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来源:爱站旅游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90010 090011 090012 先修课程 学分 7.5 总学时 高中英语 120 理论 120 后继课程 实验 0 上机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0 课外 2016.7.10 2016.8.15 48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适合层次 本科 适用专业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核人

各非英语专业 王辰晖 苏子波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大学英语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在本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属于基础模块,课程性质为通用英语。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培养要求的支撑

专业培养要求指标点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课程教学目标 1 2 3 4 二、理论教学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根据我校现阶段生源、办学定位、以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基本需求而确定。

学生在完成三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应达到以下总体教学要求:

能够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能够基本正确地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2,000个单词,其中400个单词为与专业学习或未来工作相关的词汇;能够基本理解语言难度中等、涉及常见的个人和社会交流题材的口头或书面材料;能够就熟悉的主题或话题进行简单的口

头和书面交流;能够借助网络资源、工具书或他人的帮助,对中等语言难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细节,表达基本达意;能够使用有限的学习策略;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能够观察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交际策略。

语言单项技能要求描述如下:

1.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就日常话题展开的简单英语交谈;能基本听懂语速较慢的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相应级别的英语课程;能听懂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常用指令、产品或操作说明等。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2. 口头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简短但多话轮的交谈;能对一般性事件和物体进行简单的叙述或描述;经准备后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能就学习或与未来工作相关的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语言表达结构比较清楚,语音、语调、语法等基本符合交际规范。能运用基本的会话技巧。

3. 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中等的英语报刊文章和其他英语材料;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教材和未来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和简单的专业资料,掌握中心大意,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材料的难易,适当调整阅读速度和方法。能运用基本的阅读技巧。

4.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解释、说明等。语言结构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较为恰当,语意连贯。能运用基本的写作技巧。

5.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结构清晰、语言难度较低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能有限地运用翻译技巧。

三、学时分配

《大学英语》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每个学期分别为40学时,共120学时。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学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程内容 Course Induction Reading & Writing, Book 1: Unit 1 Listening & Speaking, Book 1: Unit 1 R&W, Book 1: Unit 2 L&S, Book 1: Unit 2 R&W, Book 1: Unit 3 L&S, Book 1: Unit 3 R&W, Book 1: Unit 4 L&S, Book 1: Unit 4 R&W, Book 1: Unit 5 学时分配 讲课 2 4 2 4 2 4 2 4 2 4 - 1 -

实验 上机 课外 2 2 2 2 小计 2 4 4 4 4 4 4 4 4 4 11 12 13 14 L&S, Book 1: Unit 5 R&W, Book 1: Unit 6 L&S, Book 1: Unit 6 Review 合计 2 4 2 2 40 2 2 4 16 4 4 4 6 56

第二学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程内容 Reading & Writing, Book 2: Unit 1 Listening & Speaking, Book 2: Unit 1 R&W, Book 2: Unit 2 L&S, Book 2: Unit 2 R&W, Book 2: Unit 3 L&S, Book 2: Unit 3 R&W, Book 2: Unit 4 L&S, Book 2: Unit 4 R&W, Book 2: Unit 5 L&S, Book 2: Unit 5 R&W, Book 2: Unit 6 L&S, Book 2: Unit 6 L&S, Book 2: Unit 7 L&S, Book 2: Unit 8 Review 合计

第三学期 序号 1 2 3 4 5 6

学时分配 讲课 4 2 4 2 4 2 4 2 4 2 4 2 2 2 40 实验 上机 课外 2 2 2 2 2 2 2 2 16 小计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6 56 课程内容 Reading & Writing, Book 3: Unit 1 Listening & Speaking, Book 3: Unit 1 R&W, Book 3: Unit 2 L&S, Book 3: Unit 2 R&W, Book 3: Unit 3 L&S, Book 3: Unit 3 学时分配 讲课 4 2 4 2 4 2 - 2 -

实验 上机 课外 2 2 2 小计 4 4 4 4 4 4 7 8 9 10 11 12 CET-4 Reinforcement module 1 CET-4 Reinforcement module 2 CET-4 Reinforcement module 3 CET-4 Reinforcement module 4 CET-4 Reinforcement module 5 Review 合计 4 4 4 4 4 2 40 2 2 2 2 2 2 16 4 4 4 4 4 6 56

四、课程有关说明

1. 大学英语课程与高中英语教学相衔接,其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大学入学时已经或接近达到高中英语七级水平的学生,他们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应具备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理解口头或书面材料中表达的观点,并简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策划、组织和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能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能初步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目标和策略。能体会交际中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词汇量达到2400—2500个英语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正确处理各项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学要求与指标作适当的调整。在提倡学生语言技能平衡发展的同时,也鼓励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在语言技能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以满足院系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本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注意以有效的语言输出促进语言的主动输入;在保证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稳步发展的同时,增强其听和说的应用能力,并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3.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层教学,学校在新生入学后统一组织一次英语水平测试,按基本等同于大学英语四级的难度命题,根据测试成绩将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组织教学,两个教学层次的起点相同、使用相同教材,但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异。毕业时所有学生都必须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

1)A班学生应在1-2学期完成大学英语1、2课程的学习,并在第二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如通过该次全国统考则视为提前达到教学要求,可以从第三学期起进入大学英语拓展模块的学习;如未通过该次全国统考则从第三学期起降入B班。

2)B 班学生应在1-3学期完成大学英语1、2、3课程的学习,并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为中心,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从课本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以“网络+课堂”的混合学习为中心。

坚持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并重的原则。切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特别要大力加强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坚持实施“O2O(online/线上+offline/线下)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改革;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及学校所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成效。

5.课程评估办法

- 3 -

1)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自身的自检自测系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网上自主学习记录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估,通过期末课程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估。

2)每一级按相应的级别分别出题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考试者进入更高级别课程班的学习。未通过考试者需要重修原级别课程。

3)终结性评估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笔试。期末考试内容要与所学课程相关,主观题的比例不低于3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生总评成绩60%,平时成绩(作业、任务、自主学习等)占40%。学生总评成绩不及格,按学校有关规定对所学课程重修,外国语学院要为重修的学生创造条件。

4)在参加校内课程考试的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四级考试合格者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1] 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1-3.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2] 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1-3.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参考书目

[1] 束定芳. 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二版)快速阅读1-3.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2] 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综合训练1-3.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3] 历年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