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82 中国兽医杂志2015年(第51卷)第3期 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单晓枫 ,康元环 ,夏京津 ,龙继兵 ,陈 龙 ,王 惠 ,曹 亮 ,孟庆峰 ,钱爱东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 18;2.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长春130062) 摘要:为深入了解维氏气单胞菌,本试验选取8株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 咆菌,并对其染色特性、理化特性、培养特性、耐 药性、不同pH{l ̄、温度、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维氏 气单胞菌在体外培养的老龄培养物中呈现多形性;理化特性大致相同;可以在TSA培养基、RS培养基、S.s.培养基、BS培养基、 HE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在4℃、25 oC~40 oC、pH值6~9、氯化钠含量O%~4%中生长;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多 粘菌素B、氨苄西林、新生霉素等表现出耐药性;经比对,不同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存 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将为维氏气单胞菌的检验检疫、疾病预防奠定基础,同时为该菌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8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9—6005(2015)03—0082~03 Comparative studie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monas veronii from different.hosts SHAN Xiao feng ,KANG Yuan‘huan ,XIA Jing-jin。,LONG Ji-bingl, CHEN Long ,WANG Hui ,CAO Liang ,Meng Qing—fehg ,QIAN Ai—d0ng (1.College of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euhur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l8,China; 2.Jili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angchun 13006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le characteristics of Aeromonas veronii,8 strains of Aeromonas veronii from diferent animal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staining characteristics,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c越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were studied. Influence on their growth with diferent pH,temperature nad osmotic pressure and the similarity of their 16S rRNA sequences were naalyzed comparativel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Aeromonas veronii presented polymorphism after cultured in vitro for long time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almost identica1.They grew well under different medium and culture conditions and presented drug resistance to penicillin G,clindamycin,vancomycin,polymyxin B,ampicitlin and novobiocin.There were some diferences between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iwth higher similarity anlo『昭diferent strains.The ersults will be helpful to further studies on quarantine and prevention of Aeromonas veronli. Key words:different animal species Aeromonas veronii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authors:QIAN Ai—dong MENG Qing・feng :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是一种人一 段,尤其缺少系统性与深入性的研究。鉴于此,本 兽一鱼共患病原菌,其广泛存在于水体及土壤之中, 试验选取8株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并对 是动物肠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菌群之一n 。该 其染色特性、理化特性、培养特性、耐药性、不同pH 菌有致病性菌株与非致病性菌株之分,近年来,有 值、温度、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16S rRNA序 关致病性菌株所引发的人、哺乳动物、水生动物疾 列的相似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 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并给 将为维氏气单胞菌的检验检疫、疾病预防奠定基础, 养殖业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q。但 同时为该菌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是,有关维氏气单胞菌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 1 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2014—04—24 1.1 菌种维氏气单胞菌WL161株(乌鳢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927);国家质检总局 NJ4112—4株(鲫鱼源)、NC4122—3株(草鱼源)、NN725 科技计划项目(2013IK163) 作者简介:单晓枫(1977~),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微 株(鲶鱼源)、CY0806株(鲤鱼源),由吉林农业大学 生物与免疫学研究,E—mail:sxf1997@163.corn 实验室分离并保存;CVCC3700株(狐源),购自中国 通讯作者:钱爱东,E—mail:qianaidong0l 15@163.tom;孟庆峰, 兽医药品监察所;QXF0711B株(青虾源)由浙江省 E—mail:mg ̄ooy@163.com 淡水水产研究所潘晓艺副研究员惠赠;标准株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中国兽医杂志2015年(第51卷)第3期 83 ATCC35624(人源)为本实验室保存。 1.2主要试剂Taq DNA聚合酶、DL一2 000 DNA Marker,购自TaKaRa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 剂盒、质粒小提试剂盒、琼脂糖凝胶回收DNA试剂 析不同源性维氏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具 体操作按药敏纸片说明书进行。 