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与软件外包

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与软件外包

来源:爱站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6卷第2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26 No.2 2006年6月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Jun.2oo6 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与软件外包 刘 毅,何炼成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要:软件国际价值的实现主要通过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通过控制关键的价值增值环节可以控制和掌握国际软 件价值链。要摆脱从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转换过程中所受到的价值歧视,我国在政策上扶持发展软件产业和软件 外包的同时,必须注意形成国内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加大软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逐步占据国际软件产业价 值链的高端。 关键词:软件产业;国际价值;软件外包;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47(2006)02—0045一o4 一、概述 目前国内出现了一些从价值链角度研究软件产 业的文章。如原毅军、姜运政等人研究了国民经济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及灵魂已经成为 体系中软件产业存在的五种市场关系,并据此建立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国务院 了软件产业价值链,指出发展市场关系是发展我国 l8、47号两个文件及随后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 软件产业的基础。 陈文晖从价值创造和产品结构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国软件 角度详细探讨了软件产业链的内涵,提出只有建立 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产值已 起完整完善的价值链和产品链,才能成功地发展软 经达到2400亿元,软件出口达到28亿美元,2005 件产业。 卢明华、李国平等人分析了全球信息产 年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4O亿美元。 业价值链的特征,指出价值链作为一个价值递值过 软件产业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构 程,其各个价值环节存在着增值性与盈利水平的差 成了完整的全球产业价值链,软件外包已成为一个 异,并且软件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灵魂,已经成为全 规模巨大的市场。目前全球软件产值的1/3需要通 球信息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竞争领域。 本文尝试从 过外包来完成。IDC市场分析显示:近几年全球软 国际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的构 件外包市场平均每年以29.2%的速度增长,2005年 成,并以此分析影响软件国际价值的有关因素,希望 达到389亿美元,…其中仅美国软件外包就达176 能够为研究国内软件产业和软件出口提供一个不同 亿美元,但基本上被印度所垄断。通过大幅度降低 的视角。 软件人力成本,大部分美国公司通过软件外包可以 把其成本降低50%以上。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价值理论与 作为知识密集的精神产品,软件国际价值的实 全球产业价值链理论 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不掌握软件核心技术和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促使商 标准,目前国内软件出口基本上以软件开发外包为 品、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依据市场经 主,软件产品出口和软件服务外包所占比例很小,基 济机制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以更大规模和更快速 本上位于国际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软件的国 自由流动,实现合理配置,结果是各个国家或地区间 际价值量被严重低估压缩,在国际软件市场竞争中 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 ’在此过程当中,关 处于被动从属和被剥削的地位。 键的是跨国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价值实现。 ・收稿日期:2005—09—27 作者简介:刘毅(1964一),男,陕西西安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第26卷 马克思劳动价直论认为:商品价值是人类抽象 劳动的凝结,人类劳动在一国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 的结果,凝结为国别价值。经济全球化过程当中,各 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转移。 在全球价值链中 存在众多的“价值环节”,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 等量价值。只有哪些战略环节才能创造更高的附加 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国 际分工。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各国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量,就表现 为不同的国际价值量。在此基础上,人类劳动在国 际市场范围内抽象平均的结果,凝结为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量不同于国别价值量,不是由一个国家生 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通过国 际贸易,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_6 商品 .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交换形成国际价格,该价格只能 以国际价值为基础,并根据国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但由于供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价格常常背离 国际价值,产生商品的不等价交换,从而引起国际问 的剥削,特别是由各种垄断因素如国际垄断组织、国 际贸易联盟等引起的国际价格偏离国际价值的不等 价交换,直接违背了国际价值规律的要求,损害了他 国利益。即使是国际问的等价交换背后也隐藏着不 平等的因素,因而仍然存在剥削。 普雷维什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 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基本上处于外围地位, 形成一种“中心的霸权与外围的依附”关 系。