同.
(2).加工硬化的影响,轧制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因此原料晶格产生扭转和错位,内能增高,从而使变形阻力增加,出现加工硬化现象.
(3).温度的影响,温度高则变形阻力低。变形速度高则变形阻力增加。(对于冷轧这方面因素不明显。)
(4).摩擦力的影响.
(5).轧件厚度和轧辊直径的影响.厚度越薄轧制力越大.同等条件下轧辊直径小(工作辊)轧制力小.
(6).张力的影响.后涨力作用大于前张力作用.(中性面偏向出口)张力可以减低轧制力.
道次压下率的分配原则一般是:第一,第二,道压下率最大,之后随着带材的加工硬化不断增加,而道次压下率不断减小,以使各道次的轧制压力相同,最后一,二道次为了保证板型,和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厚度精度,一般取较小的压下率.
1。轧制规程制定的原则:N1—ε1—30%-35%
N2—ε2—35%
N3—ε3—30%
N4—ε4—25%
2.轧制规程的修订原则:(1)轧制的能力:
①电机功率:需小于额定电流,额定功率90%
②轧制力:实际轧制力约为最大轧制力的90%。
③张力:轧制张力主要是根据带材的屈服极限来确定的,一般选用的单位张力为(0.2-0.6)δs,单位张力过大时会造成带材宽度上的拉皱.
(2)材料的力学性能:
①延伸率
②抗拉强度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③屈服极限:δs→易变形→塑性好→ε% 增加
(3)化学成分:C、Si、Mn、S、P
(4) 表面质量:酸洗
(5)加工硬化:越轧越硬
(6)变形热
3、影响变形因素:(1)材料材质
(2)电机功率:P功=U*I*COSα
(3)材料化学成分
(4)材料光洁度:酸洗质量
(5)辊径
(6)加工硬化
(7)变形热
(8)润滑效果:乳化液浓度(最好1-3月更换一次)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4、合理的压下规程的表现:(1)板型好,平直
(2)速度达到设计要求
(3)电机负荷80%
(4)尺寸公差均匀
二、张力制度:1、张力来源: 卷取机与轧机间的速度差产生
①前张力:卷取速度>轧机速度
②后张力:轧机速度<卷取速度
2、张力给定原则:T=t x B x Hn
t= ( 0.2 — 0.4) x 屈服极限→查加工硬化曲线表
t -- 单位张力
B -- 带钢宽度
Hn --- 带钢厚度(每一道次)
3、张力的给定:(1)不超过额定电流,95%左右张力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2)前张力 < 后张力 (中性面偏向出口)
前张力作用:控制板型 后张力作用:减薄
(3)断裂原因:①存在裂边
②力不均匀:
薄→边浪:双边浪---边薄
中浪---中薄
双浪的解决方法:增大延伸率,减少轧制力
中浪的解决方法:减少延伸率,增大轧制力
(4)平整变形率:1% -- 3%
前张力=后张力
平整张力=30% 轧制张力
三、速度制度: 1、公式推导: P=UI
P=W/t W=FL P=FL/t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P=FV UI=FV V=I/F
2、速度与电流成正比
3、速度与轧制力成反比
4、速度给定: 前三道:V≤60% Ve
后几道:V≤90% Ve
5、高速轧制的好处:①减小轧制力、实现减薄、节约道次
②轧制稳定(变形) ③节电(可逆)
6、道次分速:0.6mm以下 100%
1.0mm 80%
1.5mm 60%
2.0mm 30%
四、辊型制度:1、原始凸度 2、弯辊装置 3、中间辊抽动4、凸度调节
5、偏心轴承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五、冷却与润滑制度:
1、冷却:①降温:给带钢:合理的变形温度<100℃
给辊子:合理的膨胀 卷<60℃
②控制辊型,从而控制板型:热胀冷缩原理,板型仪/分段冷却
2、润滑:①降低摩擦力,滚动摩擦 P*f=F
②减少轧制力:板型好、省道次(降低成本)、带钢表面质量好
③影响润滑因素:(1)速度
(2)乳化液流量
3、乳化液:
油+水+添加剂,浓度3-5%
悬浮液(白色)①搅拌充分
②水要好:软水
③油要好:美国品牌
轧钢工艺培训资料
④系统好:工艺润滑站:
箱体+管道+喷嘴+电机+过滤:磁过滤铁;纸(无纺布)过滤灰尘+去油:去除有害油,去油装置(管式去油机)+加热+冷却+加液系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