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3l卷第10期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马素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0年 1月 ̄2009年1月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PDA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1 000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 功,且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PDA堵闭术中、术后病情及心电图的观察,并及时给 以相应的处理是介入治疗PDA成功的重要保证[1]。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PDA是在降主动脉与右肺动脉之间相连的异常通道,占 先天性心脏病的5%~1O ,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结扎 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 PDA的介人性治疗安全可靠,创伤小,风险低,已被广泛应用 于临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院自2000年1月~2009 年1月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者1 000例,因术前 准备充分,术后加强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很低,先将护理体会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87例,女513例,年龄2~72岁,平 均18.7岁;平均住院11天。术前做临床心电图,x片及彩色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单纯PDA。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检查示PDA直径3~26 mm其中漏斗型917例,管型72例, 骨型5例,哑铃型6例。 1.2介入治疗方法 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股静脉,行常 规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根据显示的PDA形态 及直径大小,选择比PDA最窄直径大2~8 mm的国产膨胀 双面伞状封堵器,将进体送到PDA处。释放封堵器加以封 堵,听诊杂音消失,造影封堵形态位置固定。拔出输送导管, 局部压迫15 min,返回病房。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当确诊患者做介入手术后,责任护士应找患 者及家属谈话,护士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高度的同情心和 责任心真诚关心患者,避免不当言行对患者造成心灵上的伤 害。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 己的感受、需求。帮助完善各种检查,向患者讲解各项检查的 意义,手术的必要性,疗效,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强调 术后卧床休息和肢体制动的必要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2.2 术前准备术前1天为患者清洁皮肤,备皮包括脐周至 大腿中段,双侧腹股沟,注意动作轻柔,不可刮破皮肤,以免造 成感染。嘱患者备皮后洗澡并更换清洁衣裤,术前禁食6 h, 禁水4 h,目的是减少术中引起呕吐及误吸。询问患者过敏 史,做好碘过敏试验。为适应术后排泄习惯的改变对患者进 作者单位: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西宁) 邮 编810012 收稿日期2OlO一03—13 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 2.3 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 题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连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心腔内 压力,记录心腔内各参数,遵医嘱配含有0.9%的氯化钠溶液 浸泡导管,予2~3 h推注肝素一次,保护穿刺动脉肝素化,防 止动脉栓塞,退出导管后局部加压止血15 ̄20 min,无出血后 局部改用沙袋压迫。 2.4 术后护理术后平车送回病房,绝对卧床休息20 h。患 侧下肢可取伸直位6 h,不可站立弯曲,10 h后床上活动下肢,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持续24 h心电血压监护。PDA术后 由于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短期内(24 h)易并发高血压反 应[3]。多呈一过性。观察患者神志,尿色变化。全麻未清醒 的患儿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注意观察呼吸,防止分泌物 过多阻塞气道,待患儿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水。另外,闭合成 功后,肺血减少,肺压突然降低引起高迷走神经反射,要及时 处理[2 ]。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穿刺部 位沙袋压迫止血6~8 h,观察局部敷料有无渗血,或局部有无 肿块。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下肢皮肤颜色和温 度,防止出血与动脉栓塞。术后次日可下床活动,术后听诊杂 音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无或有少量返流,胸部x片提示双 面伞封堵器位置良好,即可痊愈出院。 2.5 出院指导 防止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应积极治疗,按 时服药,3~6月内要限制剧烈活动和重体力活动,并定期复 查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 3体会 介入治疗PDA封堵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安 全有效、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患者易接受。做好 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细致护 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巩固手术疗效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杨茹.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并发症原因及分析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4):46—48 [2] 黄连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规范化讨论[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13:571—572 [3]马丽华,回长铃,穆兴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吉 林医学,2005,1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