I7](P193 卯’发展中国家在遵守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时,必然要牺牲某些利益,接受 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条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 化进程中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手法,通过技术和 经济垄断,迫使发展中国家不但在技术方面,而且在 贸易方面依附于他们。经济全球化虽然能够促进世 界经济的发展,但却改变不了南北两极分化的事 实。I8](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 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全球性价值创造及其分 配。随着产业价值链可分解度的深化,产业转移主 要采取把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他国和在 核心环节进行战略联盟的方式。根据弗农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和标 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 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 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 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 值。要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该产业 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三、软件国际价值创造与软件产业国际 价值链的形成 件价值来源于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设计 开发和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是通过软件价值 链创造和实现的。根据软件工程学对于软件产品生 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可以构建出完整的软件产业价 值链(图1)。在软件价值链的各个价值环节,通过 知识创新劳动形成价值增值,经过各个价值环节形 成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最终将软件交付到客户 手中,实现软件价值。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软件产 业价值链中的不同价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解转 移,从而形成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 价 人员素质,人力资本 值 基 项目管理能力 础 客户 核心技术,标准、平台软件 满意 价值 生成 t l ft  f { f ; t l ———————、r,—————_一/ 价值分割点 图1 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根据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软件的国际价格是 在软件国际价值交换中形成的,是软件国际价值的 货币体现,应当以软件国际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 换。然而由于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壁垒的存在,发 生了软件国际价格与其国际价值的背离,并且在软 件产业国际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上,背离趋势和 程度也不同。国际软件巨头由于事实上控制了软件 的核心技术和行业标准,占据了软件产业国际价值 链的高端,控制着销售渠道和软件服务等价值实现 的关键环节,其软件产品或服务的国际价格远远高 于其所含的国际价值量,因此,在国际交换过程中能 够获得高额垄断价值和价格。而位于软件国际价值 链低端、从事软件外包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掌握核 心技术和标准,在从事软件开发时必须遵循国际软 件巨头所制订的各项标准,被迫使用其所提供的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刘毅等: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与软件外包 47 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等,在帮助其实现高额垄断 价值的同时,由于存在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其软件国际价格被迫远远低于其国际价值。因此, 在软件外包过程中,软件价值中绝大部分转移到了 国际软件巨头的手中。如果从事软件外包的国家无 法通过加强自身研发能力来逐步获得软件核心技术 值的偏离,使国际价格很难与国际价值保持一致。 第三,对于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掌握,使得衡量国际价 值量的价值尺度完全掌握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手 中,造成商品价值被人为的压低或抬高。 五、影响软件外包国际价值的因素 (一)在国际软件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 并参与制订有关的行业标准的话,那么仅仅通过软 件外包是永远无法提升本国软件产业在国际软件价 值链中的地位的,也因此就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软件 国际剥削的残酷现实。 四、软件国际价值的分割及价值歧视 软件产业国际化过程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生产 要素跨国转移和增值活动,必然引起包括剩余价值 在内的软件价值发生跨国分割,根据软件国际价值 创造过程中的分工和地位进行利益的分配。图1中 不同价值环节的临界点就构成了软件国际价值的分 割点。在每个分割点上,必须通过交换来实现软件 价值的转移,以此确保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的完整 实现,避免由于价值链断裂造成软件国际价值无法 实现,知识劳动付诸东流。 由于软件产业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软件外包的发 展,软件国际价值链中各价值分割点两端分别位于 不同国家,其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国际价值交换,而在 此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价值和价格歧视。能够影响 软件国际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国内供求关系对国际价格的影响,包括国 内市场规模和供求是否平衡。如果国内市场规模较 大且成长性良好,那么企业将会主要关注国内市场, 不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果国内市场规模不大且 供求失衡,短期内又难以解决时,就只有借助国际贸 易来调节国内供求关系了。如果供给过剩,则会以 低于国际价值的价格出口商品;如果需求不足,则会 以高于国际价值的价格进口商品,从而进一步加剧 国际价格与国际价值的背离。