1.9 16S rRNA序列的测定与遗传演化分析以不 同菌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引物为细菌16S rRNA 的通用引物(27F、1492R),进行PCR扩增,PCR反应 盒,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RS鉴别培养基, 购自北京陆桥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HE培养基、 s.s.培养基、EMB培养基、Bs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TSA培养基、TSB培养基,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管、抗菌药物药敏试纸 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产物经纯化后,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 公司测序。测序结果通过BLAST进行比对,并使用 Mega4.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 2 结果 1.3菌种的复苏将实验室保存的8株维氏气单胞 菌冻干粉,接种于TSB培养基中,30℃培养18-- ̄24h, 将菌株复苏,取该复苏菌液划线接种于RS鉴别培养 基,30℃培养18 ̄24 h后挑取特征性菌落再次接种 2.1菌体形态特征观察经革兰染色、镜检,8株不 同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在对数生长期菌体形态差 异不大,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单在或成对、略有弯 曲,部分菌株(CVCC3700株、WL161株)在对数生长 期即呈现多形性、长丝状与短杆状并存;在老龄培 养物中均出现多形性现象,但长丝状菌体形态所占 比例的多少、不同菌株存在一定差异。 2.2理化特性8株不同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理 于TSB培养基中,30℃培养18~24 h,保存备用。 1.4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将复苏并纯化的8株维 氏气单胞菌接种于TSB培养基中,待生长至对数 生长期及老龄期时,进行革兰染色,显微镜观察 其菌体形态。 1.5理化特性将复苏的维氏气单胞菌分别接种 于微量生化反应管中,其中CVCC3700株、ATCC35624 化特性基本一致,酒石酸盐、明胶液化、D一甘露 醇、赖氨酸脱羟酶、D一半乳糖、精氨酸双水解酶、 鸟氨酸脱羟酸、DNA酶、D_葡萄糖产酸、蔗糖、麦 芽糖、ONPG、吲哚、V—P试验、硝酸盐还原、氧化 标准株于37℃培养,其余菌株3O℃培养,具体操作 参见微量生化反应管说明书。 1.6培养特性观察取复苏的细菌分别划线接种 酶等均为阳性反应;硫化氢、尿素水解、苯丙胺酸 脱氨酶、乳糖、L一阿拉伯糖、甘油、肌醇、卫茅醇等 为阴性反应;但枸橼酸盐利用、水杨素、七叶苷、 于HE培养基、s.s.培养基、EMB培养基、Bs培养基、 麦康凯培养基、TSA培养基、RS培养基、TCBS培养 基等8种不同琼脂平板上,CVCC3700株、ATCC35624 M.R.等因菌株不同而存在差异。 2.3培养特性观察8株不同源性维氏气单胞菌 经不同培养基培养24 h后,分别呈现不同的菌落 特征、且不同菌株在同一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基 本一致 表1),但在RS鉴别培养基上:ATCC35624 标准株于37℃培养24 h,其余菌株30℃培养24 h, 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 1.7不同pH值、温度、渗透压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将复苏的菌液稀释至一定浓度,接种于TSB培 养基中,观察不同pH值、培养温度、渗透压等对 不同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具体操作参 照参考文献[71。 1.8药敏试验 .株菌落呈现暗绿色、CY0806株菌落呈现黄色、其 余呈现淡黄色菌落。 2.4不同温度对维氏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将8株 维氏气单胞菌复苏、稀释至一定浓度、接种于TSB培 养基中,分别于25℃、28 qC、3O℃、37℃、40℃、42℃ 恒温培养24 h,4 oC培养7 d。结果如下:在25℃~ 生长特征 选取22种抗生素的药敏纸片,分 表1 维氏气单胞菌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培养基 菌落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湿润、中等大小、菌落略呈白色、生长良好 菌落圆形、边缘整齐、中等大小、菌落呈橘黄色、生长良好 菌落圆形、光滑整齐、菌落呈浅粉色或淡黄色、多数菌株生长良好且菌落中等大小 菌落圆形、光滑整齐、紫色小菌落、生长缓慢 菌落圆形、光滑整齐、黑色带金属光泽中等大小菌落、生长良好 菌落圆形、边缘整齐、菌落无色活浅粉色、中等大小或小菌落 菌落圆形、边缘略粗糙、中等大小、多数菌株的菌落颜色为淡黄色或黄色、个别为浅绿色 细菌不生长 84 中国兽医杂志2015年(第51卷)第3期 40 cc范围内,除ATCC35624株、CY0806株每毫升的 活菌含量略有下I ̄#I-,大多数菌株生长良好;在42℃, 所有菌株的生长都略受到抑制,但仍可生长繁殖; 在4℃培养7 d,所有菌株均可生长繁殖。 2.5不同pH值对维氏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将 复苏的8株维氏气单胞菌接种于不同pH值的 TSB培养基中、30℃培养24 h,得到如下结果:所 有菌株均可在pH值6-- ̄9范围内存活并生长,少 数菌株(WL161、CY0806)可以耐受pH值为4、5或 l0的酸碱。 2.6 不同渗透压对维氏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以氯化钠添加量为渗透压的试验量、接种复苏 的维氏气单胞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可在氯 化钠含量为0%~4%的TSB中生长良好、在6%氯 化钠中不能存活;部分菌株(ATCC35634、WL161、 NN725、CY0806)可以耐受5%的氯化钠含量。 2.7药敏试验8株维氏气单胞菌均对青霉素G、 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氨苄西林、新生霉 素等表现出耐药性;对头孢克肟、洛美沙星、头孢曲 松、奥复星、单环菌素等比较敏感;对其余的抗生素 则因菌株差异、耐药性也不尽相同;其中菌株NN725 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表2)。 2.8不同动物源维氏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遗传 演化分析利用MEGA5.1软件对不同动物源维氏 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的遗传演化进行分析: ATCC35624、NC4122—3、WL161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 一大分支;其余5株聚成一簇、处于一大分支。 图1 不同宿主来源维氏气单胞菌16S RNA基 化分析 3 讨论 作为一种较新型的人一兽一鱼共患病原菌,维氏 气单胞菌引发多种动物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61,但 有关其生物学特性的报道并不多见,本实验室曾对 一株鲤源维氏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 探讨 ,但不同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是 否相似,则尚未见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针对实 验室保存的8种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生物 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深入研究该菌提供一些数 据支持 表2 8株维氏气单胞菌的耐药-陛 项目 ATcc cVcc QxF WL161 NJ Nc NN725 cY 35624 3700 071 1B 41 l2—4 4122—3 0806 本研究首先对其菌体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 果发现,维氏气单胞菌在老龄培养物中,多数菌株 呈现多形性一即短杆状与长丝状并存,其中CVCC3700 株、WL161株尤为明显,其在对数生长期就表现出 了多形性。