第二,垄断因素对国 际价格的影响。某些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利用自 己超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操纵国际市场上某些商 品的供给或需求,强制性地以高于国际市场价值的 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商品,以低于国际市场价值的 垄断低价购买他国商品,从而赚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 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居于领先 和核心地位。以印度为代表的国家,大多从事子模 块开发和独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并部分参与产业 规则的制定,可以划分为第二集团。我国企业主要 从事一般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处于软件产业 国际价值链低端,为第三集团。 (二)掌握标准及核心技术的能力 美国研究与开发(R&D)费用高居世界首位,每 年约2200亿美元。2001年全球前10名软件公司 中,微软、Sun、Oracle、IBM、HP等美国软件巨头的研 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3%、9.7%、 6.0%、5.8%和5.4%。[3j在当今27项世界关键技 术中,美国居领先地位的就占24项。¨。 美国软件企 业以超强研发投入在软件平台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形 成垄断地位,控制着软件核心技术标准,全球90% 以上的基础软件也被美国所垄断,并通过专利授权、 捆绑销售等方式进而影响应用软件市场,最终形成 软件霸权,造成了全球软件技术人才涌向美国,国际 软件产业利润的大部分流向美国的现象持续出现, 形成了对美国越来越有利的正反馈效应。 (三)国内软件市场规模 国内软件市场规模的大小,对于能否形成完整 的软件产业价值链至关重要。只有国内软件市场达 到一定规模,才能为软件产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 基础,才能积累起雄厚的软件人力资源和管理、技术 基础。而只有自身基础牢固雄厚,在参与国际价值 创造过程中,才能确保自身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 值,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软件竞争中处于有利的 地位。而只有国内软件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够摆 脱对国际软件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少国际软件市场 波动对国内软件产业的消极影响,使国内软件产业 的发展更加平稳有序。 2004年美国软件产业的市场规模为31 15亿美 元,占全球软件产业40%。正是由于美国国内软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第26卷 市场规模庞大,才造就了微软、IBM、Oracle等国际 软件业巨人的出现。反过来我们比较一下印度和中 国的软件产业。2004年中国国内软件产值为278 亿美元的目标,并为此组建了印度信息产业部,负责 实施IT发展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108条建议。 总之,IT发展计划为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变革 的动力和宏伟蓝图。 亿美元,软件出口28亿美元,而印度分别为200亿 美元和130亿美元,总体软件产业规模上,中国高于 印度,但印度软件出口是中国的4.6倍。因此印度 软件产业基本上是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代工业”,主 要依赖于软件出口。一旦软件出口受阻,将遭受致 命打击。而我国软件产业虽然也基本上处于国际软 件价值链的低端,但由于国内软件应用市场发展较 好,开发出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对于软件出口依赖程度较低,软件产业发展基础比 较牢固,平稳有序,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受国际软件 市场影响而出现的剧烈市场动荡。 (四)国家有关软件发展的政策及制度环境 作为信息产业的神经中枢,软件产业属于智力 资本密集的知识型产业,对于物质资本的依赖程度 很低。软件产业对其他传统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作 用,能够优化传统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提升生产 效率。发展中国家在软件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基本 上同时起步,并且在人力资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 较优势。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将软件产业作为重要 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在有关产业政策和制度等方 面予以倾斜支持。 印度自80年代以来,历届政府从软件产业人 手,使用有限的资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发展软件产 业,最终使得印度成为了世界软件第二大国。上世 纪80年代初,甘地政府明确提出:“要用电子革命 把印度带人21世纪。”提出软件为产业,可以获得 相应的补贴和优惠。1986年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 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包括提供进出口用汇便 利、金融支持、人员培训、高速数据传输、简化投资和 进出口手续等,并给予税收优惠。90年代印度先后 建立了包括班加罗尔、浦那在内的28个软件科技园 区(STP)。所有这些政策,大大刺激了印度出口导 向型软件业的发展。瓦杰帕伊政府成立后,确立要 把印度变为“全球信息技术超级大国”和“信息革命 时代先驱”的目标,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是印度今后 重点发展的两大知识型产业之一。1998年发布了 著名的((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实现 “软件超级大国”和确定2008年印度软件出口500 我国软件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与 印度同步,曾一度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 t2,软件技 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后来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出现 误区,重硬偏软,致使软件产业投资不足,技术创新 能力薄弱,迟迟未能形成规模,直接导致了今天我国 在软件核心技术方面全面受制于人、国家信息安全 状况堪忧的被动局面。直到2000年国务院18号文 件才明确了软件的国家重点支柱产业地位,提出了 促进软件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政策,2001年建立了 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2002年颁布了《振兴软 件产业实施纲要》的47号文件,2003年又建立了6 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各地相继出台了各种针对 软件的优惠政策。在上述政策鼓励下,过去五年,我 国软件产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截至 2005年9月软件企业已达到12458家(其中上市企 业近40家),从业人员超过70万人,2005年软件与 IT外包销售总额预期达到3000亿元。而软件外包 出口近几年年平均增长更是超过了50%,2005年达 到40亿美元,尽管出口占产业总量份额仍不高,但 在出口额和发展速度方面已经相当于印度1995~ 1996年水平,也就是说由于软件政策方面的差异,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至少被耽误了10年左右的时问。 六、对我国发展软件产业和软件出口的 启示 首先必须形成完整的软件产业价值链,扩大国 内软件产业规模,充分利用我国软件人力资源丰富、 成本低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使我国软件产品的国 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形成软件出口的比较竞争优 势。要采取措施逐步扩展我国在国际软件价值链中 所覆盖价值增值环节的范围,将更多的价值增值环 节留在国内,提升我国在软件产业国际价值链中的 地位和重要性。要加大对核心软件技术和平台软件 的自主研发,鼓励软件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占据国际 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和价值增值的高端,尽 快摆脱目前软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其次国家应当出台更加明确具(下转第59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邵金萍等:试论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制度性障碍 59 2.矫正股票市场功能定位。我国股票市场功能 长期被锁定在为国有企业“筹资”上,股票市场优化 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极大抑制。这不但阻止_r资源由 国有上市公司向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合理流动,而且 为国有』二市公司将直接融资成本外部化提供了条 件。显然,当前不应再强调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而 除政府的隐性担保契约,还需要消除政府对股票市 场的不恰当干预,这就要求保证证券监管部门的独 立性。从近期安排考虑,应赋予证监会以较大权限, 独立行使市场监管职能,通过制定交易规则和维护 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效率。从长远来看,监管部门的 独立性要求政府逐步从竞争性的资产经营和管理中 退出,专门从事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应将资源有效配置作为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为 此,必须矫正股票市场现有的功能定位,以制度创新 为契机,把企业素质、业绩和潜在发腱能力作为公司 能否上市的第一标准,让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成 为国民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基础。 3.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H前,我国股 票市场尚不具备真正的退出功能。'}{:多国有上市公 【参考文献】 [1] 罗旭.利用证券市场——民营企业加速发展的有效途 径[J].上海金融,2000,(3). [2] 尼尔.格雷格尔等.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J].经济 社会体制比教,2001,(6). [3] 陈四清.论民营企业融资空间的拓展[J].北京商学院 学报,2000,(3). 司即使因效益下滑而缺少投资价值,但却由于种种 原因迟迟无法退出市场。这种保护性的制度安排, 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直接融资成本外部化的途径之 一[4 j 戴根有.21世纪民营经济将再造辉煌[J].宏观经济研 究,2000,(8). 。这要求管理层摒弃所有制标准,尽快建立健全 [5]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 2000,(4). 并启动强制性的市场退出程序。同时,还需要探索 国际上更加流行的退出途径,即由绩优上市公司廉 价收购业绩差上市公司的“退}}{”途径。 4.增强股票市场监管部¨的独立性。要真正解 [6] 徐经勇.制度创新:我国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J].财经 科学,2000,(5). (上接第48页)体的政策来鼓励扶持软件产业和软 件出口,在软件税收、出口退税、中小软件企业信贷、 14,(10)・ [2] 原毅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各个概念问题研究[J].中 国工业经济,2002,(8). 无形资产核算评估等方面出台符合软件产业特点的 一系列政策,特别要注意有关政策措施的配套性、协 [3] 陈文晖.我国软件产业链:国际借鉴、存在问题与培育对 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2,(II). [4]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 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5]赵振华.劳动价值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6] 张伯里.关于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动价值论[J].理论动 态,2001,(40). 调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政策的 产业指导和激励作用。 最后要扩大软件出口,必须首先立足于尉内软 件产业的成熟发展和扩大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够避 免单纯依靠软件出口、完全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印 度现象”的出现。为此国家应鼓励采用国产软件, [7] [阿根廷]劳尔・普雷维什著.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 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对国产软件的支持力度,在 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用国产 软件,在信息安全和军事应用领域必须无条件采用 国产软件。 【参考文献】 [1] 郑彬.我软件外包走向世界[N】.经济Ej报,2005—12— [8] 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菪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 学,2003,(6). [10] 王廷惠.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利益分配态势及我国政 府的新角色[J].上海经济研究,200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