本实验室曾对环境中分离的维氏气单 胞菌菌体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细菌的多形性是一 种比较常见的状态,这种情况在其他气单胞菌尚未 发现,是否可以作为检测维氏气单胞菌的一个条件, 仍需进一步大量菌株进行论证。 对维氏气单胞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从结 果中可以看出,该菌可以在多种鉴别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这与本实验室曾经的研究结果相符 ,但值得 注意的是,不同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在RS培养基上 的菌落形态与颜色并不一致,这提醒我们在分离维 氏气单胞菌时,选用的鉴别培养基应该慎重。 从不同培养温度、pH值以及渗透压对维氏气单 胞菌生长影响的结果可以看出,维氏气单胞菌可以 在较为广泛的温度、盐度较高或者无盐的环境中存 活并生长;个别菌株还可以耐受较强的酸碱环境; 尤其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维氏气单胞菌可以在4℃ 条件下缓慢生长,这与Gonz61ez—Rodr ̄guez与Castro— Escarpulli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合维氏气单胞菌 耐受能力测定结果说明,该菌的生存空间广泛,不 同环境中的动物、人均有可能接触、甚至患病,因此 中国兽医杂志2015年(第5l卷)第3期 85 重庆四川新疆部分地区猪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调查 宋振辉 ,封海波 ,叶翠芳 ,王晓璐 ,买买提・艾孜子。 (1.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荣昌402460;2.重庆市万盛区南桐镇人民政府, 重庆万盛400803;3.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中图分类号:¥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9—6005(2015)03—0085—03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 况的文献报道,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川渝地区猪 HEV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猪HEV抗体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常因饮用水源被污染导致暴发 流行,散发病例呈全球分布。HE是一种人畜共患 传染病,HEV除感染人外,还能感染多种动物,猪是 其最主要的动物宿主n ,曾有学者对新疆部分地区 381份猪血清检测HEV抗体,结果阳性率达52.55%, 新疆普遍存在HEV的感染 _4]。1997年美国学者在 本土猪中分离了1株野生型戊型肝炎病毒,发现其 与人类的戊型肝炎病毒有高度的同源性,提示HEV 检测方法开展重庆和四川部分地区猪HEV流行 病学调查,并与我国猪HEV高发地区(新疆)猪 HE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旨在为分析我国西 南地区猪HEV感染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血清样本来源2012年采集重庆市江津区 仔猪血清样本40份,商品猪血清样品200份;四 可能由猪传染给人 ,因此猪源HEV的防控无论对 养猪业还是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目前,还未见重庆、四川地区猪HEV感染情 收稿日期:2013—1l一14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2012— 0984) 川I省内江市母猪血清样本30份;新疆某屠宰场商 品猪血清样本91份(见表1)。 表1 重庆、四川、新疆部分地区检测样本情况 作者简介:宋振辉(1976一),男,副教授,博士,从事动物微生物 学与免疫学工作,E—mail:szh7678@126.eom 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 8株维氏气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不 尽相同,可能与菌株来源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其 中,鲇鱼源NN725株的耐药种类较多,说明抗生 素的滥用会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这应当引 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31龚倩,高淑琴,单晓枫,等.框镜鲤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 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12):981—983. 王意银,李刚山,朱姝媛,等.维罗纳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变种分 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18—919. 『51李伟杰,赵耘,刘燕,等.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 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32(4):289—292. [61常燕,王兆慧,刘思园,等.暗纹东方纯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 的分离鉴定『J1.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629—632. 『71胡天野,吴同垒,盂庆峰,等.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的生物学 特性[J].中国兽医杂志,2012,48(8):18-21. f81 Gonz61ez-Rodrfguez M N,Sanz J J,Santos J A,et a1.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repackaged fresh retail portions of farmed 虽然8株维氏气单胞菌16S rRNA基因序列有 着较高相似性,但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不过这 种差异有着一定的随机性,与动物源性或者地域 差异并不相关。 参考文献: [1】吴同垒,单晓枫,孟庆峰,等.维氏气单胞菌研究进展[J].中 国兽药杂志,2011,45(7):4卜44. rainbow trout and salmon stored at 3 IJ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76:135—141. [9】Castro—Escarpulli G,Figueras M J,Aguilera—Arreola G,el a1. Charaeterisation of Aemmonas spp.isolated from frozen fish intended [2】潘晓艺,沈锦玉,李建应,等.青虾“软壳综合症”病原及其特 性【J1.微生物学通报,2009,36(10):1571—1576. for human consumption in Mexieo[J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3,81:4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